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浅谈美术院校的毕业作品展
每年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作品展都会受到学生、家长及兄弟院校、媒体等各方面的关注,因为这是外界了解该校教学风格和毕业生水平、能力的一个极佳窗口。但实际上,几乎每一届毕业展都成了教学问题和创作问题的集中暴露展。概括地说,主要存在着重制作轻情感、重形式轻内涵、重变化轻传统等一系列问题。至于校方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打造的“毕业嘉年华”,则更像是一场别具一格的商品推销会。
美术院校毕业生作品展的不尽如人意,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教师教学不尽心、学生学习不努力的结果,它实际上有着非常深刻的体制原因和社会环境原因。
有人认为,中国的美术院校多年来一直是在培养画匠,而非艺术家。因为它是所有高校中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最低的,往往是考不上其他学校的学生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此,很难说有多少人是因为真正热爱美术而报考美术院校的。如果从源头来追溯,要从徐悲鸿说起。自从徐悲鸿将西画引入中国,并建立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以来,中国各高等院校的美术教学都是遵循徐的这一套模式来进行的。它的特点是把素描作为所有美术类专业的基础,强调绘画艺术及其他相关艺术的写实性。这样一来,凡是报考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不论是油画专业还是国画专业,甚至是报考书法、篆刻专业的,素描都是入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之一。学生在经过多年的素描训练之后,便养成了擅长模仿而拙于创新、擅长客观表现而拙于主观表现的习惯。油画、版画自不必说,即便是学习国画专业的,也无法改变多年来学习素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于西画的教学方式受到西方分科教学体制的限制,所以学习西画的画家知识面相较狭窄,往往强调动手能力而不太注重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我们中国绘画就不同。它非常重视画家文化修养的培养,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讲究古典文学、史学、哲学等国学修养对提高画家作品意境的作用。画家陆俨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在时间方面要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这是很有道理的。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是非常重视画家的文化底蕴的。唐代的王维,宋代的苏轼、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清代的郑板桥、金农,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之人?说他们是画家,实在是贬低了他们。可惜,重视学养的优良传统在20世纪之后已被许多中国人抛弃了。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曾万分感慨地对张大千说,“在这个世界上,要谈艺术的话,首先是中国和非洲的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也是学你们中国的,西方白人没有艺术。你们中国有那么好的艺术,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地到巴黎来学,这里有什么可学的呢?”其实,在徐悲鸿引进西方写实性绘画的时候,西方已经抛弃了传统的写实性画法,转而向中国和日本学习了,从而形成了西方现代艺术多姿多彩的绚丽篇章。比如凡·高,他的作品就是在深入学习中国画的写意性画法和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今天的中国人都很崇拜凡·高,却没人注意到是伟大的中国画艺术滋养了这位伟大的外国画家。
几年前,有学者撰文说,美术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往上推五代都是没有文化的。这话有些伤人。但细究起来,我们多数画家的文化素养也确实令人难以恭维。当今美术学院毕业的都有良好的素描功底,却往往是会画画的不会写文章,会写文章的又不会画画;画国画的书法写得不好,会写书法的画又不入流;画人物的画不好花鸟,画花鸟的又画不了山水。至于古典哲学、文学、美学、文字学、历史等相关知识,真正有一定基础者更是凤毛麟角。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人们总爱说时代呼唤大师,但我想说大师不是呼唤出来的。这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体制作为保证;否则,任你喊破喉咙也出不了一个大师。
社会环境中的烦躁之风同样也会影响到艺术创作。当今的各色绘画展中,美术化的制作倾向非常严重,使艺术异化为工艺制造。比如在国画作品中,采用色宣、裁剪、粘贴、做旧、染色等等各种手段应有尽有。美术院校毕业生作品的一味求大、求全,明显是受到了当今展厅文化的影响。对于当代艺术家而言,这就是一个展厅时代。由于当代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艺术家的作品需要拿到美术馆的展厅去展览才能被广大艺术爱好者所了解并接受,这就导致了艺术家们片面追求展厅效果的现象。适当地装饰一下作品的外观、样式是可以的。但现在的状况是,为了能够引起评委或者欣赏者的广泛关注,画家们心照不宣地都是“大制作”,只为视觉冲击力服务而放弃了本该好好表现的文化内涵,导致作品徒有其表,得不偿失。
美术院校毕业生的作品亦是如此。况且他们还太年轻,作品质量更加不容乐观。这样的展览,与其说是国画展,还不如说是手工展。其实,艺术贵在自然,并不在于尺幅的大与小。任何一幅杰作,都应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他们对真、善、美艺术境界的追求。比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在兰亭雅集的过程中因感伤世事无常、人事变迁而一气呵成的。它的尺幅并不大,且还有一些涂抹的地方。据说,王羲之事后曾多次书写《兰亭序》,但都赶不上当时写的这幅。是王羲之水平退步了吗?当然不是。其实道理很简单:环境变了,作者的情绪也变了,创作出来的作品质量自然就会有所差异。任何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都是情与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完美结合。换句话说,要想创作出一幅优秀作品,一方面需要真情实感,另一方面还需要有个适合创作的环境。我们回过头来看,那么多毕业生的作品,有几件是按照这两个条件进行创作的呢?
路还很长。但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和中国人自信心的不断增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美术院校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革和调整。我完全相信,美术院校的春天即将来临。
黄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