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姜丹书(1885~1962)编写的《美术史》,算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形态的美术史著作。如果以这本书的出现为准的话,中国现代美术史论学科发展已经有整整一百年。从民国的美术史书写,到建国后的美术史论专业建设,再到1990年的美术学更名,再到2011年的艺术学门类独立,美术史论专业一步步从幼小走向成熟,曾经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徘徊,现今也拥有了人文学科的担当。
一、美术史的西方源起
首先,美术史是一个发源于西方的学科概念。西方现存最早的美术史料文献始于古希腊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 公元23~79)的《博物志》。这部巨著是一部百科全书,其中第三十五卷部分为绘画艺术篇,谈到了绘画颜料加工与雕塑制作技术,同时讲述了古希腊艺术家们的轶事和相关作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瓦萨里(Giorgio Vasari 1511~1574)所著的《艺苑名人传》,是为早期较为完备的美术史著作。该书从13世纪的佛罗伦萨画家奇马布埃开始,一直写到16世纪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总共讲述了200余位杰出艺术家的生平及其作品,并将艺术发展的循环论观点引入其写作之中,因而被视为美术史之父。
1719年,英国人理查森(Jonathan Richardson,1665~1745)在其《讲演二篇》(Two Discourses)中,最早提出了“艺术史”(History of Arts)的概念。而具有近代意义的艺术史观念则始于18世纪的德国人温克尔曼(Johan Joachin Winckelmann 1717~1768),温氏在其1764年的《古代艺术史》(德语:Geschichte der Kunst des Altertums)中,以风格样式的变迁阐明艺术史,并认为“艺术史的目的在于叙述艺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和衰颓,以及各民族、各时代和各艺术家的不同风格,并且尽量地根据流传下来的古代作品来作说明。”这部书所反映出的艺术史观念的成熟之处有二:一是确立了以作品风格作为艺术史叙事的角度,而非传统历史学的人物事件叙事,二是以看得见的作品图像去证明人类历史,而非传统历史学的用文字说话。因此温克尔曼也被视为“近代艺术史之父”。当然温克尔曼的写作中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用“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样的单一审美原则去评判古代艺术作品,被后来学者认为温氏“艺术史”思想还是没有脱离之前的鲍姆嘉通“美学”思想,还是在做一种对感性认识完善的强调,从而致使之后的德国一代代艺术史家所作的一项长久工作就是如何一步步建构“艺术史”的学科性,从“美学”的思想中独立出来。
(德)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1764年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德语“Kunst”的严格意思就是指造型艺术(主要就是绘画和雕塑),说的再明确一点就是“美术”。这与1746年法国人夏尔·巴托(Charles Batteux,1713~1780)所说的“Beaux-Arts”(美的艺术,也可简称“美术”)是无法直接对应的,因为在夏氏的观点里,“Beaux-Arts”既包含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与雕塑,还包含有音乐、诗歌、舞蹈,更接近于我们中国人后来认为的“文艺”概念。所以德语中的艺术(Kunst)、艺术史(Kunstgeschichte)、艺术学(Kunstwissenschaft)就是我们说的美术、美术史、美术学。
19世纪,艺术史在德国正式被列为大学课程,从此“艺术史”不再是作为史学书写题材,而是作为学科建立。1833年,德国人库格勒(Franz Kugler,1808~1858)出任柏林大学艺术史教授。1844年,柏林大学正式设立艺术史教席,后1852年维也纳大学也开始设立艺术史教席。从而诞生了艺术史研究最著名的两个学派:柏林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从整体上看,前者更倾向于作为文化史的艺术史研究角度,而后者则更加注重对作品造型风格本身的分析。到了风起云涌的20世纪,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图像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元艺术史研究方法纷纷形成并展开,促使艺术史作为学科更加成熟,作为研究更加丰富。
1900年,德国人格罗塞(Ernst Grosse,1862~1927)出版《艺术学研究》(德语:Kunstwissenschaft Studien),首先提出了“艺术学”(德语:Kunstwissenschaft)这个名词,格氏观点认为艺术史加艺术哲学等于艺术学,其艺术史的概念源自温克尔曼到费德勒一系,艺术哲学的概念则源自鲍姆嘉通到黑格尔一系。仍然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艺术学”就是指美术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史和论两大部分),与今天中国的艺术学(作为学科门类)概念并不是一回事。1906年德国人德索(Max Dessoir,1867~1947)出版《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德语:Asthetik und allgemeine Kunstwissenschaft),进一步阐明了艺术学区别于美学研究的独立存在性,并首次提到了“一般艺术学”这个概念,谈到艺术起源、本质、分类等问题。此书虽仍然用“Kunst”作题目,但是讨论对象却包括了音乐、诗歌等其他艺术门类,所以德索的“一般艺术学”被视为真正艺术学的独立,可以理解为今天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学科。
二、美术史的中国发展
中国的所谓美术史研究,在古代主要是书画论、品、著录、史,留下了诸多文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科学完整的绘画史,成书年代为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比意大利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初版1550年)早七个世纪。此书中,作者从对中国绘画历史发展的宏观时代考察到画家的个人记录,从作为本体的风格技法到社会的外在接受,均分章节专门论及,基本涵盖了后世对绘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考察的所有方面,是为其成熟性。不过这种全面写作的优点,在元代之后逐渐丧失,元代之后的文人画史画论写作往往感知性增强,考察性削弱,延说性增强,辨析性削弱,从而成为近现代部分学者诟病的矛头指向。
“美学”“美术”“美术史”“艺术”等名词都是从日本引进,日本则从西方引进,尤其是“美术”“艺术”两词,译介过程较为复杂,大致情况是从晚清到民国早期,主要使用“美术”一词,1920年代之后“艺术”一词使用日渐频繁,当然这两个词的词义所指也多样,此处暂不展开。单就“美术史”而言,1882年,美国人芬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在日本东京大学发表题为“The True Meaning of Fine Art”的讲演,将“美术史”(Art History)的概念引进日本。1899年,“美术史”作为正式学科名称登记于东京大学的课表中。1912年,“美术史”作为学科科目出现在民国政府教育部《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文件上,但注明“得暂缺之”(因为师资教材缺乏的缘故),于是有了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姜丹书(1885~1962)编写的涵括中西的《美术史》,算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形态的美术史著作(另外在民国成立前一年有吕澂编译的《西洋美术史》),但是无论如何在当时还是滞后于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内藤湖南、中村不折等)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进度。受民国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当时中国的美术史研究主要还是以日本为媒介,间接受西方影响,但也诞生了陈师曾、潘天寿、滕固、郑午昌、傅抱石、秦仲文、俞剑华等一批学者的重要著作,为后来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成就奠基之功。在外国美术史领域,则有吕澂、俞寄凡、丰子恺、萧石君、倪贻德、陈之佛、史岩、钱君匋等学者的编译工作,是为中国的外国美术史写作之滥觞。
姜丹书《美术史》1917年
新中国第一部美术史是1953年胡蛮(1904~1986)的《中国美术史》(是其40年代在延安鲁艺时所写著作的再修订),其中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但这部书也在1956年受到强烈批判。1957年,王逊(1915~1969)先生主持建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为美术史在中国发展成独立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第一批高校美术史教材编写主要有王逊《中国美术史讲义》(1956)、李浴《中国美术史纲》(1957)、阎丽川《中国美术史略》(1958),而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受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的外国美术史写作与研究更多受苏联影响。改革开放之后,一批大部头的美术通史和画册编纂成书,主要有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8卷本(1987)、王朝闻《中国美术史》12卷本(2000)、朱伯雄《世界美术史》(88年版10卷12册,06年版8卷)、金维诺《世界美术通史》21册(2004)、《中国美术全集》60册(1989)、《中国美术分类全集》304册(2014)、《宋画全集》23册(2008)。此外还有诸多名家研究著作、教材写作、大部头画册等,数量庞大,笔者计划另行撰文进行专题介绍和论述,此处不再展开。
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里,中国的美术史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完善,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术史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受全球化影响,我们越来越多地引进海外学者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如洪再辛选编的《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1992),最著名的当属尹吉男先生主编三联书店出版的“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已出版17种18册)。二是美术史研究对象范围的日趋扩大,跨学科、跨文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们的学科名称也从最初的“美术史论”发展到“美术学”,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艺术学”学科门类的独立,美术学更加担负起建设人文学科的角色。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更新更大的概念——“视觉文化”,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些变化是可喜的,标志着一个学科的独立成熟,但是从对一个学科的定义、理解方面来讲,在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经常会出现理解上的矛盾甚至是混乱,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与警惕。
三、“美术史论”与“美术学”
1957年,王逊(1915~1969)先生主持建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为美术史在中国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八大美院的美术史论专业正式建系的先后顺序为央美(1957,旋即停办,1960年恢复招生,1978年恢复招生)、国美(1988,1987年开始招生)、湖美(1994,1995年开始招生)、广美(1995,1996年开始招生)、川美(1998)、西美(2000)、鲁美(2001,1997年开始招生)、天美(2001)。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在建立之前,其前身是1954年设立的“美术理论教研室”(主任是许幸之),国美(当时尚处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时期)于1956年设立理论教研室。1957年央美美术史系建立,国美则晚至80年代,经过“美术史论教研室”的名称过渡,于1987年正式建系。其他六个地方美院,因为其前身都是艺专或艺院,所以最初之时其美术史论研究的单位基本都叫“文艺理论教研室”,后来成为美院之后,有些转为“美术史论教研室”,进而正式建系(如湖美、西美、鲁美、天美),有些一直沿用“文艺理论教研室”的名称,进而直接建系(如广美、川美)。唯一令笔者感到诧异的是,1999年王振德先生的文章《天津美术学院的美术史论专业》中,提到1954年时河北师范学院(天美的前身)美术系在阎丽川(1910~1997)等人的工作之下建成美术史论教研室,后来在1977年的天津艺术学院时期改称文艺理论教研室,然后于1994年(此时已是天美)又改称美术史论教研室。如果王先生的回忆准确的话,河北师范学院时期的美术史论教研室应该是全国最早的美术史论教研室了,而恰巧后来的天美又是八大美院中建系最晚的。如果按照时间分期,全国高校美术史论系的建成史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之前,第二阶段是1990年代,第三阶段是21世纪。
1957年7月《美术研究》载中央美院美术史系筹建信息
第一阶段,1990年之前,严格意义上的美术史论系只有两家,中央美院和浙江美院(后来的国美),南艺虽然招收美术史论方向硕博士的时间也较早,但是一直是隶属于美术系之下的教研室建制,并未独立成系,而中央工艺美院(后来的清美)史论系是“工艺美术史系”(最初名称),属于工艺美术院校系统。1957年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正式成立,在1961年3月的文件中,定名“本系全名为‘美术史美术理论系’,简称‘艺术学系’。”但是似乎从一开始,在各种官方或非官方的场合中,一直使用的是“美术史系”的称谓,既不是“艺术学系”,也不是“美术史论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笔者以为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是为了和西方的艺术史专业名称“Art History”直接对接。但是其“美术史美术理论系”这一表述,表明了从一开始我们就有史论并举的学科诉求,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之前,高等院校的学科目录里一直用的是“美术历史及理论”(简称“美术史论”)作为这一专业的正式表述。在央美之后,第二个正式建成美术史论系的是浙江美院(1988)。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美院曾经在1960年建立史论系并招收过一届学生,后因故撤消,回归到教研室的建制,不过一直没有人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梳理。
从70年代末开始,高校美术史论专业的硕博士招生也有了起步。全国最早招收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是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均在1978年。紧接着1979年国美开始招硕,1981年南艺开始招硕,其余六大美院除川美之外,陆续都在80年代获得了美术史论专业的硕士招生权。美术史论博士招生最早的单位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在1982年。1986年时国美和南艺开始招博,1987年央美开始招博。以上四校为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的四大重镇,当时的四大导师是艺研院的王朝闻(1909~2004)、央美的金维诺(1924~ )、国美的王伯敏(1924~2013)、南艺的林树中(1926~2014)。如果不算老中央工艺美院(其史论专业属于工艺美术方向),第五个拿到美术学博士招生权的是首师大,1993年,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比较早的,其余高校的美术学博士点大约都是在2000年之后拿到。
第二阶段,1990年代,美术学系的建立。198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邓福星提出“应该建立美术学学科”的设想。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会议决定,正式将原有的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更名为“美术学”,位置在文学门类之中的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属于二级学科,并呈现在1990年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和1993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两份文件之中。继而三个美院的“美术学系”先后诞生,分别是湖美(1994)、广美(1995)、川美(1998),此外还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于1999年设美术学系。比较突然的是,1994年张道一先生在综合类大学东南大学首开“艺术学系”,接着北京大学于1997年成立艺术学系,从而“艺术学”(不是当时的一级学科艺术学)作为一个与“美术学”并立的二级学科进入到1997年颁行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和1998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专业的突然诞生,从感情角度讲,是一些老牌综合类大学为恢复民国时代的艺术学教育传统,但是直接造成了两个结果,其一是“艺术学”与一级学科艺术学同名,从一开始就埋下对该学科认识混乱的伏笔,尤其是在2011年艺术学门类独立之后,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又变成了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认识上就出现更加矛盾的问题。其二是后来其他综合类大学纷纷仿效设立“艺术学系”,这些系在后来大都发展成为艺术学院,于是其下又设立新的艺术学系、美术学系等等,形成了全国美术史论研究的新格局。
第三阶段,21世纪,多层次美术史论专业的设立。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高校改革大潮发生,许多高校开始重组易名,二级学院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时期,中国的美术史论专业建设出现了三方面的表现。
其一,美术学院的美术史论专业正式建系完毕。西美(2000)、鲁美(2001)、天美(2001),另外还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1)。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家美院对系的正式定名还都是“美术史论系”,并没有选用90年代的用语“美术学系”,特别是广美的网页信息也显示在2005年的时候,其“美术学系”更换为“美术史系”的称谓,客观反映出这一时期大家对“美术学系”这一名称的反思。当然也有例外: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之下就叫“美术学系”。
其二,综合类大学里艺术学、美术学专业纷纷设立。这里又可细分两种情况:一是综合类大学里的艺术学系纷纷发展成为“艺术学院”,主开艺术学专业,其理论系名称各异,如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之下叫艺术理论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之下叫艺术学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之下叫艺术学理论系(北大也有美术学系),还有最特殊的一所院校,就是从老中央工艺美院转化而成的清华美院,其理论系最终定名艺术史论系。第二是我国的师范类院校,其早先的美术系后来演变成为“美术学院”,主开美术学专业,其理论系名称也不一,如首师大、南师大、哈师大都叫美术史论系,福师大、湖师大则叫美术学系。另有北师大,因其早先为艺术系,后来发展成为“艺术与传媒学院”,所以其下的理论系也叫艺术学系。
2003年10月28日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成立
其三,美术学院里二级学院的设立。这也是全国高校改革大潮背景之下的产物,但是在全国各类艺术院校当中,美院系统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某种层面也反映出美术学科的发展壮大。今天八大美院中的四个都把原先的美术史论系升级为人文类二级学院,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03)、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2007)、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2009)、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2014)。此外还有作为今天唯一存在的工艺美院——山东工艺美院,2006年时将其艺术学系更名为“人文艺术学院”。笔者以为冠以“人文”前缀,既表明我们将美术学研究进一步推向人文学科关怀建设的美好追求与高度层面,也表明美术学研究对象的扩容。尤其是在2011年之后艺术学门类独立,原先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后改称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学一并被提高到一级学科的地位,这种背景之下,美术学院中“人文学院”的设立,其实是我们进一步拥有“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的合法性体现。以央美为例,2003年“人文学院”成立之后,艺术管理系(后独立成二级学院)、文化遗产学系相继成立,2015年原美术史系之下的美术理论教研室成为艺术理论系。以上所提及的艺术管理、文化遗产、艺术理论这三个专业后来都被归到艺术学理论,而非美术学,所以作为理论专业单位的定名,如果仍然沿用原来的美术史论系(或美术学系)之类的称呼,显然就不对了。今天八大美院及其他一些院校的美术学专业单位名称如下:
※八大美院※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学系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史系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史系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史论系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其他院校※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
一些著名院校的艺术学理论专业单位名称如下: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理论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论系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系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系
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
可以看出,当今高校对于“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这两个一级学科的专业系名,至少各存在四种命名方式,以上还只是一个简单的列举,并不包括一些高校关于“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所设的研究院、所、中心名称。而各院校在用字上的参差互异,这其中一方面伴随着领导们对具体专业理解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各院校主动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动机需要。
四、“是什么”与“研究什么”
自2002年起,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于润洋开始倡导艺术学要摆脱文学门类独立出来。2011年,一级学科艺术学正式从文学门类中独立,成为第十三学科门类。原有艺术学之下的八个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被整合成为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在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以下简称2013年学科简介)中,对各个一级学科内容进行了比较明确的描述。今天和美术研究有关的有三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因设计学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所以在此不展开。
首先是艺术学理论。1997年“艺术学”作为二级学科进入学科目录,2011年之后,艺术学门类独立,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提升至一级学科,并且为避免与作为门类的“艺术学”重名,将新的一级学科“艺术学”改名为“艺术学理论”。当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反思这一定名的失误(认为应该叫“艺术理论学”或“艺理学”之类的名称),但是最令人纠结的还是其研究对象与其他四个一级学科发生了很大的重合。在2013年的学科简介中,艺术学理论之下分成了5个子方向: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跨学科研究。但是如果把这5个子方向和其他四个一级学科下面的具体专业分支作对照,就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重合的。只不过是把“某某学史”改成了“艺术史”、“某某学理论”改成了“艺术理论”,等等,而且在学科目录中所处层级关系问题也存有矛盾(这一点且不赘述)。虽然说从学科简介的定义中,对“艺术学理论”有明确的规定:“本学科旨在研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研究方法是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侧重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各门艺术之间的关联,揭示艺术的规律和本质特征,构建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是在实际研究中,艺术行业里每一位专家学者其实还都是从自己从事的艺术方向出发做研究,“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只是一种理想。所以笔者以为“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设定,其实从思想上还是源于张道一先生在综合类大学首开“艺术学”之举,更多是服务于综合类大学的学科构建。因为综合类大学在最初的时候艺术方面师资有限,多是用“艺术学院”来涵盖其下有限的艺术专业,所以只能用“艺术学理论”(90年代的“艺术学”)作为学科名称,当然后来也有一些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发展强大,出现了“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并置的现象。
其次是美术学。1990年之前,就叫美术历史及理论(简称“美术史论”),1990年学科目录中,首次易称“美术学”,与其他27个二级学科(包含“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等)共同位列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1990年的目录中还标明“美术学”之下除原有的美术史论外,还含有美术教育、民间美术研究两个部分。到了1997年学科目录,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的28个二级学科被整合成了8个二级学科,原有的二级学科“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整体被纳入到“美术学”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美术学”有了扩容,吸纳了美术实践创作专业。2011年艺术学门类独立,“美术学”提升到一级学科地位,在2013年的学科简介中,美术学之下正式分成了8个子方向:美术史论、美术教育、书法、中国画、绘画、雕塑、实验艺术、公共艺术,前两者为理论方向,后六者为创作方向。具体到“美术史论”这一方向,又分为纯理论研究(包含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美术教育理论、文化遗产理论、艺术管理理论6个分支)和实践理论研究(包含美术技法理论、材料研究理论、创作理论3个分支)。
那么我们来看“纯理论研究”所包含的6个分支,美术史和美术理论是最传统的,史研究个案现象,论研究共性规律。如果说史论结合作为“理论支撑”的话,那么美术批评就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践”,这里的“理论”指的是美术史论基础,“实践”指的是评判对象的行为,这就是美术批评。第四分支是美术教育理论,当然研究的是美术教育问题,这也是很早就有的研究。至于“文化遗产理论”和“艺术管理理论”,这两个分支是在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之下兴起,更多地建构在美术与其他学科门类的跨界。文化遗产学涉及历史学、经济学、甚至是理学、工学等学科,艺术管理学则主要涉及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当然笔者此处之意并不是说作为传统的美术史论研究就不涉及其他学科(毕竟作为人文学科研究,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只是说文化遗产研究和艺术管理研究因其应用性更广更大,所以涉及到的跨界问题更加明显。然后是美术史论方向的“实践理论研究”,这一部分所包含的3个分支(美术技法理论、材料研究理论、创作理论)在今天高校中主要都是造型专业的人在做,史论专业的人则涉及较少,这也是和上世纪美术史论研究状况相比很大的一个不同。
上世纪很多美术史论工作者都是习画出身,或者在艺校、美院系统下对书画实践有过直接接触,所以其研究中尚涉及到一些对技法、材料层面的论证。进入新世纪之后,美术史论越来越向学科简介中所说的“纯理论研究”角度推进,方法论上借鉴到了西方考古学、风格学、图像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知识上也越来越打通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但是在研究范围上越来越集中在“图像”层面。这种发展现状从学科定义的角度上讲,当然更符合西方美术史学的学科特点(作品分析、图像说话),但是从中西方美术史研究对象的比较来看,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西画质地硬、国画质地软;西画作品档案记载详细、国画作品档案记载缺失;西画以图像为表现、国画存在书画印一体;西画写实、国画写意(以上几点只是笔者为行文叙述方便而作的简单归纳,当然西画之中也有记载缺失的;国画之中也有记载详细的、画面没有文字的、写实的),那么18~20世纪西方人从质地较硬、档案较详、图像写实的庞大作品群中总结出来的风格学、图像学、心理学方法并由此定义出来的美术史学科概念,这一大套知识是否能被我们直接采用?研究考古器物、写实的宋画、记载详细的宫廷艺术品这些可能还好些,但是面对数目庞大的文人书画,西方方法论就存在失灵问题。一方面因为资料缺失,方法论运用不当很容易出现过度阐释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作品质地较软,体量较轻,如果对书画技法没有过直接接触和感性认识,恐怕连真伪都无法判定。还有,面对数量庞大的题跋印章,如何做文字辨识和风格分析,这更是西方方法论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当“美术史在中国”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重新整理一下我们的美术史研究对象、层面、学科定义和方法论呢?(作者 赵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