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2020与君同行——王爱君&商毅水墨作品展在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开展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创新建设陈叶新枝——孙伯翔、孙永志师生书法艺术展10月29日在淮安美术馆开幕追寻津沽记忆 守望文化家园——王明九先生学术讨论会将在津举行天津美术学院2020-2021学年度中国画综合研修班开始招生啦“容止若思——郑金岩个展”在见山艺术考拉空间开幕天津美院与华侨城北方集团战略合作签约 派克艺术中心首展当代艺术《十日谈》“胡杨颂——曲学真胡杨作品展”在水上公园境界颂艺艺术馆开幕“庆国庆、迎中秋——王印强书画展”在东丽湖六艺国学院开幕天津市群艺馆举办“佳节共庆 丹青寄怀”团扇作品创作展为双节献礼多元探究工笔意蕴——南开画院首届工笔人物画网展同窗深情庆金秋 2020年天津工艺美校校友联谊会举行心远迹清——陈福春中国画作品云上展览不守旧 善扬弃——泼彩奇观读霍然霍春阳教授做客北洋大讲堂 主讲中国画传统价值观山东:千年陶琉古镇借文旅融合重拾生机多种传统的 继承、选择与融合繁荣中国美术 满足人民审美新期待艺术非生活蒙养不可孙春兰在故宫博物院调研时强调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 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记忆深处——蒋正杨水彩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汉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在西安汉阳陵开幕孔子故里楷雕匠人薪火相传千年技艺85件齐白石作品亮相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受热捧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国美院长高世名:学艺术不要天天想将来作品卖多少钱内蒙古发现青铜时代晚期亚腰形墓“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已修复10座有壁画洞窟用绘画讴歌光辉时刻——画里的“国庆”绚烂文化装点大美新疆全球第一幅巨幅大熊猫唐卡在成都亮相 600余只大熊猫栩栩如生晚境与功力中国雕塑:多种传统的 继承、选择与融合苏轼的印记: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油画收藏品的保养方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中国画创作中的三个问题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20-07-14 11:59

 

    贾峰(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当前中国画艺术创作在取得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窺问题,这些问题喧扰着观者,也困扰着画者。有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延续下来,至今仍未有良方相救的;有的则是近年来不断生发而愈演愈烈的新症状。笔者梳理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画表现形式演化成“高大全”的拼贴。随着美术馆的展墙越建越高,为了达到最佳展示效果,各大展览都规定了画作的最小尺寸,从整体展览效果而言这也无可厚非,相对统一的尺寸总比大大小小挂起来好看得多,但却将中国画创作引向了“高大全”的拼贴画。

  所谓“高”,就是画幅高度以展墙高度为依凭,最好以主办方要求的理想高度为最佳。所谓“大”,就是画面视觉冲击要大,在评选时必然占优势,如是小画,你得画一组,在装裱时拼接成规定尺寸的大画。所谓“全”,就是大画不易,逼你使出“十八般武艺”拼拼贴贴,不仅写意、工笔并用,最好再借鉴一下其他绘画的材料,弄一点油画的笔触,加一些浮雕的凹凸。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画的大画是不好画的,画里没了气韵它就不是那个味道了,大尺幅作品对画家笔墨驾驭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展览的尺寸要求又摆在那里,不符合尺寸要求连初选都进不了,只好勉强为之。于是就打着创新的幌子东拼西凑,结果画面倒也协调,甚至吸人眼球,但那早已不是中国画了。

  二是中国画艺术形象渐成为摄影术的翻版。这是当前中国画创作颇受诟病的一个问题,尤其在青年画家群体中普遍存在。手机拍照的普及和网络图片资源的日渐丰富,为画家获得创作素材提供了空前的便利,传统的现场写生和速写取材方式则成了少数画家坚守的艺术形象获取途径。客观来讲,摄影照片获取途径的便利化大大开阔了画家艺术创作的眼界,过去很少见到或没有见到过的事物,如今“百度一下”,随手可得。我们先抛开知识产权问题不谈,但就画家艺术创作方式而言,现如今直接使用照片提取艺术形象早已是“砸吧无味”的话题,如果在合理的界限中使用自然可以,可界限的模糊,致使中国画与摄影的视觉边界在不断接近,几近翻版。

  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在于照片的广泛使用弱化了画家艺术形象的提取能力,另一方面照片的获取便利化滋生了画家体验生活的惰性。通过投影仪直接将照片投射到宣纸上进行描摹,尤其是在一些大尺幅人物画创作中已成为普遍现象。这样的创作方式与创作态度会产出一批怎样的作品?无疑,绘画作品成了照片的翻版,画家成了会吐色的喷绘机。

  三是中国画笔墨的写意精神日渐式微。这一现象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自新世纪以来延续下来的老问题。关于对当下中国画艺术创作写意精神式微的批评,已成为一个周期性探讨的学术问题,尽管批评的声音从未间断,但问题依旧未能如愿解决,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写意精神是中国画艺术精神的核心命题,是区别中国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本质特征。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认知不是一个简单从技法层面对其写意性的理解问题,而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层结构认知与实践法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中国画艺术创作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互动问题。同时,这还牵涉出一个普遍性的认知误区,很多画家可以理解“写意画”的写意性与写意精神,而不能理解“工笔画”的写意性与写意精神。实际上,“写意画”与“工笔画”只是就艺术创作形式而言的,是技法上和方法上的区别,在艺术审美上和文化精神上是别无二致的,写意精神同样是“工笔画”的本质特征与核心命题。

  尽管这三个问题只是当前中国画艺术创作诸多问题的一部分,却是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这不仅仅是画家本人艺术创作的事情,而是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展览评审标准、艺术推介方式,乃至美术批评引导等多方面都要有所思考和拿出举措。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唐睿
53K
>>相关新闻
• 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通透至要,意造乾坤
•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在京举办
• 借鉴传统之外的创作方法
• 《清明上河图》中的中药铺
• 借鉴传统之外的创作方法
• 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开幕
• 当代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图像困局”
• 用画笔讲述一带一路故事
• 让世界看到更多中国古画
• 古画中 “枯”是什么样的存在
• 跨省旅游——看古人如何“走”出一幅江南百景图
• 中国园林的消夏之境
• 奋发有为 开拓攀高——苏州书协推进创作与人才建设
• 《富春密码》创作手记
• 为艺术创作撑起一把版权“保护伞”
• 天津著名画家王金厚创作“中华之光组画——中国神话故事”系列作品
• 著名画家卢贵友在鹤艺轩创作大幅画作《吉祥图》 笔精墨妙意得神足
• 焦俊华与郭文伟师徒共创国画焦墨巨制《万壑松风》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妙合神形——刘万鸣谈明清肖像画 妙合神形——刘万鸣谈明清肖像画
  • 视道如花——贾广健花鸟画作品展 视道如花——贾广健花鸟画作品展
  • 笔随情动——王明亮未发表过的作品 笔随情动——王明亮未发表过的作品
  • 郝玉明的花鸟画:笔精墨妙自然生发 郝玉明的花鸟画:笔精墨妙自然生发
  • 天津画家刘士忠山水画作品欣赏 天津画家刘士忠山水画作品欣赏
  • 高文军庚子新作团扇作品清赏 高文军庚子新作团扇作品清赏
著名画家肖培金做客天津美术网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