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近些年,水墨漫画方兴未艾。如果我们以近代意义上的漫画概念来谈漫画,脱开中国古代艺术中那部分被有些漫画前辈认定为“古代漫画”的部分(因为这部分中有的是用水墨画的),“水墨漫画”在中国漫画史上,丰子恺先生算是最早采用这种绘画形式的漫画家。
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漫画的辉煌岁月中,用水墨来画漫画的,除了丰子恺先生尚未见到其它作品。水墨漫画形式的产生虽然早于“水墨漫画”一词的产生时间,但她的发展和普及还是在这一词产生以后的事情。一个新的绘画词汇,肯定是在这种绘画形式经过大量的实践后才会产生的。如果我们以这一词出现的年代来界定水墨漫画,即在其语境下来谈的话,那也就只有30余年的历史。
许力 不求完美
水墨漫画在漫画界的悄悄兴起,是在80年代开始的,当时,有很多漫画家进行着实践和探索,漫画家何韦在1989年组织过水墨漫画的笔会,并在1992年策划举办了全国性的水墨漫画展,可以说“水墨漫画”一词正式登上了中国漫画界的舞台。她在漫画头上戴了顶水墨的帽子,这就从材料上界定了漫画的表现形式,使其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水墨;二是漫画。漫画家李二保先生对她有句著名的定义:“用齐白石的笔墨,画鲁迅的思想。”虽然知道漫画家画的笔墨和思想都应该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但我们理解他这句话的内涵,就是说,要有好的笔墨技法和深刻的思想,这就说到了水墨漫画的根本。
漫画是最不受绘画材料限制的一个画种,它可以采用任何其它画种的材料来创作。所以从绘画材料上来说,是属于中国画的范畴,但从构思立意的角度来讲,中国画讲意境,水墨漫画讲讽刺与幽默性和思想性,所以她无疑是归于漫画的专属,是这个画种又多了一个用中国水墨的表现形式。因此,这就使得水墨漫画与中国画有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中国画的小品和水墨漫画的各自边缘,产生了一段相互交融的地带,这个地带的作品很难归属,既可以说是国画小品,也可以归入水墨漫画。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漫画家在创作时弱化了漫画的讽刺性和思想性;二是一些国画家在创作时追求一种情趣性,这就使得两者有了近似之感。站在国画的立场上,这些作品依然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画。但是站在漫画的立场上,我们说她们是漫画就不那么理直气壮的了。是漫画被国画给吸引,离开了本位,而沉浸在了国画的笔墨情趣中以自娱。若水墨漫画离开了漫画的本质,则很容易被国画所俘虏。
漫画家于中国画而言,实属跨界而不善笔墨,强而为之,则是扬短避长,在创作中又常常舍漫画之“本”求国画之“末”,便出现了“非国画”、“伪漫画”的作品,不伦不类,两方都不待见,读者也不知其所属。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漫画家坚守在漫画的立场上,坚定漫画讽刺与幽默的构思理念。构思和表现形式都有其自己的规律特点,这些也就决定了漫画与国画形式上的不同。站在此立场上去创作,两者也就拉开了距离。
现在艺术多元,大家在相互学习。有些慧眼的国画家已经看到了漫画的独特魅力,并在“偷一些漫画的本领”。国画家刘二刚先生在其文章中写到:“画国画的不妨偷一些漫画的本领,吸取漫画家摄物的敏锐,一眼能抓住要点,舍其芜杂,捕物见事,敏捷透彻。”国画家看到了漫画构思立意的敏捷透彻,漫画家青睐国画的笔墨万千。如果漫画的精髓被国画家“偷”了去,水墨漫画将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如果漫画家丢掉了漫画精髓而去追求笔墨,那是扯国画的后腿。但是,每个画种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在文中继续写到:“我视漫画手段的生动、寓意、传神与国画都有相同之处,……如何将‘漫’字用到国画上恰到好处,需因人而异,艺术本有天性。笔下漫与不漫,本不是教出来的。”由此看来,国画家看中的依然是“生动、寓意、传神”与国画相同的那部分,而非讽刺与幽默,所以说,跨界是有难度的。
水墨漫画的创作,绝离不开对中国画笔墨技法的学习和掌握,这一点要大大方方地向国画家学习,并从国画的表现形式及审美理念中吸取为我所用的营养,用在创作中;它不是跨界到国画中去,更不能成为国画的阶下囚,而是形成同为水墨画,却有别于国画的“水墨漫画”风格。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副主任 刘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