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当代书坛泰斗、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对亦法有过精辟的论述:“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切时如需。” 这十六个字很好地概括了先生毕生对书法文化的思考。“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其实书法也是“车”,所要运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正道”。
文化是书法的第一属性,这样的属性也昭示着书法可以有效地承载文化。书法基于汉字,是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书法始终保持着汉字的实用性功能,并以审美形式推动着汉字向更便捷、更简易、更美观的方向发展。如甲骨文有很多异体字,有的单字多达十几种写法,到金文时期则得以归类合并,后来又通过隶变实现了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由篆书演变而来的隶书,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后来笔画中又出现了波磔。而书写方式与书写工具、载体的变化也更加推动了汉字形体的演变。如甲骨文是直接锲刻在甲板兽骨上的,而金文则是经翻铸工艺由字模浇铸成字,从工艺技术上可反复铸字成型。至战国秦汉时期,竹简的普遍使用使汉字书写较之甲骨文金文更趋便利。实际上,隶书作为篆书的简便写法,在秦朝以前就已经在民间流行了。近年来出土的战国竹简上面书写的文字就与篆书有别而接近隶书。到了汉代,隶书最终成熟和定型。至汉末魏晋之交,楷书又取代了隶书,成为汉字最终的定型形态。
简而言之,中国的文化依赖于文字传承,文字又依靠书写传承至今。在汉代之前,《六经》及诸子无疑皆由古文字书写,但古文《六经》及诸子等大批先秦典籍文献皆毁于秦火。西汉景帝时废除《挟书令》,一批躲过秦火用古文字书写的经书如《论语》《孝经》《古文尚书》等被陆续发现,并引发今古文经之争。西汉时期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立《五经》于学宫,并置博士弟子员,所取的皆为今文经,亦即以古文字到隶书的书法体势所支撑的“文化”物化形态。
毋庸置疑,从甲骨文起,文字便成为文化的载体,《六经》的承传便系于书写的古文字,尤其是隶书。东汉熹平时期,马融、郑玄遍注群经,结合今古文经,朝廷立《熹平石经》为官文经学权威文本,书石之体即为隶书,一时轰动朝野。
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可以从中国书法风格的变化中窥一斑而见全豹,同时书法风格的演变也成为了我国不同时代文化精神在艺术领域的重要表现,如“秦汉尚势”“魏晋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质”。一部中国文化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没有文字的承载记录,中国文化史便无法记录留传下来。“河马负图,洛龟呈书,此天地开文字也。羲画八卦,文列六爻,此圣王启文字也……然书之作也,帝王之经纶,圣贤之学术,至于玄文、内典、百氏、九流,诗歌之劝惩,碑铭之训诚,不由斯字,何以纪辞?故书之为功,同流天地,翼卫教经者也。”(项穆《书法雅言》),由此可见书法(文字)贡献之巨大。
中国文化史三千余年皆由文字记载,传承有绪,至今没有断裂。书法作为文字的艺术形态在承载传统文化过程中,在字体上和审美风格上也发生着重大嬗变,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以及草书、行书,中国的书法艺术始终伴随着汉字形体的演变而不断向前发展。其中隶书和楷书,代表着汉字定型的两个阶段,隶书为其开端,楷书的成熟则是这个过程的结束。成熟的楷书把汉字的字形推到了一个高度稳定的发展阶段,此后,汉字的字形几乎一成不变地沿用至今。而高度稳定的汉字并没有束缚住书法的发展,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依然有自己广阔的书法天地。而对于书法的实用性书写而言,楷书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如写经体便对佛教典籍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当时佛教经坊、寺院中皆有专门抄经的经生来抄写佛教经书。佛教认为,抄经写经具有无上功德。经生书法在书史上也自成一派格局。此外,摩崖刻经,如《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岗山》,尖山、铁山摩崖及河北响堂山摩崖刻经、唐邕刻经,也均是经派书法一系。而楷书的产生进一步推动了汉字的普及,朝廷择官重“身”“言”“书”“判”,其中的“书”具体指的是“楷法遒美”,是硬件要求。而且在唐楷基础上,产生了符合唐代雕版印刷术的楷书印刷体,至宋代,在唐楷基础上又产生了宋体字与活字印刷术,书法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化经典的承载传播的贡献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中国的书法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它完美地承载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成就。放眼世界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承传有绪、没有断裂衰亡的文化体系。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的古代文化早已消亡,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汉字的支撑。如果没有汉字,中国传统文化便不会一以贯之地得到有效承传。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写汉字的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同体共生的文化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和其丰富的内涵无不在书法中得到全面反映。
书法是中国文化内部的产物,是文化的外化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书法一定是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精神,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力量。对于当代书家而言,由技入道,道技并重,从而走向深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是复兴传统文化的新时代精神对当代书家的根本要求,自然也构成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