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谁来为美术毕业创作“抄袭”现象负责?
美术专业毕业展览中的“抄袭”现象理应由创作者本人负责,但涉世未深的年轻学子如此作为常有无奈的成分。
毕业展“抄袭”现象不仅仅是美术教育院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展览馆、美术馆、画廊、各大展览评审委员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自我反省。欲遏“抄袭”之风,必究其源,我们是否为习艺者营造了一个积极并崇尚创新的文化艺术环境?
首先,美术高校应当分担部分责任。
经过学校的长期栽培,学生还是没有创新能力,投机取巧以抄袭应对毕业创作展览。创新能力应该如何培养?这是美术教育最值得深思的问题之一。如今已有大量文章深入探讨此类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作为高校美术教育标志性成果之一的毕业创作展览,并未见多大起色。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而高校美术教育在此存在严重问题。
第一,重技轻道,不重视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学习中外美术史及艺术批评是美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以古鉴今,了解艺术发展的生态与规律,以便创作有思想、有个性的艺术作品。但是,许多的美术院校将美术史论课程安排为大班授课并课时极少,走马观花,没有切实和艺术实践相关连。
第二,重再现的技术训练占课堂教学主导地位,这种程式化训练模式导致了创造性思维的缺失及抄袭行为的发生。美术教育的目的应是通过专业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技能和艺术语言的属性,在面对不同的选题时创造性地运用艺术手法进行表达,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这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具备广博的知识,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励艺术的创新。
第三,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过度集中于单一学科,缺失核心素养通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方法是激发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纵观古今中外的艺术典范,艺术与哲学、宗教、文学、民俗或生物等学科相结合已是普遍现象,就画作《清明上河图》和电影《疯狂动物城》为例,以高妙的艺术语言阐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品才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和时代气息。再以外出写生为例,若能多多考察民情、体验民风,采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研,作品将不仅仅是记录表象,而会注入深刻的意涵,吸纳民间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作品增加了文化的厚度和人性的温度。
其次,各大展览和基金项目的评选标准助长了“抄袭”现象的发生。
如今,参加高规格展览和获取基金项目资助是高校美术专业师生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究竟是什么类型的画作容易获奖?各大展览究竟是竞技还是论艺?什么样的项目主题容易获得资助?这些项目是否鼓励艺术的创新与实验?
构图和形式大同小异的主题性创作、审美疲劳的人物肖像画,明眼人自有评判。中国魏晋时期的《洛神赋图》已然绝妙地处理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线条、形状和空间处理都无比高妙。如今,一些作者不走心学习和体验中国艺术自身的审美逻辑,而是简单地拿来西方绘画史中的某种技巧和主义进行创作,抄照片或如相机一样简单地记录或描绘某个场景,或是简单挪用抄袭某大师的作品。此类形式和手法极为相似、拙劣而不堪入目的创作模式充斥于画坛,这是广义上的“抄袭”。长期处于这种消极氛围之中,耳濡目染,学生自然亦步亦趋。
再次,各类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画廊和相关机构策划的展览对习艺者具有直接的影响。
艺术教育不是学校能独立承担的艰巨任务,各文化部门同样责无旁贷。
在中国,参观一些古典艺术的展览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大众对高质量的文化体验求知若渴。然而,许多时下的艺术展览却门可罗雀,甚至文艺工作者都没兴趣观看,因其观念陈旧、技术套路和形式单一的印象已毫无吸引力。是时候深思这些问题了,扭转这种局面迫在眉睫。如果没有创新,美术的发展意味着停步,广义上的“抄袭”(如抄照片)将普遍存在,谁会关注无趣无味的艺术展览?
何为抄袭?为何抄袭?美术专业考试的命题者、专业课程的设置者、美术教育的执行者、美术展览的评审者、基金项目的评定者、艺术展览的策划者、用人单位的招聘者和消费艺术的赞助者等都应深刻反思。
唯有深谋远虑,从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鼓励原创,倡导创新,方能改善文化生态,引导习艺者求新求变,让观众体验艺术的魅力,滋养性灵。艺术的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创造,只有根植于健康的土壤,艺术的花朵才会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