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搜尽奇峰打草稿 局部(国画) 清代 石涛
|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石涛在书画创作中所身体力行的一种创作观点,同时也是其代表作品之一。他的书画作品之所以能有大成,离不开他身体力行的这句至理名言。他对于艺术主张应该多搜集素材,多观察事物,手摹心记,在大自然当中不断提炼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总结艺术规律,进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以“搜尽奇峰”不辞辛劳的写生创作态度,在“打草稿”的过程中逐渐提炼自己的艺术语言,最终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至高境界。这也是石涛游历大江南北在奇峰怪石中“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悟道。由此,也让我对山水画的写生创作有了“游之、记之、悟之、写之”的创作感悟。
首先,“游之”是学习山水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地方的美丽风景,就马上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把看到的风景机械地描绘到画稿中,这不是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方法。我们首先要学会“游之”。作为学习山水画不可或缺的第一阶段,我们在山水之间行走游历,是贴近自然,了解自我的过程和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状态和抒发。其中承载着对自然的妙悟,也是对“本我”的一种再现,是让人沉醉于其中的过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就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诠释了“游之”的乐趣和真境界。
深入生活、深入自然为的是让我们能够更为细致认真地观察花草、山水、江河、林木的特征。我们在俯仰向背之间,可以或高或低、或远或近地从不同角度把握山林的地貌特点,以及当地自然的独特性。只有对其特征全面了解和把握,作画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记之”则是一种状态的体现,应该是记忆和记录的过程。每每经过一处山水景胜,许许多多的景物会映入你的眼帘,它们的新鲜感吸引着你,而创作灵感和激情更易于呼之欲出。这时你需要对它们做细致的记录,对其形象特征速写之,对其复杂而重要的特征进行重点和结构上的特写。“写之”的形式不求完备但求翔实,特别对于亭台楼阁、水榭园林等,需结构清晰、透视严谨,这才是你搜集整理草稿的草创阶段,而此时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
写生时对于有特征的景物更需特别描写,如此才能体现出地方特点。比如对树木的描写,因其地理环境与条件的差异,花草树木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征,在素描与速写时,不能忽视这一富于变化的特征。
中国山水画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性因素,然而,绘画的标准是多元的,尤其在东西方审美精神意趣的共同作用下,如何去写生创作,怎样是国画艺术的最好表达,对于每一位画家来说本身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只要是用心去表达自我,去抒发自我对笔墨、对文化的理解,则都可以看作是好的本体的最佳表达和追求。
“游之”“记之”是对物象特征的记录、记忆,“悟之”则是对事物的分析、思考和概括提炼,需要去芜存精,深思熟虑。“悟之”是由客体到主体,由外而内反映主观意念的精神升华,经过对景物的艺术处理和加工,使山水画的主体上升为理想的人文追求。
“写之”则是对于“游之、记之、悟之”过程的最终总结和归纳,只有前边三个方面准备充分,才能得“写之”之乐趣,“写之”是得心应手,自我抒发的最佳体现,以笔墨为载体表达自我,感受自然万物的精神所在。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中国画中“笔墨”非“写之”不能得。“写”看似技法,实则是对“意境”的把握。“六法”的标准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写意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最好体现。(作者 刘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