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主题性创作,相当多的青年同行都存在着一些误解。一说主题性创作就认为是主题先行,概念为主或者是某种政治任务,甚至认为它与程式化、概念化、歌功颂德有关。我想有必要厘清创作中关于主题的意义和内容的价值。
从艺术家放下画笔和雕刻刀完成一件作品的那一刻起,这件作品的意念和内容就已定格并且凝结了其独特的价值,如果艺术家不希望孤芳自赏、自娱自乐,愿意向公众展示的话,那么作品就具有了社会性、公众性,不再仅仅属于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是作品内容的核心概括。如果说艺术作品具有陶冶人们情操的审美和美育价值的话,那么,文艺工作者可和教师一样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则就名至实归了,因为文艺工作者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影响他人,具体来说是通过作品传导艺术内涵、审美元素去发生作用。很少有无主题的文艺作品,哪怕是最为简单的对历史瞬间进行记录的摄影作品。
或许有人会认为此说法有点泛主题化,但我以为,并不是只有大型创作才有主题,实际上小的、简洁单纯的作品也都有它各自的主题内容。譬如说一抹颜色、几根线条、一组造型、一幅说不清概念的审美图式,只要它具有审美的基本元素,那就可以理解为主题内容的一种呈现。结合我多年的创作实践体会,我甚至认为所有作品都有跟主题有关的内容。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常常会在展览会上看到一些无标题的作品,比如“无题?作品××号”,无论观众怎么解读这件没有明确标题指向、内容指向的作品,都不能否认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也一定赋予了主观意念,也就是所谓的内容,概括言之,便是“主题”。
主题是可以在不同层面上、不同角度上通过不同方法来表述的。当代艺术中以观念、材质为主的艺术类型,观念和材质本身就是主题。就视觉艺术而言,形式也是主题内容的一部分,包括抽象的、结构的造型特色。艺术作品可以借助表现物象来传导艺术家的构思,释放某种情绪,表达某种意念、意图、意向,甚至简单到一个近乎空白的图式,只要具有审美的特质,艺术家的追求和主题也就蕴含其中。因为举凡作品皆有主题,都有内容、理念的诉求。
有些朋友片面地把“主题性”理解为某种观念的说教、迎合,甚至认为与当年文化极左时期的“高大全”“红光亮”“假大空”的创作属于同类,这种观点和想法确实误导了不少人。今天,艺术家创作环境大大改善,艺术家想表现什么、怎么表现都没有人横加干预,但一件吸引人的目光、产生愉悦感、催生思考、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作品中应尽可能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并且通过有意味的形式去承载思想情感内涵,这是好作品的必备要素,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对作品的要求。
在当下大量的主题性创作中,普遍存在想象力缺乏的问题。文艺的原创力、想象力和创新性既是作家、艺术家创造力的标志,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精神的高度和整体活力。从文艺发展史的角度看不难发现,在文艺原创力高扬的历史阶段,也是那些艺术精品不断泉涌的时代。文艺创作的原动力诚然是审美主体精神创造力的外化,但审美创造从来都不是来自虚无、凭空孤立产生的,而是审美主客体与外部交流契合的产物,也是创作者植根生活、体察社会、感悟思想进而加以艺术提炼、概括和想象的结果。“外师造化”是基础,“中得心源”是想象力的触发点,原创力的“原”虽然是以“心源”为基础,但不止于“心源”。“心源”最终需依靠“造化”之功,而“造化”即是我们展开想象力、创造力的立足点。离开了审美对象,离开了生活的滋养,离开了思想的力量,哪怕是抽象艺术的创作和想象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近年来,美术界的展览、作品数量不可谓不多,但我们目力所及,能留下深刻印象、充分展现中国当代画家创造力的作品确实不够不多。今天的中国艺术家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生活在新时代,能不能留下真正代表时代、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是需要我们下功夫的。(作者 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