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千年土地翻了身(油画) 董希文
客家之春(版画) 罗映球
春风吹度玉龙河(油画) 张学芳
春岭瑞雪(版画) 李平凡
春风已经苏醒(油画) 何多苓
响春(水彩画) 吕智凯
林场春回(中国画) 周令钊
春溪(油画) 刘清世
一年之计在于春(版画) 张漾兮
【新中国美术70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四季之首,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时节,它不仅丈量了时间,拉开了生命轮回的序幕,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希望。
2019年是新中国70华诞,70个冬去春来,见证着祖国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家们感时代气息,用画笔描绘祖国春天的自然风貌,借“春”的美好寓意祝福祖国、抒发感怀。老一辈艺术家研习传统、承上启下,艺术新军勇于探索、锐意求新。70年来,以“春”为题材的精品力作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在丰富国家艺术宝库的同时,为各个时间节点的春日风景增添了一抹耀眼亮色和人文情怀。
时代经典里的动人春色
董希文于1963年创作的作品《千年土地翻了身》以朴素的画风和真挚的感情表现了画中人物耕耘时的喜悦心情。画家以土地作为揭示主题的契机,让乌金一样的泥土随着笔触的翻滚唱出画中人和画家心中的歌。人物后仰的动势、牦牛昂首奋蹄的姿态和黑土地笔触的走向,使画面充满了行进感,高耸的雪山和碧蓝的天空,使人感受到了西藏春天的心旷神怡。
秀美壮丽的山川、河流,纷繁复杂的场景、道具和大量形态各异的市井人物构成了《首都之春》长达40余米的画卷。这幅由北京画院的6位画家自1958年11月到1959年6月创作完成的作品,运用传统中国画的形式,由东向西从北京的通县徐徐展开,一路横贯整个北京城,以写实手法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生活图景和巨大变化,成为我们今天研究那个时代的珍贵图像。为了尽可能充分描绘北京的春景,画家们在构图和布局上苦心经营,运用散点透视营造出开阔的画面意境。尤值一提的是,6位画家在创作时刻意统一了笔法,不为张扬个性,只求整体和谐,全画浑然一体,如一人所作。傅抱石在观看此画后对作品尺幅之大、囊括内容之广赞叹不已。
青翠的树影、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挑着扁担的劳动者揭示了画面的主题,古元的《春播》巧妙地在若隐若现的翠绿树影中加入了些许冷色,配合水彩画雾气朦胧的晕染质感,将春天乍暖还寒的湿润体感准确地传递给观者。魏紫熙的《春耕》描绘了劳动者们肩扛锄头,漫步乡间小路的欢快图景。作品设色丰富、构图深远,画家以近景中人物衣饰的亮色与远景的春花相互呼应,实现画面的平衡,喜悦的劳动气氛荡漾在田间地头。《歌唱祖国的春天》是程十发在新工笔画创作领域的代表作。这幅构图饱满、设色明丽的作品,展现的是工农兵大家庭欢聚一堂的愉快场景,画技精湛,时代气息强烈。
此外,还有许多美术名家都曾用画笔抒写春的美好。周令钊的《林场春回》、董希文的《春到西藏》、蒋兆和的《春播》、力群的《春夜》、张漾兮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李少言的《春暖》、李平凡的《春岭瑞雪》、赵望云的《高原春晓》、晁楣的《春醒》、罗映球的《客家之春》、靳尚谊的《江河大地的春天》等作品或是聚焦历史人物与事件,或是赞美祖国春景秀丽多姿,或是热情讴歌平凡的劳动者,生动展现了老一辈画家们多样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思考。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画中春景也随之生出新的绿意。画面上,与水牛、小狗为伴的少女以手扶腮,望向远方,在春风的沐浴下若有所思。极其平凡的春日农村场景,在何多苓的笔下充满诗意。这幅创作于1981年的《春风已经苏醒》是何多苓的毕业创作,作品将春暖花开的意象渗透到饱经风霜的历史深处,以巧妙的构图将观者的视线引出画外,带向了对春天和未来的无尽遐想与渴盼之中,而这幅开始不被老师认可的作品在由《美术》杂志刊发后引发强烈反响,开辟了中国油画的新领域。吴冠中的《巴山春雪》创作于1983年,作品将春雪覆盖山川的自然实象,用大面积的墨块、富有韵律感的墨线和跳跃的墨点串联成抽象的视觉意象,强烈的平面构成意识和文人抒情意涵为中国画山水题材拓宽了创作边界。丁一林的《科学的春天》表现的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历史,画面选取了参加这次大会的科技工作者们激情昂扬地步出会场的场景。3月的春日暖阳映照在每一个人的面庞上,与他们幸福的笑容一起绽放。画面构图别致、气势宏大,表现出了改革开放为科技工作者们带来的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既是科学的春天,也是祖国的春天。
关山月的《俏不争春》中梅树枝干苍劲,红花繁密,展现出顽强向上、奋斗拼搏的斗争精神。袁运甫的《玉兰花开》以别具巧思的构图和大胆的用色刻画玉兰花与飞鸟,突显其装饰感。田世光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借禽鸟与鲜花争艳,抒写春天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活力。苏天赐的《春》以油画的堆叠笔触营造出水墨般的写意春景。崔开玺的《北京的春天》则以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为背景,配以繁茂的月季花、三五成群的游人,营造出北京春意盎然的繁荣气息……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绘画技巧仿若播撒在春日农田里的种子,生出的每一朵艺术之花都是画家各自视角下的春日图景,将春天时而婉约、时而热烈,时而细腻、时而旷达的丰富特质表现得丰满而多样。
新笔新春新气象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美术工作者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其作品更加关注时代发展及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近年来,在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览中涌现出许多描绘春天的新人新作,预计在今年开展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和“第六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刚刚完成了复评工作,入选作品中不乏对“春”的描绘,如宋卫东的《春岸》、乔迁的《春山》、施海的《春之季》、单爱兰的《上善若水——初春》等,而近期举办的如“春天的约会——己亥迎春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笔底春风’己亥迎新春名家作品展”“‘春江明月共潮生’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春之颂·2019油画名家艺术沙龙”“当春乃发生,798迎新春水墨艺术展”等以“迎春”为主题的展览上更是佳作频出。在画家们的笔下,春意化作一片耀眼的黄绿,一抹鲜艳的桃红,又或是以点线面“编织”成悦耳的五彩交响,奏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建设者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文化理想。
“我想力所能及地画下春天的样子,在画纸上留下一份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唐德福的《老屋梨花绽笑颜》涉及人物200余个,表现了农村老人生日坝坝宴上的热闹场景,以宏大的构图反映人民生活和自然风光。盛开的梨花、翠绿的梯田、嬉戏的孩童,作品中诸多春天的痕迹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人物脸上洋溢的笑容更是与作品名称相互呼应。
“塔吉克人的淳朴、善良令人难忘,在画下他们时,我力求让人物的笑容干净、明亮,那绝非主观美化,确是我亲见亲历。”《春归帕米尔》的作者叶华说。此作描画了少数民族年轻男女载歌载舞的喜悦场景。画面中绿色的湿地和山峦延绵起伏,营造出春意朦胧的温暖基调。画家特意用蔚蓝的天空和耸立的山峰稳定画面,与前景人物的欢快舞蹈形成动静对比,充满生活气息。
范士轩的《正月风·闹春》里,舞狮队正在为即将开始的迎春表演做准备。飞向空中的彩球下聚拢了一群跃跃欲试的彩狮,画面背景虽然没有过多交代环境,但喜庆的锣鼓声已然传出了画外。在国家日益重视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专注于民俗文化相关题材的创作。可以说,画中民俗生发的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美好记忆,也是保护与发扬这些文化财富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举世瞩目。随着祖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新月异。王杰的《春动乌蒙》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高架铁路的建设场景。交通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此作取“春”的美好意象,赞颂修桥筑路的伟大意义,自然风景与工业建造融于一画,春之朝气扑面而来。王克举的《春渔归航》中,近处渔船鳞次栉比,远方货轮向阳而行,桅杆上的红色小旗彰显着喜悦的气氛,仿佛预示着满载而归的丰收。时卫平的《春晚之年夜饭》将视线对准了为人们带来艺术享受的文艺工作者,体现了浓郁的迎春氛围。手捧盒饭、坐在后台楼梯间的春晚演出人员有的急忙进餐,有的围坐一起讨论节目,略显紧张的氛围中带着浓浓暖意。此作以点带面地讴歌了在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生动展现了这些追梦人的动人光彩。
此外,包锦华的《花枝春满》、彭岩的《春归》、杜军的《绿野春晓》等作品借景抒情,生动描绘祖国春日美景;崔俊的《春天的梦》、张学芳的《春风吹度玉龙河》、陈均的《初春》等作品展现了人们迎接春天的喜悦心情;任震宇的《春到傣家》、刘军利的《陕北早春》、徐香莉的《三月芬芳》等作品勾勒了春天里劳动者的飒爽英姿……
纵览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春”为主题的佳作,我们既能看到画家们创作理念和技法的创新与拓展,也能从中感受到国家迅猛发展的坚实脚步和人民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春的美景沁人心脾,春的意涵经典永恒,艺术家们将继续从中寻求新的创作灵感,更多艺术的种子即将生根发芽,绽放光彩。(记者 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