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6月9日,我国迎来了第13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今年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为“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从2006年“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到2017年名称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以快速的脚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和视野,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和关注。以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为时间节点,我国非遗概念下的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2011年6月,我国出台了第一部保护非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此非遗保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四级名录”保护制度,探索出“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立法保护”的保护方式,让非遗的保护工作更加条理清晰,也更便于开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指针。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比如传承人青黄不接、传承方式的转变、市场需求的变化等都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十多年的探索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些创新模式、发展理念正在积极引导着我国非遗发展步入正规化、可操作性的实践阶段,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形成了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突出了非遗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
面对新时代、新主题,非遗保护之路如何更好地发展,在十几年的摸索中我们又找到了哪些新模式值得推荐与借鉴,“本期关注”以非遗领域专家、传承人、非遗企业、机构的带头人、非遗保护一线田野调查员、志愿者为关注对象,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感受非遗保护的坚守与创新发展之路。
李宏复:培养具有时代感的非遗传承人
(李宏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非遗迎来了好时光,从政府到民众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非遗之所以在今天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是因为它有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基因。但在备受关注的同时,我国非遗的自发性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出现传承人队伍高龄化突出,传承断层现象严重等状况。为应对此困境,2016 年3 月30 日,我国正式全面实施研培计划,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研培计划开展至今已过去两年多时间,作为首批参与研培计划非遗课程的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艺术人类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李宏复这两年以来结合实际教学,针对传承人的具体问题总结了部分可行性经验,为新一代传承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并获得民族学博士学位的李宏复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后,专项研究我国非遗文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手工刺绣,至今已有整整14 年时间。这些年来,她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中国手工刺绣技艺研究》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重点课题《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子课题《刺绣》等相关课题,并利用课题及自筹经费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近40 个民族的民间刺绣工艺文化以及萨满教造型文化分别进行了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可供研究的相关资料。
传承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因为田野调研经验丰富,并收集了大量的可供研究资料,李宏复对我国刺绣非遗传承人的现状有着最为清晰的了解。她主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刺绣等非遗项目,着重于人与事物的关系以及传承人精神研究,对于刺绣等非遗项目的现代转型、商业情况、市场经济利益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她将研究成果参与到研培计划、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计划等,培训地方传承人近千人次。通过这些教学计划的实施,她也实现了“传承人给予我田野调研素材,我用研究所得回馈社会”的理想。研培计划初始时,
李宏复利用在苏州刺绣镇湖镇田野调研3 个月的间隙,参与到江南大学关于苏州刺绣的研培班教学中,为传承人讲授“中国刺绣文化”这门课程。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开课前后她会预留出一至两天时间与参与课程的传承人进行直接的交流,李宏复十分关注这些传承人对于研培班的感受,这也为她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路径。她表示:“如果没有研培计划,我就没有这样直接接触绣娘的机会,无法和她们一起探讨非遗产品的走向和出路。”
李宏复对于研培计划的开展十分认同,她认为这是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最好渠道,也是传承人们最好的福利。她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接受研培计划的大部分传承人都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能够进入高校学习是很多传承人一生的盼望。印象深刻的是,我在苏州参加研培计划时,班里有一位传承人中学毕业后就终止了学业,研培计划开学那天,她将家里的两个孩子一同带上,到校园里十分兴奋地拍照、游玩。从她身上我看见了学习机会带给绣娘的荣誉感,这也间接对她的后代产生一种影响,让孩子们认为拥有手艺的同时也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李宏复指出,我们很多传承人,例如参加2017 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苏绣非遗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姚惠芬、姚惠琴两姐妹分别有在年轻时接受美术基础教育和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她们且都认为传承人进入高校学习十分有必要性。接受过高等美术教育后,传承人会对非遗历史文化及技艺的了解更加清晰深刻及更加清晰富有逻辑,而研培计划正是他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渠道。
研培课程应遵循教学规律
从2016 年至今,因为没有先例,我国的研培计划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开展两年多以来,李宏复认为可以将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她针对目前研培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研培计划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传承人中的口碑也很好,但也有些许问题逐渐显现。例如,部分地区的研培班让传承人讲通论类课程,这种方式不是特别理想。因为大部分传承人没有接受过正规史论课程的系统教育,他们还是应回归于非遗技艺的教授与手艺实际操作的指导中,非遗课程研培仍然应该遵循教学规律,授课内容应根据传承人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点进行归纳整理。”
针对以上问题,李宏复提出了实际建议,她认为应将研培计划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高校老师教授非遗历史、文化进程及在当下社会中的实际应用等理论课程。因为传承人所了解的非遗项目受区域性限制,需要高校教师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梳理。第二部分为国家级传承人亲自教授类课程,让这些具有较好经验做法的传承人分享自己的技艺技法以及市场推广的经验。第三部分为实际操作类课程,让传承人在校内课堂上亲自完成自己的非遗作品。
因为研培计划仅进行一个月时间,课程结束后,学员可以将与老师共同设计完成的产品带回家中,作为样本发展为衍生品。
目前,随着研培计划开展程度的深入,逐渐面临学员匮乏的状况。李宏复表示,部分偏远地区的传承人担心外出会耽误其生活、工作,从而不愿意长时间离开家乡参加培训,对此她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研培计划可以与国家精准扶贫等工作相结合,抽调部分高校教师直接驻扎于重点非遗项目的地区,进入当地职业学院等机构,精准地为当地传承人传授非遗技法与知识。目前各地县城都设办有职业学校,且对口人群十分集中,如果将研培班落实在这里,可以对当地非遗传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李宏复认为,研培计划应当“在地研培”,针对非遗项目在本省份设立研培班,避免跨省研培。“非遗项目本就是因为各地文化生态的不同所产生的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手工艺成果,跨省研培无法保证技艺技法能得到‘原汁原味’的传承。”
非遗精神应与市场共生
自2016 年研培计划全面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很多高校、机构以及学者、设计师等都参与到了非遗的传承中来,帮助传承人更新了理念,并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展览、展示的多种舞台。同时通过与传承人相互交流、切磋,使非遗精神也得到延续。李宏复认为,非遗精神能得到延续的前提为,我国非遗的传承发展一定要与市场相结合,人们在传承精神的同时,应自觉地去追溯过去的一些好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实体物质使之呈现,才能使传统非遗文化得以体现。“我们不能仅将非遗挂上墙,要能穿在身上、拎在手上、戴在头上。有人消费非遗项目,传承人才会产生一种深挖、刻苦、精益求精的意念,使产品越来越精致,实现良性循环。非遗精神和市场是共生的关系,当传承人在追求工匠精神时,非遗产品才能够在这个时代有市场、站稳脚跟,传统技艺技法才能传承下去。”
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非遗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与现代品牌相互融合的今天,只有展现传统手工艺独特的魅力,才能体现出它的竞争优势,最终获得经济利益。随着我国研培计划的开展,研培成果的市场化问题也受到了李宏复的关注,她认为,应向社会展示研培成果,将课程结束后学员的作品进行包装。如果相关机构及市场能直接对接研培计划,使研培成果可以销售,那将使计划本身更具有价值。大众一直在探索如何让传统非遗重回当代生活,这需要时尚设计的介入,需要当代艺术的尝试开拓,才能受到年轻人群的关注。而非遗中的手工技艺部分,是当代艺术和设计行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每届研培班结束后,校内都会举办非遗个人成果展示。2016 年,由李宏复亲自设计、江南大学苏绣研培班学员的毕业作品《烟雨江南》获得了全国刺绣非遗大展二等奖。李宏复认为,目前所有传统手工艺类的非遗项目最缺少的就是设计因素,而设计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指导。“大部分传承人从未系统地接受过美术、设计类课程学习,对于设计理念十分缺失,而目前市场、现代人生活中最看重的就是产品的设计,教员应根据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艺,设计出符合时代又不违背传统手工艺传统的非遗产品。”
柏群:非遗传承,要传下去的不只是技艺
(柏群: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常务副会长。.“燕京八绝”包括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曾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达到了中华传统工艺的新高峰。但在历史的递嬗演变中,以“皇家工艺”为代表的“燕京八绝”曾一度遭遇手艺失传的危险境况。)
从2008 年开始,经过7 年的努力,在社会各方合力推动下初步成型的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平台,汇集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形成“三位于一体”的传承发展平台,致力于恢复传统手工艺,取得了卓著成果。燕京八绝工艺品曾在2014 年APEC 峰会、2017年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等重要的国际交往活动中,作为国礼赠予国际友人,获得了一致赞誉。
与此同时,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平台还努力发挥老一辈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技师快速成长。在他们举办的“燕京八绝艺术精品展” “燕京八绝传承人技艺展演”等活动中,经常能见到20 多岁的年轻人在现场为观众们演示传统技艺。在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十几人的优秀团队中,也是清一色的年轻人。
这一切跟平台的创始人及现任执行官——柏群的努力是分不开。柏群作为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北京燕京八绝协会的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是清宫造办处第六代传人,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03 年,从
新华社离职的他打开思路,逐步将北京金漆镶嵌厂由一个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型工厂打造成了一个融技艺传承、文化传播、产品研发、品牌推广为一体的文化创新发展平台的核心。
正视非遗传承的特殊性
传统手工艺成品不同于工业机器生产品,制作精美,堪称艺术。柏群以燕京八绝中的宫毯为例说明:一件上乘的宫毯制品,其用色就可达到300 余种,具有几乎可以乱真的自然之美和让人心生感叹的逼真感与艺术感,其精染细织、换线繁复,远非现今的机器制毯所能比拟。金漆镶嵌门类、技法繁多,景泰蓝工序繁琐,京绣用料考究、绣工复杂,这些能够被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技艺,无疑都天然地具有工序繁多、复杂,耗时周期长,成本高,学习难度大等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非遗传承的特殊性。
柏群介绍道:“想学习手艺,传承非遗,从入行到出师,没有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恐怕都难以实现。而在出师前,由于学徒们的技艺水平有限,或是水平有了名气却不够,他们制作出的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学徒们的待遇很难说会有多好。”
学艺时间漫长,加上学习环境单调,导致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手工技艺望而却步,或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选择放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柏群提高北京金漆镶嵌有限公司(前身是北京金漆镶嵌厂)里作学徒的青少年的工资待遇,为他们免费提供宿舍,还在企业内部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帮助青年技工增产创收。
非遗传承中,要重视“人”的培养柏群认为,想传承好燕京八绝,需要有新思路。新思路中,首先是要做好宣传工作,因此他才努力整合八种技艺,积极打造“三位一体”的品牌平台。
2017 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引领下,柏群提出恢复北京宫廷绝技,建立“当代造办处”的概念,力图再度扩大展示平台,提升非遗技艺的知名度和享誉度,面向社会进行招聘,从而更好发掘、网罗人才,使其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之中。除去社会招聘外,柏群还力促北京金漆镶嵌公司与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行非遗传承人的“科班培养制”。他通过派遣传统工艺大师及高级技工赴校授课,开设金漆镶嵌专业班,实行毕业生“毕业即就业”制度,让在学校学满两年基础知识的学生直接下厂实习,为金漆镶嵌提供了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
柏群介绍,虽然自己走的是家族传承的传统路径,由父亲手中接过了传承的担子,但当下社会发展进步,可供年轻人选择的职业越来越多,很多老的手艺传承人不忍让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吃苦的老路,因此手工技艺家族式传承遇冷,厂里很多传承了两三代的金漆镶嵌手艺面临人才断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社会招聘和科班培养就成了必然的出路。然而,无论是面向社会招聘,还是通过专业学校培养,柏群建议,非遗传承中都要尊重老师的存在价值。柏群说,非遗传承,需要传递承袭的不仅有手艺,还有德行。不管是想开山立派,还是想传承香火,除了超群的技艺之外,高尚的品德都是必需的。
“《道德经》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说,‘道’是‘德’的载体,‘德’是‘道’的展现。”柏群介绍说:“ ‘尊师重道’,学生尊敬老师,努力学习老师所传之‘道’、所‘授’之‘业’;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尽到义务,品德上以身作则,术业上倾囊相授。这些是与教育的本质相符的,是所有类型的人才培养工作都应遵循的。”也因此,柏群要求每个进入公司的新员工都要下到生产车间去锻炼,接着践行轮岗制,让他们在各车间轮岗学习,从而发掘自身兴趣及优势所在。通过此举,一方面发掘出优秀人才,让脱颖而出者得以拜师,进入谱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提高效率。
非遗传承,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2014 年10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柏群对此十分赞同。他以自己的父亲柏德元为例,印证了要想让传统的非遗技艺在当代能够生存并有所发展,就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开拓和创新。
据悉,柏德元15 岁进入北京金漆镶嵌厂全面学习髹漆技艺,1983 年与师傅王珍共同研发雕填类断纹产品取得成功,恢复了失传的绝技。在此基础上,
他不断创新,如今已71 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在生产一线,坚守传承发展,带徒传艺,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体现了李克强总理强调的“工匠精神”。日本“秋山木工”的创办人秋山利辉,曾在《匠人精神》一书中提到工艺匠人的“守”“破”“离”,认为非遗传承就是要由忠守师徒所传授的技艺形式开始,之后再打破那个形式,自己加以创新,最后离开传统形式,开创出新境界。
“无论政府如何支持,市场都对非遗的发展前景起决定性作用。只要有市场,就可以生存发展,脱离市场就会越走越困难。”柏群认为,传统工艺需要根据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结合时代不断创新;非遗传承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也不能只是单纯的技术操作工人,而应是能够创新、开发、研究出新产品的复合型人才。
柏群一直鼓励公司员工提高学历,在给提高学历者进行奖金补助的同时,也要求企业管理者达到相应的职称级别或是拥有相应的学历。为鼓励年轻人的创新意识,他在传统的师徒传承形式上,引入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思维,打破“师父吩咐、徒弟听命”式的生产路径,在产品研发及公司管理会议上鼓励甚至要求年轻人发言和出头。同时,他还大胆启用新人,从工艺美术学校破格录用人才,让他们接手传统手工工厂的生产工作,企业中有人年仅22 岁就已经当上了生产基地的副主任。
与此同时,柏群还提倡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要像传统匠人一样耐得住寂寞,坚守得住专业。虽然近些年北京金漆镶嵌有限公司推出多种技工展演和作品展示,帮助年轻人更快地打入市场、获得认可。但柏群认为,这是一柄双刃剑。包装、营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年轻非遗传承人待遇上的问题,但与此同时,对于修行不够的年轻匠人而言,这又是一条揠苗助长的成长道路。“对于年轻的工艺美术技师而言,想要在将来的市场上立足,靠的一定是技艺、思想、文化、知识、能力,而绝不是出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