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西沐: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要在转化上做文章论齐白石艺术世界中的悟性及其衰年变法的背后徐冰:面对问题 有问题就是艺术沈阳故宫展示吉语纹饰清宫文物喜迎农历新年广州K11艺术展“放纵的超体”岁末再掀热议企业收藏艺术品不止有经济效益2018届FAC国际少儿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展举办第二届"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盛典"北京开幕3枚价值连城印章 件件禁止出国展览香港巴塞尔3月开幕 242家画廊亮21家首次参展范曾:向潘建伟先生致敬范曾:向潘建伟先生致敬上海书协篆隶委员会2018迎春送“福”进机关活动2019亟待细分的艺术品市场绘就中西——湖北美术馆馆藏中外艺术作品展“风格派及未来”—中欧当代抽象艺术家联展70周年纪念钞跌破55元 能强势崛起吗改革开放40周年价格遭遇滑铁卢 接近跌破面值300件文物讲述丝绸之路的交通与交流明清女性笔下的山水景致天津女子画院走进雄安新区采风 感受新区变化增进文化交流好峰尽在此境中——油画家李金玺创作霍春阳海边漫步写实油画踏雪寻梅·余澍梅山水画作品展1月27日在天津市图书大厦艺术馆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走进天津市第六中药厂追忆“范氏狂草” 天津市书法界座谈缅怀范润华先生天津美协红色轻骑兵艺术小分队深入静海区唐官屯镇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天津画院赴西青区中北镇中北斜村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讴歌新时代”天津市东丽、北辰、津南三区书画联展在东丽区美术馆开幕杜明岑恢弘巨制“画说沽上历史 白描天津故事”三部曲精品展开幕春色满园-朱志刚、王刚、滑寒冰水彩作品展在天津鼓楼开幕天津高新区注重基层文化建设 邀请专业画家为农民工讲课为社区居民辅导“画说天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选题分析会在天津画院青创中心举行穿越古今的对话 “盛世千年——敦煌艺术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幕天津鼓楼文化旺地又添新家庭 “兴华斋”画廊暨宝山石堂、榕华书画苑揭牌“悠悠其心-迎新年2019年肖爱华插画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西沐: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要在转化上做文章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9-01-25 10:18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概括起来看,从认知到实践,到今天可以说进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需要认真探索总结。之所以强调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关键的是我们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大问题:一是要客观系统地认识中国非遗发展的内在规律,认真解决好非遗发展过程中的抢救、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看点上,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非遗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地位;三是必须解放思想,从系统性资源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推进中国非遗发展的未来格局。事实上,我们在今天来特别关注这些问题,是因为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与新时期非遗传承发展自身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严重不相符,已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需求。那么,面对这种格局,在当下,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如何进一步厘清自己的发展格局、思路与路径呢?下面,我们据此做一些分析研讨。

  一、新时期中国非遗发展的基本格局

  非遗的发展在今天来说,最为根本的是三个维度:一个是保护,第二个是利用,第三个是发展。如何认识与解决好三者的关系,可以说是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难点。但要解决好三者的关系,最为关键的还是靠发展,即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那如何发展?对待这个问题,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与探索。

  一是在当下,抢救保护还是重点,也是非遗发展的重要底线,更是当务之急,要抓紧抓好;过去,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我们创造了不少方法与名词,如原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保护等等,不一而足。但事实上,非遗的传承保护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样,抢救保护也不是一个模式、一种方式,更不能搞一刀切。我们需要的是根据非遗不同的生存状态,采取多样态、多层次、多种方法的抢救保护。对于这一点,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二是习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是独特的战略资源的科学论断为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

  三是要融入当下、面向未来,重点在三个转化上做文章:非遗及其文化要系统性资源化、非遗资源要创造性转化、非遗的发展要创新性转化。这是非遗传承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利用的重点就是非遗及其文化要系统性资源化、非遗资源要创造性转化,它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点与关键;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创新,事实上,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并不矛盾,是相互统一的,需要并重发展,非遗及其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为继承非遗及其文化传统赢得生存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相反,继承非遗及其文化传统是非遗及其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和根基,所以,我们讲非遗的创新发展问题,它关系到非遗传承发展的未来。

  还必须看到,非遗及其文化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与促进文化创新创造等,总之一句话,是为了提升民族文化的创造力与活力,不能进入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要在抓好抢救保护的前提下,重视非遗及其文化的资源化、系统化工作,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为非遗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展现当代文化价值做出积极努力,为推动非遗及其文化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发展未来。

  为此,我们把非遗传承发展的架构进一步提炼,具体的认知与发展路径及体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二、非遗及其文化要系统性资源化
 
    二、非遗及其文化要系统性资源化

  非遗及其文化的传承发展,我们强调首先要资源化;其次要系统化。这是中国非遗及其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之所以这么强调非遗发展过程中非遗资源化的重要性,是因为在非遗发展的具体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是强调非遗的传承人,非遗的作品,而忽视了在传承人与作品背后丰富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系统化所带来的效应。

  我们非常理解,在非遗及其文化的传承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是传统技艺,或是独特的生活方式,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在这些因素中,非遗的传承与发扬的核心因素,毫无疑问就是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应当受到特殊保护,传承人在资源化过程中的作用是核心性的。与非遗传承人相对应,非遗产品是另一个重要的资源化的载体。虽然如此,非遗传承人及非遗产品并不是非遗及其文化资源的全部,我们在进行非遗资源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与维度,并努力使非遗及其文化资源化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非遗及其文化资源规模最大化、效能最大化。所以,在非遗及其文化资源化过程中,除了挖掘非遗传承人、非遗产品的内涵、传承与流变之外,还要系统地发掘非遗及其文化的价值观、精神与价值体系,文化背景与文化传承,审美理念与审美体系,发展历史与历史背景,市场格局、流变与市场体系,以及工艺、材料等的变迁等等。可以用下图简要表示为:

三、非遗资源要创造性转化
 
    三、非遗资源要创造性转化

  非遗传承发展要创造性转化,最为关键的是非遗文化及其资源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在非遗及其资源创造性转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三个重要的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创意维度。过去在非遗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是通过非遗传承名人为中心来展开的。随着社会需求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名品也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路径。在现代市场经济与非遗市场及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与要素的整合力量,进入了非遗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以来,新消费不断进入到文化艺术消费的视野,非遗传承发展的创意视角也不断由名人、名品、名牌这一“三名”发展的趋势,不断向“名IP”的驱动方向发展,可以说这是非遗及其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动向。

  第二个维度是发展的维度。在以往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项目驱动,认为发展不同的项目就是非遗传承最好、最为有效的形式。随着非遗传承的深入发展,人们认识到,仅靠项目来驱动的方法去传承发展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聚焦产品,甚至进一步围绕产品来建构产业链条,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产品驱动与产业驱动这一新的发展维度。在近几年,随着非遗产业发展的创意维度的延伸,以及新消费等快速崛起,IP及其产业的发展使人们再一次感受到IP的力量,在非遗传承发展的过程中,IP驱动已经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维度的重要前沿。

  第三个维度是目标的维度。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目标,概括地说,主要有两个:融入现代生活,弘扬非遗的当代价值。要达成以上目标,主要有三个基本的路径:一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的时尚文化相融合;二是非遗及其文化资源与当代设计相融合;三是非遗的传承发展与当下新消费业态相融合。这几个方面的融合,可以说是非遗及其文化资源或者是要素转化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可以实现的结果。我们这样做,不是逻辑的要求,而是现实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非遗项目必然会走向衰落、走向衰亡,这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在这样一个大的趋势面前,如果要让这些非遗重新焕发生机,那就一定要寻找更多的生态化的渠道来维护与发展,这就是创造性转化从一个最为基本的层面所揭示的根本意义与目的。

  对于非遗传承发展的创造性转化的基本架构,可以用下图来简要表示为:

四、非遗的发展要创新性转化
 
    四、非遗的发展要创新性转化

  非遗传承发展要创新性发展,但关键还是要创新性转化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最为根本的是跨界融合机制,即就是要跨界融合发展。当然跨界融合机制的形成,还是更多地基于非遗及其文化资源易于进行跨界融合的这一资源特性。

  非遗的创新性发展,还是基于我们对非遗发展的基本认知,即非遗及其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凝聚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出了文化多元性的特质,而且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遗及其文化的传承发展也面临着传承人匮乏、生存环境堪忧等多重困境。为此,我们必须看到,一些非遗及其文化的项目,其实一开始都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可以说它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市场经济属性,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失去市场,由于没有市场而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继而衰落。所以,我们要发展非遗及其文化,首先要重塑非遗及其文化发展的生存新空间,关键还是要创新性发展,即要从激活市场的新需求入手,坚持创新中追求变化,使其发展的形式更加符合当代审美文化的需要、当代生活的需要,在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过程中活起来。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让我们看到了非遗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但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始终是一个学术与实践都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非遗的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只有这种融合,才会不断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它的战略作用。为此,我们认为,非遗及其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重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性融合:第一个方面是精神价值层面的融合创新,即就是利用市场机制,在消费与交易过程中,发现与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第二个方面是非遗及其文化资源要素层面的创新,最为核心的路径是要与当代设计理念、方法相融合;第三个方面是非遗及其文化产品层面的创新,最为根本的是非遗及其文化要融入当下生活、融入时尚、融入当代文化艺术新的消费;第四个方面是非遗及其文化业态层面的创新,特别强调要与不同的产业跨界融合,形成新的业态,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第五个方面是非遗及其文化环境层面的创新,要强调非遗及其文化体验环境及传播环境的建设,强调通过社会美育等方面来优化环境、美化环境。所以我们讲,非遗的传承,关键是要创新性发展,因为这种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赋予了非遗及其文化的新使命,让它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达观点,对于非遗及其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转化,可以用下图的基本架构来简要表示为: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对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一方面是要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新时代中国非遗及其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要重新审视中国非遗及其文化在新时期发展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认真审视中国非遗及其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观念与路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呼吁人们,在新的时期,我们一定要站在更高的站位,从更为长远的战略视角,用更加贴近实际的发展路径,来更快、更好地传承发展我国的非遗及其文化。

  (本文系西沐在2019年1月21日“年画重回春节”暨2019中国非遗发展大会上的主旨发言的整理稿)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论齐白石艺术世界中的悟性及其衰年变法的背后
• 徐冰:面对问题 有问题就是艺术
• 范曾:向潘建伟先生致敬
• 范曾:向潘建伟先生致敬
• 关于美术专业报考热的思考
• 当艺术遇上科学:是劲敌还是盟友
• 丰子恺 何止是一位漫画大家
• 文化修养匮乏会严重影响艺术家创作
• 大村西崖的美术史研究态度
• 如果没有苏轼,中国绘画会如何发展?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高新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主题活动 天津高新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主题活动
  • 陈浙闽同志在天津画院参观调研 陈浙闽同志在天津画院参观调研
  • 孟庆占的绘画与乡愿 孟庆占的绘画与乡愿
  • 天津书画名家走进海洋高新区 天津书画名家走进海洋高新区
  • 与佛有因-天津书画名家走进鹤艺轩 与佛有因-天津书画名家走进鹤艺轩
  • 天津工笔女画家到航天城社区公益辅导 天津工笔女画家到航天城社区公益辅导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