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西区书法篆刻大展开幕 天津书画家探寻神秘湘西 汲取创作灵感天津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剪纸艺术研修班开班翰墨铸情-陈栋琨书法展在三品美术馆北京馆开幕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以文献形式 回顾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14年荷兰呈现达·芬奇笔下的各种面孔:从荒诞到崇高澄怀味象——朱墨诗书画作品展11月3日开幕2018年京、津两地青年文创交流研讨会在京举办苏州博物馆:“文化+金融”合作模式的继续探索弘扬爱国自律精神—李叔同诞辰138周年活动圆满举行“草原四季”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动员会召开旋涡还是湍流 梵高名画里的数学华艺国际2018秋拍精品巡展启幕福建德化:瓷器小作坊迈向世界陶瓷之都嘉利艺术馆揭牌开启艺术市场新模式辽代契丹文白虎钮子母金印译释图说刘野个展“寓言叙事”将在Prada荣宅举办刘彦评姜淼作品:黑白的场域,心灵的触屏米开朗基罗艺术项目首次亮相嘉德典亚艺术周独立的自我,生命的私语——评论家徐希嵋观孟庆占画展有感一案修艺 同源得功——王山岭、袁桂兰书画展在津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西区书法篆刻大展在河西文化中心开幕天津印社乔迁新址 天津印社社员篆刻作品及孙家潭古代官印藏品展举行“新时代、新作为——孟庆占书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全国书法名家宣传弘扬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品邀请展在空港文化中心开幕“西岸杯”天津市首届楹联书法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我国北方第一家六小龄童艺术馆在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开馆落成“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史振岭花鸟画作品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幕“泽润桃李·李泽润师生诗联书法展”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开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南开人民文化宫成立60周年优秀美术作品展开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静霸雄”三地书画精品展在萨马兰奇纪念馆开幕魏玖来张根起尚金声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把脉书坛现状 发硎理想之光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10-08 15:16

  当代书法历经近40年的发展,人才辈出,各种思潮涌动,可以说,书法事业开启了新的时代篇章。然而,由于书法生态环境、书家知识结构的转变,当代书法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入古不深、创新乏力、重技轻文、急功近利、盲目跟风、风格雷同等问题。在近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于内蒙古乌海举办的“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中,参展的有草书作品66件,行书作品65件。其中一件草书作品,文字较多,差错达26处。其次是楷书和行书。所有的208件作品总差错524处。104位作者,仅18位作者提交了没有任何差错的作品。

  对此,不禁令人叩问,该如何审视当前的书法问题?在当前书法发展中,书法家也不断提出:书法家为什么要是文化人?书法作品里的文化与精神到底是什么?

  “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乌海论坛,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现状检视、问题剖析。周俊杰、李刚田、黄惇、言恭达、丛文俊、朱以撒、徐利明、刘洪彪、鲍贤伦、孙晓云、陈振濂、李一、刘恒、王强、陈洪武、潘文海、朱培尔、甘中流、张瑞田、陈海良、叶培贵等专家学者、百名参展作者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书协和产行业书协的书法家代表共1000余人齐聚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寻源问道,共同把脉当前书法创作。

  找准病灶 回归书法传统

  “当代书法艺术历经40年的普及与发展,呈现出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消费市场环境下,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思潮,给书法事业带来了挑战、困惑甚至是冲击,冲击的背后是浮躁,浮躁的后果是误导和消解创作,是书法精神的滑落和文化的削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指出,针对当下书法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近年来中国书协立足书法本体,提出“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找准病灶,大胆革新,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书法创作的历史传统在回归,文化品质在提升,时代精神在积聚,书法与民族、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能力在凸显,书法发展的新局面已逐步打开。

  当代书法创作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书法经典技法风格传递时期、视觉形式追求时期、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检验时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梳理道:“1980年之前,中国的书法还没有特别的复苏迹象,书法在艺术界没有‘合法’的身份。老一辈的书法家,最着急的并不是写字写得好,而是他书法家的专业身份得不到认可。在沈阳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让书法家的身份可以通过一个展览得到认可,也让大家意识到,书法家也可以成为一个‘家’,书法也可以挂在展厅展出。1980年到1999年,书法家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后,开始追求风格,从而到了第二个时代——视觉形式的最初时期。当时有两类书法家,一类是在书斋里把字写好,另一部分是开始尝试转型进入展厅书法的调整。不可否认,展厅书法是近40年来的主要成果,这是古代任何时候都没有的。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开始,即中国书协从2015年开始关注书法家的修养建设。如今的书法讲求要有主题、要有内容、要和时代同频共振,这是一个叠加的过程。技法是必需的,形式在展厅文化时代也必不可少。有文化担当和责任,才能将书法做得更加出类拔萃。”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主任刘洪彪也认为,艺术身份确立是当代书法40年来一件最大的事情,而他习惯于乐观和忧患辩证地看待当代书法。在乐观方面,他认为当代书法发展现状一是组织机构健全;二是教育培训普及;三是展览活动频繁;四是出版传媒兴盛;五是流通市场庞大。

  “忧患中的当代书法,与任何一项事业相同,书法在迅猛发展走向复兴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伴着乱象杂音甚至逆流,如今又是轻文重意、做作炫技,加之急功近利抄袭代笔,使书法成为图名牟利致富的工具。”刘洪彪剖析道。

  回归文心 陶铸文化品格

  诚然,当前书法创作确实存在不少通病,如轻视笔法、炫技轻文、用墨单一、创变肤浅等问题,言恭达、刘恒、陈海良等皆承认此种弊端,认为书法传统理应重建。

  “书法是带有人文性质的艺术,而当代书法却形成了技法至上之风,这是展览带来的副作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恒表示,古人通过文人雅集而知名于世,当今书法是通过展览、评奖等方式获得知名度,这种方式更注重作品的技巧和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另外,教育机构的“速成”培养也促使了“技法至上”之风的形成。

  当前的书法创作,总体偏重于技巧和形式。尽管笔墨驾驭得精到入微,许多古人手指中沉甸甸的毛笔,在当代变得有一点轻飘了。尽管取得了成绩,但古老书法蕴含的文化精神及文化内涵正在流失。书法技法、文化精神,早已相互渗透,进入浑然一同的生命体。陈洪武说:“当代书法如何全面地继承传统,如何理清技法、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这关系我们这代书法人正在续写的当代书法史能否依旧厚重,能否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对当前书法的创作做一次整体的体检,找出短板和不足,才能推动当代书法向更高层次发展。”

  当代书法要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那么,如何把传统技法与文化内涵有效结合?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

  “近十多年来经常有人写文章提倡要返回传统,向传统学习,甚至有些人提出来要提倡学者的字。为什么?因为写字不仅仅是写出来,它里面要有知识,要有文化的底蕴。要当书法家,首先就得当个学者。”在吉林大学教授、书法家丛文俊看来,书法家有文化不是简单有一个学历,还必须得是一个文化人。他说:“要想了解书法这种传统艺术,首先得有传统意识、传统的内涵,而这又必须要有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文、史、哲、古典文学或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史等若干相应的知识。”他坦言,“古代的书法家都是文学家,在写作时能够将文学创作上的经验和自身的情感投入书法当中,而我们今天已经不同于古人,写字的时候不会将文学上的美和情感有效地投入作品之中。即便今天写字也是激动的,但这种激动究竟有多少能够有效地透过毛笔传达到作品当中实在是值得怀疑。”

  的确,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书法不是少数人的艺术,而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晓云表示,作为书法的继承者,在当今世界文化不断碰撞的时代,传承中华文化意味着传承文化的自觉和民族的自信。她坚信,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首先要从“我”做起。我们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的根,“四书”等文化经典,就像一根根枝干,而我们每个人则像是一片片的小叶子。文化自信,就是要将传统文化的营养从根输送到每片小叶子上。由此,这棵树才能根深叶茂、绿树成荫,庇护我们子孙后代,遮风挡雨,有一种安全感。

  不断探索 点亮理想之光

  针对当前书法领域存在的文化缺失、标准模糊、盲目跟风、抄袭雷同等现象,苏士澍强调,书法批评既要“寻美”,更要“求疵”;既要赞美而不失度,又要批评而不失态;既要立足“现状”深入分析,又要高屋建瓴寻求“理想”方向,最终构造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书法批评话语体系,推动书法事业健康良性发展。另外是要守底线、树旗帜,引导书家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主动在技艺技法和人格修为上双重修炼。

  书法是诗性艺术的象征,它将识读文辞与可感、可赏的点线形态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传导书写者独特的精神气象。所以,对于有志于攀登艺术高峰的书家来说,技法、文化、精神缺一不可。历史上无数杰出的书家所共构的书法艺术的内在,本质具有鲜明一贯、无与伦比的恒定性。“当代书法若要真正地出现历史级的书法大家,只有汇古通今,回到心灵的原野,让精神在广阔的宇宙空间里无限扩展,实现人书合一的至高境界。”陈洪武认为这是当代书法的理想。

  刘恒说:“我们理想中的书法家应该修养扎实、风格独特、艺文兼备。”书法家王强则认为,书法家更应该先思考“理想”的方向,他说:“理想应该是面向未来,未来不只是对‘当下’的完善,还应该是对多种‘可能性’的探索。”

  “书家生命气象的强弱、人生格局的大小、胸襟怀抱的宽窄,决定了他的作品的宽度、厚度和高度。书法创作想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必须要突破自我局限,提升做人格局,善于在大背景、大方位下思考问题,把握为人从艺的方向和坐标,不断超越自我,追求高远深邃的艺术人生境界。”苏士澍说。(作者 梁腾)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林下惊风——林再成书法批评
• 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 王冬冬:当代雕塑中的山水语义
• 艺术创作需要仪式感
• 美术馆典藏活化 是对历史的负责
• 品读敦煌重彩画家陈幼白绘画艺术
• 范石甫:篆刻的“受众面”应当关注
• 高素娜:追寻油画的当代意义
• 水彩艺术的“承”与“转”
• 文艺圈的空头理论家现象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