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徐累 气与骨—研山铭 绢本水墨设色 104×195cm 2013年 |
既然叫山水画,还没有叫风景画,这个标准已然就有了,它应该是具有中国精神、中国哲学观的一个绘画门类。我所理解的中国式山水画,到最后一定是走向干净、纯净。
我有一个很好的感受,20、30岁时开始临摹,而后读大学、工作。前几天回老家,看到小时候的画,好多都烂了,我就拾掇了一下。那天晚上拿回来一看,真的是有点感动,我觉得画面很“干净”,一个12岁的小男孩画的画,技法和用笔完全谈不上,但年轻时自然流露出来的“干净”,毫无杂念,打动了我自己。郭宝君老师说周思聪放下生命,放下一切创作出来的东西的那种“干净”,可能就像我手里很稚嫩那种画的感觉。
我再回头来看现在的创作,突然觉得有点“脏”,很想回到那个“干净”的时候,但又很难回去,所以我很能体会最终在中国传统绘画里笔墨走向纯净的状态,这也是我个人的追求。不管是来自于自己的体验,还是来自于传统绘画,像董其昌这类画家所透露出来的“纯净”,留给我们的是山水画在精神层面上某种标杆式的意义。
中国山水画走向何方?一定是走向中国画想表达的个人的内心,或者表现河山的雄伟、秀美。
作为山水画教师,我注意到中国山水画在当前教学中面临的一些情况。我的学生中已经有00后了,在教学过程中,很明显感受到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没有上个世纪后半叶对传统的批判,或者是一种传统和当下的二元对立的心态。他们对于传统的学习,比以前更单纯。
在今天的信息爆炸时代,我恰恰发现学生们的信息很贫乏:一、他们对传统理解很单纯;二、对于艺术的信息很贫乏,视野很窄,居然只落在传统上,我觉得现在已经走向了一个反面。在我们的本科、硕士毕业创作中,大多数作品只停留在对传统的某一个技法上的模拟式的创作,学生应有的那种创作激情,或者说对当下的关注,几乎没有了,我觉得这种对传统的关照又回来得太多了。
不管作为一个画家,还是作为一个教师,中国山水画走向何方这个命题,可能一时说不清楚,但是在个人创作和教学中,是最需要不断去实践的。(作者 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