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刘礼宾:当代艺术中的认知缺憾邱振中:浅谈艺术批评顾洛阜捐赠郭熙《树色平远图》卷欣赏书画印 不急不停首届全国青少年书画篆刻指导大赛评选揭晓这枚老信封拍了1900万港币校外美术教学,该如何教?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下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亟须求“真”“扬州八怪”之一 笔锋流露个性让书法艺术回归本源武汉8人“好手艺”亮相中国国博蒋勋:像宋人一样有品位地生活“智者创物”国际当代漆艺展南昌站启幕木质鼻烟壶 蕴藏中庸之道文化创意产业,增值的秘诀在文化2018春拍 弱势市场 如何投资穿过“任意门”,与上海设计周共赴设计之约秋拍预热 欧洲现代主义研讨收藏捡漏,是大量知识积累发酵的结果纪念溥佐百年诞辰书画展作品欣赏 纪念溥佐百年诞辰书画展作品欣赏“讲中国故事——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天津站开幕绚丽的彩霞——记天津市东丽区文化馆美影部主任王霞 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书画艺术展在日本东京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天津非遗传承人刘芳应邀出席时尚集团25周年社庆讲解面塑艺术视频:霍春阳谈艺术境界 个人书画展在日本举行以楷筑基 卓尔不群——朱懿书法作品欣赏中国硬笔书协命名2018年度规范汉字推广大使暨国培项目测评考官资格证书认证会“纵笔骋怀·胡振声山水画展”在珠海古元美术馆开幕著名画家王俊生指墨小品欣赏著名画家郑连群:中国画的文学内涵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书画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今晚书画家艺术交流中心成立三周年暨嘉信首届旅游文化节举行纪念爱新觉罗·溥佐百年诞辰访谈实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刘礼宾:当代艺术中的认知缺憾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8-23 16:04

  “超越性”和“介入性”应该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两个指向,但在时下,相对于“介入性”各种变体的发展来讲,“超越性”的缺失是亟需提醒的问题。

  “超越性”为何被遮蔽

  20世纪特定的知识构成使对中国古代画论核心词的理解杯弓蛇影,也影响到对中国画的阐释。

  在“唯科学主义”、“再现论”的背景下,对中国古代画论核心词的理解往往发生了扭曲。比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现有的惯常阐释中,对它的解释是:“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同时源自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这样的一种解释中,可以注意到几个问题:

  第一,“造化”被物质化、静态化、客观对象化为“大自然”,“万物相生,生生不息”的演变之理、动态特征在这样的解释中完全看不到。“物质化”、“静态化”过程和20世纪流行的“唯科学主义”有关,当然,唯物论在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客观对象化”很大程度上是主客观二分法的流行所造成的必然。

  第二,“师”,在“再现论”的背景下,多被理解为“模仿”、“临摹”。在这个词组中,“师”是一个动词,除了有“观察”等视觉层面上的含义之外,应该包含了“人”(不仅是艺术家)面对“造化”所构建关系的所有题中之意,比如“体悟”“感知”,也包含“敬畏”“天人合一”等更深层的哲学含义。这个问题看起来只是个理论问题,其实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观看之道”“创作之法。

  第三,“中”被时代化了。按照对仗要求来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的“中”应该为“内”,或者“里”,但是张璪写的是“中”。问题是,“中”所普遍理解成的“内”,是个什么样的内?是翻江倒海,瞬息万变之念头?还是现代主义所推崇的精神癫狂,极致追求之渴求?亦或是澄明之境?几种状态,哪一种可谈“得”物象相生之法,气韵贯通之理,万物自在之道?如果联系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在此处更多的是一种修为状态,而非惯常解释之“内心”。

  第四,时下的理解,“中得心源”“得”到的情绪、感知、情感波动、灵感时刻,乃至激情。将“心之波动”理解为“心源”,这就类似把河流的波纹理解为河流的源头了。

  对中国古代画论核心概念“当下理解”的情况比比皆是。每个时代都会对以往的概念进行重新阐释,这不足为奇,奇怪之处在于,当宏大的、被删除了超越性的西方学科系统笼罩在本不以学科划分的“画论”之上时,基本切断了“画论”更深层的精神指向,尤其简单化了画论作者经史子集的治学背景,以及个人道德诉求,更甚之,曲解了他们的生命状态。

  这不仅是对于画论作者,也包含我们现在所称的“画家”。

  忽视“超越性”遮蔽了什么

  “主体”问题的被忽视,反映在美术界,表现在艺术家被单层面化,“艺术家”精神活动的复杂性、个体性、超越性被忽视。

  20世纪以来,以往的读书人一直在找寻自己新的定位,不舍传统,又能积极入世,“新儒家”基本是在这样的时空节点上产生的。如今看来,这一脉在现实中的实践并不得意。

  自觉归类为“知识分子”一员的“艺术家”,只能放入这一更宏观的身份角色定位中去考量。目前,“艺术家”如何看待自己的艺术实践、现实定位、传承节点?尽管当下没有多少艺术家做此类思考,但不思考不见得问题消失。事实是,这些问题在更深层面不停地搅动着艺术家的神经,呈现出价值取向,乃至艺术创作的混乱。

  雪上加霜的是,对艺术家的深度个案分析至今依然严重欠缺。符号化解读的结果,致使很多艺术家被单层面化了。优秀的艺术家不停地向前探索,而“标签”似乎却不消失。有些艺术家本身也在藏家期待、市场行为的作用中不得不屈服,成为符号、专利的复制者。

  现实层面如此,在此语境中,再谈“超越性”,仿佛是一种奢侈。艺术家是一个时代最有可能接近“超越性”的群体,事实上,很多艺术家的确在做此类探索。

  问题是,对中国艺术家传统转化创作的阐释常常遇到归类于“玄学”的困境,无论这位艺术家动用的何种传统哲学理念,都引不起观众或者批评者的兴趣。“神道儿了”,“玩玄的”诸如此类的口语评价,可以折射出批评界对此类创作的兴趣索然。这一方面可能在于艺术家创作的无力,更可能是批评家自身对传统的无知。

  时下,当代艺术家的“艺术语言探索”已经弥漫出视觉语言层面,或者抽象艺术领域,已经成为“主体”自我呈现的一种方式。“物质性”、“身体在场”被反复提及,两者紧密的咬合关系也已经建立,他们的“批判”已经冲出“题材优先”、“立场优先”这一弥漫于20世纪中国艺术的迷雾,并与欧美艺术界对此问题的探索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如果此时不把这样一种探索进行充分展现,可能是我们的失职。(作者 刘礼宾)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邱振中:浅谈艺术批评
• 书画印 不急不停
• 校外美术教学,该如何教?
• 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 下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亟须求“真”
• “扬州八怪”之一 笔锋流露个性
• 让书法艺术回归本源
• 当今书法缺乏一种气象
• 管窥尉天池的书法世界
• 杨大伟:泛化的写生现象思考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