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空间”的美术史》是巫鸿先生应OCAT研究中心之邀于2016年6月20至22日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进行的系列讲座的整理出版,并收录了与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和广州美术学院李清泉教授的三场以“空间”为主轴的精彩对谈。
本篇书评从“图像空间”与“经验空间”的互相干涉谈起,总结了在分析图像与其依存空间的关系时,如何打破孤立静止的空间观。
《“空间”的美术史》
Space in Art History
作者:巫鸿
译者:钱文逸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8
中文,372页
《“空间”的美术史》一书指出,“空间”这一概念在近二三十年以“图像”和“形式”为核心的美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从绘画构图、雕塑设计、墓葬布局、器物的装饰纹样与鉴赏范围,延伸至礼仪空间、跨地域美术交流,以及美术馆和展览设计等都带有空间的意味。虽然“空间”概念一直存在于美术史研究的不同范畴中,却没有作为一个明确的方法论概念被提出。
《“空间”的美术史》内页
巫鸿先生认为“空间”概念除了帮助我们打破如图像、雕塑、器物和建筑等美术史以材料为依据的传统类别划分之间的屏障,还可以使研究者的注视点从孤立的图像和作品转移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来。他强调“空间”不仅是图像中所呈现的对于透视法则的实践、物体对于世界的占据,或是研究物体本质的学问,而是由图像或作品建构起来的结构性关系。
河北宣化张文藻墓过道现场
两旁壁画左为散乐图,右为茶道图
摄影:姚建明
在“空间与图像”、“空间与物”这两个章节中,他提出“图像空间”和“经验空间”的概念:“图像空间”把文学、宗教或社会生活的意义转为空间中的形象、色彩和位置等信息。譬如河北张家口张文藻夫妇墓中的仪卫人物固定出现在门扉和甬道兩侧,宴乐出行内容基本绘制于墓室前室的东西两壁,备茶、备酒等居家生活场景则常出现在墓室后室,而天象位于墓顶。建筑装饰图案绘于仿木结构建筑的梁柱、门拱等部位。当我们试图跳出这些独立的壁画,并解读它们与其展示场所的关系时,作品空间呈现给我们的是观看的逻辑和顺序——墓主将生前的居所送至坟茔的所在,此时的空间就是“经验空间”。
张文藻夫妇墓墓顶天象图
张文藻夫妇墓的天象图位于墓顶,这种做法在中国自公元1世纪以降几成定式。司马迁将秦始皇陵地宫描述成一个“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内部空间,陆机在《挽歌》中将死者置于苍天之下,四极之中。这种类似表现宇宙空间的手法在很多东亚墓葬中都能看到,如6、7世纪见高句骊墓葬中的星象图极其繁复多样,一些墓还在与四方对应的墙壁上绘有巨大的四神;日本的高松冢古坟在四壁上绘有象征四方的四神图像,墓顶用金箔制出北斗和其他形象。因此,这种在墓顶上的天象图实际上构成了一种泛东亚的墓葬图像程序。上述例子显示“空间”概念的“多维指涉”性质成为不同种类美术史研究之间的一个“共享概念”,帮助我们链接综合艺术品的自身内容和形式以及艺术品产生和展示的条件和环境,为分析图像、雕塑、器物和建筑的共存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考方式,使我们面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时,有打通内外的解读可能。(作者 吴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