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新中国诞生(中国画) 唐勇力
开国大典(油画) 董希文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画) 马泉
【新中国美术70年】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作为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曾经受到毛泽东主席称赞的这幅佳作,作为当代油画的经典作品,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画面中,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戴着作为代表的红签,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广场上红旗如林,与整齐的队伍、严肃的标兵交相辉映,使画面显得庄严、隆重、热烈。城楼上的红色柱子及大红宫灯,崭新的地毯,盛开的菊花,朵朵白云和天空中翱翔的白鸽,无不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昌盛与和平。远处升起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封建制度的结束,也代表着我们古老民族的新生。画面在构图上采取由内而外的视点,以半环形人物带衬托主要人物的构图方式,用平视视角表达主题,从左半部分人物到右半部分景物的形象安排,均传达出稳定开阔的视觉特征。毛泽东主席位于画面中心偏左的位置,由此根据人物的视线可以把观众导向画面右边的外部空间,观者可以感受到作品在空间处理上的贯通。特别是占据画面几乎一半大小的天空,象征了新中国成立时期广大人民的希望。从作品近景向远景的推移严格遵循空间的透视法则,作者以极其扎实的写实功力传达出历史题材绘画的巨大魅力。画面在色彩表现上既利用了西方绘画的优长,又吸收了中国民间年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色彩明快,大面积的暖色与冷色的并置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由于艺术手法的高超和题材的焦点性质,这幅画成为当时同类题材作品里影响最大的一幅,同时也奠定了其在中国民族美术中的地位。
擅长人物描绘的画家马泉于1983年创作的中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也是以开国大典的场景作为主题的佳作。作者有意避开了正面描绘,选取了从外部侧面进行观察的角度,使得画面的构图与此前的作品区别开来。作品在整体布局上打破了对称性结构,以拉近的外部视点进行描绘,视觉中心通过主次关系的设置引向正在讲话的毛泽东主席,旁边人物排布井然有序,刻画细致入微。画家在画面前景安排了渐次上升的彩色气球及飘带,制造出一静一动的两种态势,且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中,烘托了空间的特殊气氛。作品用色明快而纯净,带有显著特征的建筑物表明了具体空间的所在,大面积红色的铺设则有利于稳定视觉感受,显示出画家独到的艺术视角。
画家唐勇力历时三年、于2009年创作而成的巨幅中国画《新中国诞生》再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3位委员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位于画面正中的毛泽东主席正在对着麦克风发表讲话,半空中一群群飞翔的白鸽和天安门城楼悬挂的巨大红色宫灯相映成趣。画作高约2米、宽约8米,画面气势宏大,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作者以水墨设色的方式进行创作,采取了典型的平行构图方式,其形式极为接近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营造出如电影般平行推移的视觉效果。在空间安排上,画家用较远的视点正面描绘场景,把众多重要的历史人物置于轴心对称的空间内,一字排开。作为垂直背景的廊柱与横向人物在空间设置上高度契合,在对比中达到和谐统一,传递出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庄严和神圣。为了对比不同人物的特征和色调关系,唐勇力对每位委员的形象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画过好几版素描小稿,每个人物都有数张不同形象、不同表情的草图,然后对它们进行比对,最后选出符合终稿整体效果的一张来使用。2012年,唐勇力应中国国家博物馆之邀为中央大厅的展陈进行专题创作,历经千余日苦心经营,第二幅《新中国诞生》于2015年11月26日正式亮相国博中央大厅。作品展出后,唐勇力每天都会在闭馆后再爬上架子,对作品进行精修细补,力求达到自己想要的至臻完美。高4.8米、宽17米的这幅新作,成为当时国博收藏的最大一幅中国画作品,也是新时代体现中国气派、民族精神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美术家以饱满的爱国情感,创作了一幅又一幅反映开国盛典的画作,形象地揭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新纪元,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这些经典佳作不仅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不断出现在各类教科书和画册中,成为再现伟大历史的重要图像。虽然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在表现新中国诞生这一重大主题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精彩,公众可对比欣赏,从中回顾历史,领略不同的艺术之美。
(作者:李英武,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丹,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