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在过去十多年里,蓝庆伟曾做过两个美术馆的执行馆长,见证参与了一座美术馆从无到有,从建筑图纸到颇具口碑的成长过程。同时他也以策展人的身份策划过大大小小的许多展览。此外,作为美术史研究者,他做过有关美术馆史学方面的专论研究,也从运营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大量美术馆案例进行调研分析,涉及的方面大到美术馆的定位与方向,小到门票的设计、标签的样式,可说是事无巨细。所以,由这样一位深谙美术馆“秘密”,甚至设计过“秘密”的作者来为观众揭晓美术馆里的“秘密”,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揭秘魔术的魔术师。
全书“秘密”的明线是围绕着观众参观一座美术馆的全过程展开的。对于想参观美术馆而又无从下手的读者而言,《美术馆的秘密》这本书提供了大量小贴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百余幅插图来自世界各地的美术馆,既可以看到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馆里的观众如何做笔记,也能学习到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如何摆放他们的资料。
然而,这本书不仅仅满足于为普通观众提供妥帖而周到的参观指南,更是要向观众揭秘交底。这样的揭秘似乎无处不在。比如在前言中,作者便直言不讳地说,“学术建设、教育功能才是美术馆建设的灵魂”,而不是外观的设计。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近些年,全世界的美术馆都在重金邀请世界知名建筑大师,试图以奇特的建筑外观博取观众眼球。
这样的揭秘,或者毋宁说作者对行业与大众关系的思索,对行业困境与课题的探讨,对行业问题的反思,在书中比比皆是。作者常常下意识地变换叙述视角,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讨。比如,作者向读者普及什么是“社区艺术节”,并介绍相关成功案例时,笔锋忽而一转,提醒观众要警惕那些以“艺术介入社区”为噱头,实则未从“社区特质与居民特质的角度展开思考”的展览。而后又以专业观众的角度,对美术馆策展人提出需求,希望他们“以一种‘居民’介入艺术,艺术介入社区文化的思维展开”,从而让美术馆成为“新型社区资源整合的平台”。
美术馆秘密揭秘者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书中涉及到的许多“秘密”似乎原本不该或无需让观众知道。然而也正是对这些“秘密”的揭示,让观众拥有了更多知情权,使他们得以形成更为全面专业的判断,从而给美术馆行业以有力的反馈和监督,督促美术馆的从业者克服惰性,不断反思,促进行业向着良性的方面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一个偶尔逛逛美术馆的观众,更是写给对美术馆行业抱持拳拳之心的从业者们。作者借着向美术馆观众普及参观常识的时机,传达出他对美术馆行业的省思与期望。这便是我对“美术馆的秘密”之揭秘。(时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