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苏东坡曾给他侄儿信中说到:“大凡为文,当使气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真正的平淡是骨子里透出的。骨子里有大绚烂,大内容,形式却淡出,呈平凡。
《易经》代表着中华民族一种很健全的美学思想。如果说,要从《贲卦》中包含的华丽繁富的美和平淡素净的美进行选择的话,我当然选择“白贲”的美,即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荀爽曰“极饰反素也”,有色达到无色,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玉不饰。”书亦如此,不必违背自然之趣去过分雕饰。
大爱无言。为求心中的目标,经历过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人尝到的味觉是“淡”——归真!这是一种艺术与人生的同步升华,是一种涅槃。一种再生!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苏东坡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正懂得了“淡”的精彩与珍贵。读懂了艺术,也读懂了自己——美,是一个自我回归的循环。从深化传统到回归自我,赢得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审美风格与艺术精神随之会熠熠闪光。如果这个自我只是仅仅为了传统、为了别人而活着,那么,其审美体验与艺术感觉都不会是美的。
——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
田园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一种超然物外、不同流俗而求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平淡之歌。苏轼誉其“似澹而实美”,这也是他本人对文艺创作中自然美、平淡美的追求,并成为那个时代重要的美学观念。李泽厚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说:“‘平淡美’这种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成为宋代及其以后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并且构成了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言恭达先生认为“真正的平淡是骨子里透出的。骨子里有大绚烂,大内容,形式却淡出,呈平凡。”确为的论。因为平淡是不事雕饰、不刻意矫揉造作,自然而然的形式表现,但这种平淡并非平常无奇、淡而无味,流于庸俗,而是蕴华于朴、藏文于质的“骨子里有大绚烂,大内容”。这种平淡美是“绚烂之极”,是由深处的思想情感自然散发出来的,可谓“由里及表”。所以往往说平淡而有思致,平淡蕴含深意,给人质朴而悠远的审美感受。苏轼说:“寄至味于澹泊”, 朱熹说:“平淡中有滋味”“甚平淡,然意味深长”,皆说明“平淡素净”的美里有着“五色绚烂”,是深沉和含蓄的。
言恭达先生说:“有色达到无色,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玉不饰。’书亦如此,不必违背自然之趣去过分雕饰。”绚烂是有色的,平淡是无色的,这种“无色”并非真的没有颜色,而是用一种自然的简静、虚淡之色施以表象来表现深厚的内涵。具体到书画创作上,除了“以白计黑”的“白”之外,还注重“墨分五色”之淡墨的运用。王原祁《论画十则》云:“笔瘦墨淡者,谓之高逸。” 李成中《山水诀》云:“落笔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不可太轻,轻则燥而不润。烘染过度则不接,辟绰繁细则失神。” 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风为一体。”由此可知淡墨虽淡,却蕴含着天真质朴、丰厚精深的自然之趣。
言恭达先生说:“‘淡’——归真!这是一种艺术与人生的同步升华,是一种涅槃。”可见平淡并不“平”,得来并不易,梅饶臣《赠杜挺之》云:“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那何以能达到平淡之境界?平淡美来自平和心,书者首先要具备淡泊于心、宠辱皆忘的心境,再者要要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和情操涵养。用言恭达先生的话说,就是要“从深化传统到回归自我,赢得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审美风格与艺术精神随之会熠熠闪光。”(言恭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