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凝心聚力携手新时代,继往开来创造新辉煌。三月北京,春意渐浓。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先后于3月3日、3月5日在北京召开。在今年全国两会中,美术界政协委员的提案也备受关注。
无论是从宏观层面对国家文化战略智库建设的关注,还是对经典作品、主题性创作等主流文化的弘扬与传播献计献策,抑或对多元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提案无不彰显出美术界的“文化自信”。如何鼓励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创作?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价值观的当代艺术推向国际?这些谋划纷纷出现在今年两会美术界政协委员的提案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为我国美术事业所发出的“声音”。
深耕大地 美美与共
老代表,新委员。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第16次赴京参会。在连续担任3届全国人大代表后,许江首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来到北京。15年来,“老代表”许江的建议多次聚焦在文化自信、艺术教育等方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让“新委员”许江深受感触。初春的北京,许江与本报记者畅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繁荣当代文化、美学美育的现实意义、艺术创作如何服务百姓等话题。
记者: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文化浙江”建设,您一直是参与者和亲历者。当下,我们该如何推进文化浙江建设?
许江: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为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设文化浙江,离不开文化创作、文化产业和文化浙军。浙江的文化要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关键是要创作有温度、有力量、有质感的艺术作品。文化创作的沃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大地,没有它,文化创作如无源之水。要搞好文化创作,还要重视培养一批代表浙江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的文化浙军,创造一批好作品,汇聚成奔腾不息的“文化浙江”潮。
记者:春节期间,文化类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跟《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一样深受观众喜爱。您觉得,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助推当代文化繁荣?
许江:中国诗词浩若烟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类似文化节目的“火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学的撞击与扎根当下的旅程中筚路蓝缕。如今,春风吹又生,再次展现强盛生机。
中国传统文化要想以良好的品质回馈世界,就必须让它“活”在今天。文化繁荣,最关键是要“顶天立地”,要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天,立中国广阔现实大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拓展和提升,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创造文化繁荣发展的高峰。形式上,应加强对视觉文化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书画艺术、美术艺术等极具观赏性、感染力的传播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记者:作为文艺工作者,该如何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文艺作品?
许江:人民是艺术之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内心非常欣喜。总书记的讲话,道出了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要点——要把人民作为文化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评论家。
首先,我们要以更大的文化视野和人文关怀塑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人民形象,表现人民的质朴和家国的情怀;其次,艺术家要真正贴近人民,用作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形象而非抽象的符号;第三,文艺事业需抓住人民的根性,扎在土壤中,不断接受生活的磨砺和洗礼,创造出关照当下历史的生命形象。
记者:您觉得美育、美学的价值是什么?
许江:艺术教育通过技艺的训练达到心智的培养和文化自信的确立,是审美建立及树文化之心的过程。艺术的知识积累、实践服务、精神养成,可以开启心灵,打动人心,感受诗意生活。
这也是为何要高度重视艺术学院的作用。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要树立“东方学”为思想核心的文化信念。通过美育教育培养一批人,通过这些人将凝结“东方美学”的文心发散出去,传播出去,感染他人。
费孝通先生曾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意思是我们应先发现自身之美,而后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最终达到一致和融合,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美育为我们发现彼此之美,共筑美好理想“牵线搭桥”。
记者:我们该如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许江:视觉文化是新型文化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视觉语言是绘画,而今天,任何人拿着手机就可以把它记录下来。这是媒体时代视觉创造和传播方式的丰富,也是视觉记忆和视觉感性方式的变迁。
正因如此,美术类院校更要做出尝试和改变。中国美院早早认识到这点,在本世纪初,就关注到新媒体艺术语言的重要性,建立了新媒体艺术语言研究中心,而后又建立两个关于新媒体语言的教学与创作研究的学院:新媒体学院(现跨媒体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现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通过跨媒体、新媒体的艺术创造,培育出更新的、更丰富的文化形态。中国美院即将迎来90岁生日,在培育、促进新型文化业态上,将继续发力。
成立国家文化战略智库
加强美术馆博物馆主题性创作展示与教育
目前,在中国美术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创作了一大批有骨气、有温度,能够表现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大量走出国门,呈现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但是,显而易见,这些展览和作品的呈现,并没有形成一股合力,中国文化不是攥紧一个拳头打出去的。现在国家在全世界设立了不少的孔子学院、文化中心等文化机构,这些机构常年不断地在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着中国文化,但应该也没有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预期效果和影响。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是一个国家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问题。现在国家相关机构、社会团体等,对中国当代文化的整体发展缺少一个战略性思考,或者缺一个顶层设计。近些年,文化活动多了,展览多了,但从国家层面来讲,都是松散的,各部门短线行为状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对临时的事务比较多,抓具体项目比较多,但是这个顶层怎么做,从观念到路径到路线图,这些思考是缺位的。
因此,我建议应该成立一个国家智库,相关的政府机构、文化机构、专家学者都加入进来,对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话语权、核心价值观,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给方案、定措施、出路径、列时间表。为国家文化走出去做一个整体规划,做一个10年、20年、50年的规划。有这样一个完善和长远的规划,相信我们的话语权、软实力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逐渐得到彰显。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不仅是经济强国,我们还是一个影响世界的文化强国、大国。
另外,各地也都有一批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情的优秀作品,与此同时,这些作品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它们并没有在国家各级美术馆博物馆得到更充分展示,再比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明、最直接的传播者,还无法影响和教育更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
鉴于此,我建议国家各级公立美术馆、博物馆在寒暑假期间,开设专题展览,展示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组织创作的重大主题性美术精品,并配备专业讲解员,将这些作品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播出去,特别是加大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与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同时,建议国家级重点美术馆、博物馆加大对主题性美术创作展览项目的支持,特别是加大对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美术展览项目的展示与收藏教育的力度。比如,可免除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展览展示场地租金,并适当延长其展期,增加展览推广传播教育力度,加大对主题性创作的收藏等等,让当代真正传播正能量、代表主流价值取向的美术精品走近大众,让更广泛的群体能够共享当代美术创作的最新成果。防止公益性的公共类美术机构沦为出租场地,过于重视创收,而忽视并弱化了社会教化的公益服务与公共教育的重要功能。不少国家级博物馆和一些民营美术馆已经走在前面,已经陆续免费承接国家级主题性美术展览项目,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责任。
加强主流美术
引导社会风尚
近些年,无论从政策引导还是从各美术创研单位发挥的功效,无论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加强,还是重大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或者是媒体的导向包括文博单位的相应举措等。主流美术的社会影响力逐年在加强,在培育社会风尚方面越发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有高原,缺高峰”,主流美术的内容和人才支撑还有些乏力;令人耳目一新的具有创造性的优秀作品还相对少见;“后浪推前浪”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艺术家还没有形成规模性梯队;主流美术的宣传、讲解和展陈机制相对较为传统、单一,缺乏与时俱进性,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社会服务的层次、手段还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空间。
为加强主流美术在引导社会风尚中的重要作用,我建议:一、通过设计和制定适应不同层面艺术家情况的激励机制,将艺术家的文化责任、课题任务与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进行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性。二、创新和丰富展览与成果展示、解说、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新传播方式,增强体验和沉浸感,加强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三、加强主流美术与校园的交集活动,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公共教育中尝试和开发更丰富多样的合作和社会服务活动。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借鉴和自我学习更新,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各类美术人才。五、重视有针对性的调研和反馈意见,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创建更符合人民群众需求,更便捷、更人性化、更有效的社会服务环境。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娱乐节目、手游、网游等群众基础好的传播渠道,鼓励设计开发符合主流美术需要的对应产品。以主流美术推进生活美学,设计开发符合不同消费能力与需求的各类生活用品、服装服饰等。七、对上述内容加大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与鼓励,同时创新、完善经费使用和监管的制度与措施。
用经典作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吴为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
通过经典作品的相互交流,可以增强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心灵的沟通。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它体现了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崇德尚礼的人文精神、灵魂深处的爱国精神、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矢志不渝的追梦精神。
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在脉管中涌动爱国主义的血液,也才能创作出时代的经典。而经典的传播是让世界正确、深刻认识我们的重要途径。
在以往的文艺创作和国际交流中,往往还存在着以西方流行的价值观为标准的“当代主义”,以封建文化表面模式为传统的“保守主义”,视怪异和极端的个人宣泄为创新,以丑化人民的形象取悦西方市场和潮流的现象,使世界误读了中国。所以,今天提出用经典交流传播,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事实证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创新文化具有世界普遍认同的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以经典作品化育人;在国际,以经典作品感化人。达到文化认同,命运共建。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向世界推动了各类主题性现实题材美展,从观众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可以看到世界对中国的关注。经典作品具有超越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传播中国文化不仅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需要。
我提出以下建议:整合全国近千家美术馆50多万件藏品资源,梳理经典作品,组织反映新时代精神的高水平创作,策划若干主题性展览巡展于世界;在国家层面,有计划地推动大师、大家、名家、名作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使中国名作成为世界名作;通过外交途径和文化交流方式与各国美术馆和博物馆结成长期合作关系,使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相应的平台。
促进团体、单位、个人多元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
多年以来,尽管积极重视对外文化交流的促进和扶持,但政府层面的援助往往只是局限于对团体、单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以由文化部成立、中央财政拨款的国家艺术基金为例,自2014年至今,5年期间“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立项共705项,当中仅“书写的艺术——鲁迅手稿展”属于个人展示(且在国内举办),其余无一例外均为团体的演出和展示。这凸显出目前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多元化策略,政府层面尤其对个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的现状。
资金的匮乏直接导致个人文化艺术走向国际举步维艰。以个人为单位,组织并实施于国外的艺术展览,由于涉及宣传策划、展品运输、场地费用、人员出国等环节,所需筹措的经费极为巨大,这也直接限制了国内不少艺术家走向国际的步伐。不同于国外具备成熟的艺术基金和画廊经纪制度,我国现阶段的文化艺术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方针政策和资金支持。
我建议政府制定鼓励个人对外文化交流的相关方针政策,促进个人的文艺活动走向国际,促使优秀的中国艺术家勇敢、自信地独闯国际舞台,成为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标兵。此举将有助于孵化出我国的艺术大家,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政府成立支持个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基金,向个别艺术造诣高,具有成熟项目方案的文艺界精英提供资金援助,为文艺精英走向国际夯实经济基础,促使成就世界级的中国艺术大师。
通过成果展示,总结个人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每年开展相应的成果交流展示,将当年个人在国外举办展览的成功案例进行展示,分享经验,以促进更多以个人为单位的艺术活动走向国际,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团体+单位+个人的多元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多层面、全方位地影响世界,将可形成无限大的中国文化格局。
鼓励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创作,并推向国际
近年来,由于国家推进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我们在不少的国家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也常常举办各种艺术展和艺术的表演活动,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海外文化中心的主导和联络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如从美术方面来讲,可以通过中国美术馆定期与世界上的一些重要的国家级的或国际性的美术馆相互交流,我们可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他们推荐的一流艺术品,同时也可以推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展。
这些作品是有标准和要求的:第一,要具有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显示出东方的智慧和东方的思考以及东方的创造。第二,既要有东方的意味和特点,但还要有现代性,甚至超现代性的思考,一个国家的艺术体现着一个国家创造力的总和。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重要一环。第三,避免空洞说教的艺术,艺术最重要的是引起观众的共鸣,越是具有深刻思考,越是注重细节思考,才越有生动性,才越能打动人。第四,要善于应用新的艺术表达手段,思想内核是中国的,但表达形式可以采用任何新的手段,包括高科技手段,综合就是创造。同时也可以在艺术院校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本土性现代中国艺术的理论和创作的讨论。
另外,我们要从中国自身的母体文化出发,发掘中国自身的文化资源,然后用具有时代感的新的观念和新的表达形式,重新诠释它,表现它,从中传达出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创造,才有可能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和艺术有所贡献。具体的方案是鼓励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创作,设立这方面的奖励机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一方面的展览活动或评比活动,以推出优秀的当代艺术。另外,在进行国际交流时,优先选择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与世界对话。而国家艺术基金也可以优先资助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将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推向国际,并掌握中国在国际当代艺术空间中的话语权。
将古汉语纳入中国书画硕、博入学考试
担负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演变、传播发展记录的文言文,以其优雅淳朴、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质,承担了中国书画传承遗产积累的任务,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支撑和推动着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
当下中国书画类硕士、博士全国入学考试的语言类,只限于外国语,加之中小学及大学文言文教育还存在不同层面的缺憾。长久以来文言文对国人已普遍形成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化,青年人从想读到读不懂,从读不懂到不想读。长此以往,浩如烟海的中国书画文化遗产将如何传承?处于尴尬境地,为此出版大量以白话文解读古籍的工具书,虽解燃眉之急,却不为长久之计!另外,由于白话“翻译”缺乏学术权威,无规范,大多原义失真;甚者则导致了对传统书画艺术的误读。
中国书画类硕士、博士是书画创作的主要力量,是中国书画艺术传承发展的接力者。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专业突出的学生,由于外语水平的欠缺,在录取时被拒之门外;而事实上,大多被录取者所掌握的外语水平,也仅是差强人意,远远达不到专业或较高的水平。教育公平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当前选拔中国书画硕士、博士人才,就语言类的入学考试,外语重要,古汉语则更为重要。
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其一,将古汉语列入全国书画类硕士、博士的入学考试,与外语并行,也就是说考生在考试中可选择古汉语,也可选择一门外国语,考生可任选其一进行考试,这样既不影响考试的大格局,又为选拔人才开通便利之门。其二、加强在校中国书画类硕士、博士古汉语的规范教育,并纳入必修课程;如此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于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承方有裨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逐步完善培养人才计划,使中国书画艺术考核确实立于中国文化的立场,坚持中国文化的标准,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基因,中国书画的重心才不会漂移。(作者 赵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