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近些年,由于各种机缘,笔者参与策划了一些青年艺术展。目前来看,青年艺术家基本以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生的为主。他们对于新媒体、新材料、新手法等技术层面的创新速度相当迅速,他们在视觉语言、风格形态等方面似乎也能驾轻就熟。与前辈艺术家相比,他们的艺术创作越来越关注视觉的姿态,技艺也愈发精细。但在精神层面的探索上,有些青年艺术家却显得匮乏,有的作品淡化了艺术与生存维度的关联。
时代不同,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这是优势,但也有可能会影响人集中精力,变成一个劣势。若拿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来做一个比喻:同样的压力下,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而艺术创作需要非常大地投入才能达到一种高度,否则难以走远。
通常来看,根据艺术创作倾向,青年艺术家大致可分为学院群体与相对自由的群体两类。
有的青年艺术家毕业后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学院风格,其艺术创作多模仿大师或自己导师的形式语言。由于中国的艺术资讯与国际快速接轨,个别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与西方的艺术有惊人的相似。虽然这些人的艺术倾向还不完全归属于学院派,但基本上属于学院背景下的艺术创作样式。另一类艺术家,在形式和主题上同自己的爱好连接缜密,有强烈的自主性。形式感突出,面貌独立。他们对学院或传统的艺术形式不感兴趣,亦有很多艺术家对创作的媒介不限定,形式多样。他们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相信艺术来源于独立的意识。
偏于学院气息的青年艺术家往往有很好的专业技术,但作品中缺少一定的真切;有些青年画家只会照搬他人的形式语言,创作和自身的生命体验几乎无关。不过,他们善于经营自己与官方及艺术界各类重要人物间的关系等,此类艺术家在展览中拥有颇高的出镜率及中奖率。而有的艺术家则有很好的个人感受力, 强调自我的价值观及判断力,表达生命的实质。但他们不擅长于社交,也不愿意过度谋取展览机会。这类青年艺术家是隐含在社会中的非主流,他们厌倦了社会艺术团体,也不再追寻大资本、大制作的国际化风格,而把日常感觉经验转化成作品,从另一个世界观和价值观去体验,使日常平庸生活的体验升华。作为一个普通人身体力行的感受传达,给观者以切肤之感。
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应该不仅有个体对艺术的思考和见解,还要强调其深刻性。因为你只有拥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力,才有可能把握和表现出人类作为生命存在的深层本质,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艺术家的创作忌平庸,观念意识的肤浅必然导致艺术创作的平庸。对于有一定创造力的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拥有丰富而深刻的个体生命体验,或与自己的命运关联的历史经历,可能更容易激发艺术创作。也就是说,优秀艺术品的产生不仅相关于个体与时代,也相关于历史甚至超验性。这样看来,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个体生命的思考,或受制于历史;也应试图走进不可见的世界感受某种先验性。
其实,无论是针对成功艺术家,还是青年艺术家,艺术与生存维度的关联在浮躁的时代最值得关注。譬如,近年来一些因政绩需要而带来的博物馆热和美术馆热,实质上并没有扩大艺术的大众影响力,因为不以艺术本体发展作为线索和基础的外在拔高,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不以公益为目的,却以地产投资建设为目的,显然无助于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传播。那些试图发掘、培养年轻艺术家的行为,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群体和现状实施可持续性的学术活动,让更多类型的青年艺术家受益,否则,再多的艺术推广活动都只是与少数人的游戏,很难真正与更广泛的领域、更多的人群发生关系。同时,无论在巿场价值还是学术价值上,都可能流于空泛与伪饰。青年艺术家的市场成为未来的趋势,也是必然的,因为现在市场中的佼佼者都是从年轻逐步走来,艺术史从来都要经历由年轻、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
若急于从青年艺术家身上获取很大的利润,应该说不容乐观。当然不能否认,与成功艺术家相比青年艺术家的空间依然很大。
注: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作者 杨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