-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去年7月,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贵州铜仁隆重召开,中国当代篆书优秀作品展也一同亮相。此展会集了老中青三代,皆是活跃在当今书坛在篆书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书家,可以说基本代表了当代篆书创作的最高水平。然而把整个展览看过之后发现,总感觉缺点什么,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难觅见功见性浑厚华滋之作,更缺少篆书静穆雍容之气象,不得不让人发篆书的堂皇正大书风尚未形成之叹。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的使命任重而道远,篆书委员会有责任带领书家重新认识传统,唤醒当代书家重拾传统自觉。
篆书队伍人才匮乏
毋庸置疑,在真、草、隶、篆、行五体中,篆书书体队伍属于小众,这从中国书协举办的历届展览中,无论是参赛人数上,还是入选数量上皆可窥见一斑。究其原因,首先是篆书本体因素使然。因篆书时代与我们相距太过遥远,而古人又未对篆书技法有明确阐述,我们现看到有关篆书认识大都是清人的一些评论与题跋,加之篆书难识、难记,更不易突破与约定俗成的表现手段局限,使得一些作者望而却步而改弦易辙。然而,仍有许多钟情于篆书创作研习的书家,在篆书领域探赜索隐,心无旁骛,他们上追甲金文字、下涉石鼓小篆,孜孜以求,不期闻达。这种情怀可圈可点,这份执着令人敬佩。即便如此,篆书创作的队伍与水平仍不尽人意,人才队伍亟须壮大,创作水平有待提升。
展览名目繁多 书者心态浮躁
可以说,当下展览的频繁是导致篆书式微的主要因素。因为,原本就对传统深入不够的作者为应付展览,匆匆上“阵”以期入展获奖,获取名利,哪顾得上篆书构成原理,更不通“六书”与“篆引”的基本要素与美学意义,甚至连“篆尚婉而通”的基本法则也不屑一顾。如此这般使得当下篆书创作重外在而轻内质,重形式而轻内容。用字的规范上,胡拼乱造,望文生义。更有一些行草作者从未对篆书有过任何涉猎与研习,用生涩的线条,创作出所谓的草篆作品,令人啼笑皆非!这是对篆书艺术的轻视。众所周知,学书若不先通“六书”熟习熟记篆法,下笔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下必浮滑轻佻,狂怪媚俗。清人傅山有云:“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丰坊《书诀》云:“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古人所言无不述说着篆书作为五体之首与书体演进的重要性。
同质化、肤浅化、工艺化
甲骨趋同,金文难觅佳作,楚简扎堆,石鼓未脱清人,小篆描摹,中山王工艺化,汉篆稀缺。
参加过几次全国展评审,就篆书而言,很难找到一件令人眼前一亮的倾心之作。每次是希望满满,结果却是失望而终。千篇一律的取法,夸张无度的形式,破败不堪的线条,胡编乱造的结体。当代书法创作正趋于同质化、肤浅化、工艺化。写甲骨者皆用小字以凑数追求刀刻之态,与甲骨的精神相去甚远,偶见几幅大字作品也无甚突出,全然没有甲骨奇趣逸宕,仪态万方的意蕴,而金文在展览中更是难觅精品且风格雷同,大都取法《毛公鼎》《墙盘》《虢季子白盘》以及今人,皆是照“猫”画“虎”之作。小篆更令人堪忧,铁线篆、玉箸篆比比皆是,而形式更是千篇一律,四条屏,三条屏,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到一条路上。而致命伤是大都不敢用其他字体题款,而是用小篆简单落个年号姓名了事,这也是当下篆书作者行草书题款不及正文的普遍通病。也有一些作者用与正文水平相差甚远的小楷落款,致使整件作品捉襟见肘。线条软弱无力,如工笔画一般的描摹而尽失古意,将小篆的圆曲均匀,严整秀挺,用近于布算,刻意勾描所取代。而写中山王者则更趋于工艺化,毫无书写性,一根露锋线条贯穿到底,这样的作品有何意义?艺术价值几何?着实值得商榷!书法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无论何体都应保持其书写性,唐孙过庭《书谱》有“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之论,是对书写性最好的诠释。即使篆书的书写性不及其他字体丰富,也不可舍而弃之,行草书行云流水的磅礴之气是美,而篆书的小桥流水,润物无声更让人得恬淡玄远的心灵慰藉,可以说篆书的书写性更含蓄细腻,亦如兰之幽香,沁人心脾。当下写楚简者众多,原因有二:一是楚简造型丰富,极具装饰性且笔画繁笔多减笔少,这样书写出来较耐看。二是楚简乃战国时非官方用字,结体、风格多变,写错、用错字很难分辨,所以楚简书体队伍庞大以至于同质化现象愈发明显,线条扭动,用笔单一,给人“吃一块肉,知一锅肉味”之感。而写石鼓者从原石鼓化出者寥寥,大都难出吴氏石鼓窠臼,石鼓是上承大篆余绪,下开小篆先河的过渡字体,若写石鼓不通金文与小篆之变是很难走出来的。篆书演进到秦,其端庄规整已臻登峰造极。当代篆书最为稀缺的是汉篆,汉篆是介乎于篆隶之间的字体,将小篆中的圆笔多以方折处理,对小篆结构与线进行简括,形成了汉篆点画形态上的独特性。其中《祀三公山碑》《新莽嘉量》《缪篆》都是不错的范本。虽然当下也有一部分作者在涉猎汉篆,但皆属初级模仿阶段,尚未深入,期待着有朝一日汉篆能独出机杼破茧而出,可以预见篆书春天的到来。
综上所述,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担负的责任非常艰巨,同时也面临篆书作者古文字基础薄弱窘境,要树立正确导向,让每个书家知古、知今、知我,重拾传统记忆,向传统深度挖掘,应将眼光放远,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继承传统上要有高度、宽度、厚度。篆书委员会要担当起普及提高的践行者的作用,多举办培训与课题研修班,让更多人喜欢、热爱篆书创作,使篆书在当代上升一个高度。
(作者 傅亚成 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