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卢有光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卢有光谈创作:
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广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相约从此后每个周日都相聚于茶楼,或闲谈见闻或交流心得,从当时的青年到现在都纷纷步入老年阶段,但这每周日的约定却从未间断。近日,他们更以“翰墨茶缘”为题,办一场不一样的书诗画印作品展。作品以书画为主,其中广东省书协顾问卢有光谈及书法创作现状时表示:“现在不少人求变求新,反而忽略了如何传承。”
简介
卢有光 广东肇庆人,原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现为名誉馆员;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历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200场作品展览 数十次社会福利和慈善义卖
自1993年起,广州有这么一群人,每逢周日,风雨不改,必定相约于西关茶楼,从陶陶居到泮溪酒家。虽然二十多年来人数时有增减,但周日相约于茶楼的这一协定却从未改变。
4月15日,目前坚持参加“茶会”的谭国超、卢有光、罗航烈、邱秀琼、程家焕、陶其元、戴胜德、黄宗飞、龚胜泉、李荣昌、谭植雄、苏锦成、刘耀松、冯朝东、林明深、曾庆全、杜衡权、方定燊、张锦福、刘聪荣、陈炜、李焯华、陈煜、甘超斌、李铭剑等二十五位书画家则共同呈现他们多年来交流的艺术成果。
这里有老一代媒体人、有作家、有商人,都是各行翘楚。但他们有共同爱好,就是书画。每周日上午7点多到12点,闲谈几小时。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翰墨茶缘”,除了每周日的相约闲谈,他们更重要的是开启了最早的艺术进社会活动模式。多年来,他们连续举行超过200场群众性书画藏品、摄影和名家作品展览,组织了数十次社会福利和慈善义卖,筹款援赈灾区。向广州老人院、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妇联和广州市救助重症儿童专项基会捐赠筹款义展。十多年来坚持举办名家书法进万家,百福赠市民公益活动,深受广大市民赞颂。
对话
很多画家书法有待提高
具备深厚传统基础 再去主张个性
收藏周刊:您怎么看目前的书法创作现状?
卢有光:首先,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在不少人求变求新,反而忽略了如何传承。他们大多不像我们这一辈这样刻苦地临古人的字帖。去钻研古人的结晶,然后再去求变。年轻人喜欢张扬个性,这一点也是好事,但前提是需要具备深厚传统基础之后,再去主张个性,才能经得起推敲。
书法本身是一门有严格法度的传统艺术,要求变是不容易的。它也是一门很简单的艺术,白纸黑字,几个笔划,横、竖、撇、捺、勾。如何能在这里面做文章,是不容易的。书法不像绘画,绘画能够借助形象、借助色彩来传达美感。书法就仅仅是几个笔划的线条,通过线条粗细、笔墨浓淡来表现,要写好就不容易,要异于古人又能独树一格,更是难上加难。
收藏周刊: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书法?
卢有光:我从三四岁开始,写了七十多年书法,一直不忘传统,我写了不少招牌,不少人一看就知道是我写的。这是为什么?因为我长期坚持在传统的基础上,主张形成自己的面貌。
笨拙是一种趣味,但这不能成为主流
收藏周刊:能够形成自己的面貌,需要经过怎样的探索?
卢有光:我爸爸是商人,也是文化人,小时候,我在他的带领下到家乡肇庆鼎湖山庆云寺,观察那些历代名人的书法、碑刻,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回家后便摹仿起来,所以我是从“碑刻”等学起的;小学的时候我开始临摹苏东坡的行书《后赤壁赋》,那时我在家乡已经小有名气,年仅 12岁就能替人“卖挥春”(写春联)、写招牌。可是到初中我感觉无法进步了,因为我没有从书法根基的楷书学起,于是我走了一段弯路,17岁 才开始临摹“欧体”楷书,花了9年的工夫临摹“楷书之宗”《九成宫礼泉铭》,才把基础课补上来,后来才慢慢得以“出帖”。
收藏周刊:你怎么看书法界不少人学习古代的“素人书法”?
卢有光:笨拙是一种趣味,但这不能成为主流。书法的表现面貌是多样的。我不反对有人追求这样一种笨拙味,但我认为书法更多应该要写“正 ”。
评价书法,不能单从风格论
收藏周刊:能不能说有拙味的书法,格调更高一些?
卢有光:书法的高度不是通过这个来评判的。不管是什么风格,关键在于书法家本人对这方面的研究到什么程度。比如说是拙味,那也有高的拙和流俗的拙。学“二王”同样可以写到很高的水平,不一定非要笨拙。
收藏周刊:如何评价书法水平的高低?
卢有光:涉及评判标准的问题,确实是一门学问。评价书法,不能单从风格论,因为书法包含了书写的技法,书法家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以及他的文学、诗词等各方面的修养。所以,为何古代的大书法家基本都是文学家。包括苏东坡、王羲之都是做官的。要成为一位书法家,需要全面的修养。
收藏周刊:意思是书法不能成为独立的一门艺术?
卢有光:基本是这样。现在说的古代书法家,他们都不是专门写书法的。他们都是文人政客。例如郑板桥,诗词修养就很深。如果他没有如此深厚的文学修养,恐怕难以创造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新面貌。这一点,在“扬州八怪”身上都能看到。这也说明,其实无论什么风格都能走得很远, 问题在于看自己的修养到什么程度。
收藏周刊:这种综合修养,在当代书法家中很少有体现。
卢有光:所以,我建议青年人要多向古人的综合修养方面学习,不能只顾着技法上的模仿。
收藏周刊:您的书法有个特点,就是那一捺,您自己是怎么看这个特点的?
卢有光:这一捺是很难的,我研究了很长时间。会对比不同书法家的这一笔,虽然现在慢慢形成了这一个特点,但我觉得自己仍然在变。我现在每次写书法,都会有新的领悟,我觉得书法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收藏周刊:如果有人认为你的字造作,您怎么看?
卢有光:任何书法都会有人喜欢和不喜欢,别人怎么看,我觉得不重要,只要自己觉得探索的路正,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就行。
书法和绘画笔法一致可以互相借鉴
收藏周刊:您怎么看高剑父的书法?
卢有光:这涉及画家书法的问题,有些画家的书法确实很高,比如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高剑父的书法也有自己的面貌。但现在很多画家,书法就有待提高,这是书法的一种失落。并非说,画家就一定要书法很好,但如果不通书法,画的提高就差得远了。因为书法和画的笔法基本是一致的。
收藏周刊:现在感觉书法和绘画明显是分了家。
卢有光:这主要是时间成本的问题,现在愿意把大量时间花在书法上的画家,极少了。(记者 梁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