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别忽略创想未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积极的成果,繁荣是不争的事实。总体而言,广大美术工作者努力创作,无论在基础水准还是在形式的丰富性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政府、社团、专业机构举办的不同类别、规模的美术展览来看,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作品。
与此同时,我们的美术创作也需要理性地面对发展问题。表象来看,具象写实方式进一步扩大,绘画风格的精细描摹化和炫技化倾向,单一风格的跟风重复化倾向,以及新的概念化、层次化倾向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注意。深层来看,作者综合素养的欠缺,连带作品精神性依附的弱化,主题内涵的浅显化倾向,以及因为想象创新意识不足所导致的相当数量作品的同质化、类型化倾向,这是需要引起我们警觉的。
从外部环境因素看,社会公众美育普及、审美认知仍然停留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看图识故事的阶段。另一方面,也缺乏主动接受各种创新艺术、外来艺术,非具象、抽象艺术的主观意愿。同时,美术评论和美术宣传缺乏适时的引导,普及教育工作脱节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多样化创新艺术的发展传播,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且努力加强改变的。
上述种种既关乎艺术多样性的实践问题,也是连接如何提升大众审美的能力问题。
我们善于画故事,善于演故事,善于设计情节,具有在细节上做好功夫的优长,但是我们在乐此不疲地描绘目光所及的生活状态、营造感人故事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仰望星空,忽略了对自身内心细微的追问和探究,也缺少对未来理想命运、对未来的想象。
在大型展览中我们几乎看不到画“未来社会”的痕迹。多少年来实用主义的方法论确实管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约束或者遮蔽了我们的眼界、眼力和想象能力、审美认知能力。因此,当我们面对像《格尔尼卡》这样的一批经典艺术作品时会幡然醒悟,中国原本可以甚至应该做得更好、更主动。
我们缺少这个方向的发力,那就是形式主义命题中关于人和人的现实情景与人类的理想,是可以、也应该通过多样化艺术的阐释,做得更为丰富多彩。同样的情况不止于美术,在戏剧、影视等行业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令人欣喜的是,在去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壁画和实验艺术展区中,我们已见到非常可喜的端倪。
我想呼应一下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在百年变局的时代,中国能不能涌现一大批富有创新的人、思想和成果。须知,想象和勇气体现一个民族的创新治理和动人表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艺术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基础语言的集成,是想象力创意的链接。现实主义命题下多样化的阐述,既需要从理念上,也需要从实践上多方面地切入,分别在题材、形式、方法,也包括材料上发力。
而在创作观念、内容、风格语言上规避既有,才有可能为创造多样性找准一个起点。多样性艺术的勃发与繁盛,对原创潜力的充分发挥提出新的要求。多样性要求艺术家另辟蹊径,突破常规范式,放大独特资源禀赋,以及不断提出新的创意构思和具备坚持不懈的热情。
我们寄望于质量不断提升的文艺繁荣,是一个文艺思想活跃的、主旋律和多样性艺术竞相媲美的、美术教育呈现螺旋型上升又相互作用,且中国美术史家参与记录、书写评价世界美术史的大繁荣。我们需要建构开放包容、中国艺术理论体系研究打造的中国特色理论工具、方法论和价值评判机制,向世界贡献中华文明的文艺架构、学术观念、学派思想。我们到了应该向世界推出当代文艺价值的时候,没有理论的途径,实践将陷于茫然。此外,我们还需要在全社会树立人才培养多样性,关爱个性发展多样性,重视人才和成果的评价机制多样性原则,鼓励、奖励褒扬多样性创新的氛围,倡导尊重、呵护多样化创新创造,以及营造认识了解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创新成果风尚的氛围,以此助推美术创新,助推全体国人的综合素质在小康生活上的进一步提升。
当今,艺术各门类互融互生、迎头并进,各种样式交叉融合,科技与文艺如影随形,科技、观念、材料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给艺术的表现形式、发展样态、生产方式、传播形式和消费方式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从现在声光电艺术、舞台艺术来看,数码电影技术、互联网、新媒体等高新科技推动文艺创新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确是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可以说,传播方式的大数据、全媒体、人工智能,把芯片植入人脑,人机交互数字化,虚拟数字空间等等,其未来的发展尚未明晰,未知远大焉。造型艺术在可知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切都将归结于一个根本,那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创新作品,更多多样丰富的优秀作品产生。
(冯远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文史馆常务副馆长)(本文根据论坛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