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7月22日,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专业大一学生刘天逸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组手抄繁体字课本的照片,他坐在铺满地的作业中间展示成果的姿态刷爆朋友圈。
大众在习惯用电脑码字之后,键盘正悄悄取代硬笔,以打字代替写字已经成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无纸化办公就意味着很多人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签名已经不怎么用笔写点什么了。简体字都不怎么写了,更何况是繁体字。所以当听到有人手抄课本还是繁体课本的时候,自然会引发公众惊叹:这是磨洋工还是练内功?
据了解,刘天逸的老师陈士银不仅自己抄,还用繁体字授课。其实这在文科专业是普遍存在的授课方式,因为抄书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有其实际效果。例如在中文系,从《古代汉语》课本到《古代文学作品选》都是繁体字的,文史哲专业的很多参考书也是以繁体字印行的,识繁是最基本的上课要求。认知是书写的基础,毕竟字不认识,书自然也就没法看,课也就没法上了。字体简化是中外文化发展的趋势,但如今海量古籍尚无简体字版,作为专业性的要求,用简识繁甚至用繁无可非议。
从中文系的课本到哲学系的语言转向研究,从历史系的甲骨文识别到出版社的古籍出版,从书法课堂到朋友圈的繁体字输入法,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史的传承正是在一撇一捺中积累的,因为很多书从字体、缺笔避讳就能判断出所处的年代。这部分工作需要文化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
手抄一直是人们阅读甚至获取书籍的途径。明代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提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冯其庸先生在2012年出版的《瓜饭楼丛稿》中谈及与红学的不解之缘时提到:“在‘文革’的高潮中,我白天挨批斗,深夜却秘密抄写庚辰本《石头记》,抄了将近一年,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但却使我对《红楼梦》开始有了些理解,这就是后来研究《红楼梦》的一点点基础。”
文化传承没有捷径,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课题,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所谓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正是汉字价值的重要体现。笔尖上的文化需要用手抄,更得用心写,日积月累的抄写、诵读是让其入脑入心的正途。通过抄古文可以熟练掌握繁体字,接下来才有练习书法的可能。在互联网时代,跟简体字、繁体字的疏离会让人对传统文化有隔膜,如今许多文化人有在公共场合用错词、闹笑话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只认字却不懂啥意思,主观臆断而贻笑大方。这类识字的文盲缺乏对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始,各地举办、播出了众多读写汉字的活动、节目,正是因为大家认识到了文字传承的重要性,燃起了学习汉字的热情。文字事关文化赓续、文明传承,本应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本应不是新闻的新闻成了新闻,正是当下提笔忘字的焦虑的直接反映。简体字和繁体字都需要守护者、传承人,文化的接力棒只能在路上,不能掉地上。(作者 党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