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5月12日,“讲中国故事——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在重庆市美术馆开幕。为了更好地深化主题,把握创作方向,在展览筹备期间,主办方特地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研讨,连环画名家与各艺术院校的学科带头人齐聚一堂,商讨创作选题,研究语言创新,用“大连环画观”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尽管连环画在技术手段上涵盖了多个画种与技巧,并且可以无边界地在各画种之间互通交融,但中国连环画始终保留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究其原因,就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中,连环画并不是一个舶来品。从提出“架上连环画”这一概念起,学术性就成为复兴连环画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使传统艺术能够承载得起当代的审美诉求,高水准的技艺无疑是保证高品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吸收高校师生加入到连环画创作中来,把社会上的优秀作者召集起来,便成为振兴连环画的当务之急。从架上连环画第一次面向全国征稿的时候开始,连环画艺委会就有意识地把工作重心向高校倾斜。先是以鲁迅美术学院为依托,以创作带技法,用实战推动学科建设,然后再由近及远逐渐向其他艺术高校辐射。到了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学术性已经成为“架上连环画”的特质。
为了把学术性更深入地渗透到连环画创作中,2017年,以鲁迅美术学院为申报主体,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为合作单位,共同申办了国家艺术基金“连环画青年创作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考核招收了35名有创作基础的青年画家,进行了为期67天的封闭训练。其间,连环画界的前辈、出版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共计12人为学员上课。正是有了这些铺垫,才有了今天的学术品牌展——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
从来没有哪个画种能够像连环画这样,与大众的文化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这是连环画的优势,也是连环画无法回避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原因。如何在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做好审美和思想的双重引导工作,一直都是连环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展览中,除了像蔡循生的《战火下的迁徙》、陈春雷的《陈赓与小红军的故事》这种反映中华儿女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而战的红色题材,也有孙妍的《我和海军爸爸》、陈树中的《“棒棒”模特儿李秀华的快乐生活》这样温馨的生活片段;有郭宜、周颖《大足石刻传说故事——倒塔的传说》、李赵名《重庆人会说不会写的那些字》等通过在构成形式的突破来展现传统文化的多维视角,也有吕子扬《玉门关的传说》、李旻《加油中国》等充满当代艺术气息的语言探索。从沈璐的《冰山上的来客》等广为大众熟知的故事,到张越的《重逢》这类以人文观照深化思想内涵的作品,内容的丰富、技术的多元和语言的开放,是本届展览最为突出的特征,与其说这是一场视觉盛宴,不如说是立足于当下、放眼未来的精神大餐。而整个展览所传达出的对民族文化的敬意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弘扬,才是这个伟大时代应有的文化高度和艺术厚度。
连环画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架上连环画”的出现,无疑让这瑰宝发出了更加夺目的光彩。回顾近10年来,“架上连环画”从最初的专家邀请展,发展到今天这样大规模的“学术品牌展”,是中国美协和连环画艺委会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的不懈努力的结果。“架上连环画”赋予传统艺术形式以崭新面貌,使之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再次验证了只有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艺术,才能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今天,我们用“架上连环画”来给年轻一代讲中国故事,未来,我们还要用它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