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中小学美育的“艳阳天”美术创作,如何表达“真实”“厚宫”: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紫禁城国宝《赵城金藏》19米孤卷首现身中国本就有自己的“素描”法则“沙孟海书法篆刻艺术大展暨学术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宋代《暌索帖》将拍卖:百余字书札 成交价有望过亿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赵长青受贿案一审宣判:获刑12年半郑晓华:少就是多——欧门求学摭忆设计点亮中国“智”造之美——2020世界工业设计大会见闻一入“漆门”“深似海” 从此一生只做一件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第二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北京开幕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秦征先生因病在津去世 享年97岁百余部“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在辽博首次聚集法国顶级艺术家捐赠雕塑《阳光下的牛》入藏中国美术馆傅抱石《大涤草堂》亮相嘉德秋拍来国博,从铜镜中看家国千秋雄安新区文物考古进展顺利 崇礼太子城遗址考古完成81年前老杂志拍出150万美元 封面为蝙蝠侠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路洪明做客中原中国画研究院讲授中国山水画创作陈钢奇石山水画研讨会:以山形石为素材创作是中国画史上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天津文化学者刘学仁新著《知退集》文化沙龙在人间四月天举行何延喆教授做客“岁月本长读书会” 阐释“孙本长的山水世界”笔墨耕耘——天津市名家中国画作品展在红星美术馆开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中小学美育的“艳阳天”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20-11-30 21:2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目录”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神经。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广义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公民,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除了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

  艺术欣赏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了个体文明程度和生命质量。爱因斯坦把音乐当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牛顿用他艺术性的思维对苹果落地展开想象,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还是跨界音乐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喜欢拉小提琴,核材料专家陈念念擅长拉京胡唱京剧,艺术为锦上添花的例子不一而足,美育的作用在各个领域重大成就者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经济和科技是社会这架机器的硬件的话,那么文化和艺术就是其中的润滑油。一个完善的人必定需要有健康和高尚的审美,这预示着具备人文属性的艺术课程有其潜在的重要性,美育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的刚需。实际上,艺术教育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同时也发展感知力,加深理解力,促进创造力,对于智育还有直接推动作用。此外,美育还可以让学生于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调整思维节奏,放松身心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文学、美术、音乐、戏曲、影视等艺术课程应该在中小学课程体系里占有足够重要的位置。

  虽然文化课程和各类社会实践中也有美育,但是对于人类美的遗产继承和发展,对于美的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靠艺术课程进行,这就需要通过普及艺术教育实现,所以学校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就现实条件来看,影视、戏剧、多媒体等艺术课程在中小学阶段还无法开设,中小学阶段的美育重担往往落在音乐、美术、书法等几门基础艺术类课程上。

  然而,回顾我国中小学美育历程,美育之路并不顺利,从广大家长到学校领导和老师,再到学生自己等教育参与各方,对于美育的热情并不高。新一轮的美育动员总是被新一轮的应试教育覆盖,美好的愿望总是碍于现实的困难而雷声大雨点小。

  目前,艺术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挣扎”,它们在中小学阶段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副课”,这足以显示窘境。具体地看,小学阶段普及型音美课程能够开足,但“开好”还远未实现全覆盖,书法、舞蹈等课程依然可有可无;初中阶段由于明里暗里的分层教育致使未开设或者少开设艺术课程;高中三年由于冲刺高考则更有理由将艺术课程搁置一边。这其中还有很多挤课占课等音美老师“被生病”现象。再看一看硬件设施,如音乐课,很多学校除了一架琴,音响设备、影音资源、稳定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艺术活动都无法提供。再如专业舞蹈、美术、书法教室和相应器材器具等都不具备;更甚的是师资力量的短缺,专业老师无法完全到位,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大多情况下都由非专业老师兼任。由于美育课程不列入考试,艺术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很大程度上沦为表面存在。

  这种现象究其根本还是源于艺术课程的自身特点,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讲曾说:“就实用这个词的狭义来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作为人文学科,美育的标准难以数据化、具体化,很多时候效果是隐性而非显性的,是长期的而非立竿见影的,与国人实用主义处世哲学存在矛盾。再加上升学率、分数线等硬性评判标准的残酷挤压,“柔性”的美育课程生存空间可想而知。教育体系里“德智体美劳”的末位格局设置,也使得这些课程的地位先天性不足,美育课程的有效推进存在现实挑战。

  此次《意见》明确了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尤其是规定了各个阶段的具体美育目标,比如中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意见》还明确了“艺术基础知识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把准了艺术教育的“脉”,对普及型艺术教育从目标到路径做出了具体规定,促进美育落地和扎实推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当然,更重磅的是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并于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举措,如果能付诸实施,推进力度之大在我国美育历程中前所未有。把美育纳入中考和高中招生计分目录,切中了美育教育薄弱的要害,可以说是下了一剂猛药,将匡正教育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偏颇和不足之处,有可能迎来中小学美育的艳阳天。但有识之士激动于推进美育终于要动真格了的欣喜之余,也不免产生新的担忧。

  首先,在师资无法完全到位,硬件并不完备的现实条件下,如何短时间内补齐短板,最大限度落实艺术教育,为考试做足准备。其次,艺术课程的考察如何进行,分数怎么计算才能减少人为干扰因素,破解人文学科的不好量化特点,建立科学的测评标准,实现相对科学的测评,这大概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也是纳入中考最棘手之处。再者,把美育纳入中考计分考察,会不会演变成另一门应试课程?比如对各类艺术课程知识划重点、考记忆,掉入美育的另一个陷阱。还比如,考试如何平衡城镇和农村、不同级别城市间的艺术教育差别,会不会对教育发展落后地区造成新的不公平等等。

  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经在几个省份进行试点,有望在2022年复制推广经验,进入全国实施阶段,这既增加了人们对中小学教育走出应试和唯成绩论泥沼的期待,也让全社会弥漫起如何面对崭新考试的紧张。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将会在全社会掀起一阵艺术热,也可能出现其它难以预料的“美育综合症”。对于美育,只有将其列入考试目录才能触动人们神经,引来人们足够的目光,这本身就反映了它的惨淡现状。但不论如何,以考试的方式推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发展,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决定。笔者惟愿当人们重新再谈中小学美育的时候,不要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而要像他本来该有的样子那样绵远悠长,纵深推进,最终能够达到与新时代社会文明发展相匹配的美育高度,为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开启崭新的征程。(刘昌玉)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柏克
53K
>>相关新闻
• 美术创作,如何表达“真实”
• 中国本就有自己的“素描”法则
• 影像多元的必然性与祛魅化
• 少儿美术考级为何难以停止
• 如何正确引领校外教育
• 艺术教育需要长期浸润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 为百姓送上美术家的心意
• 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欧阳中石一生牵挂书法艺术的发扬
• 高岗之上 依然盛景满目
• 中国舞台美术教育联盟在京成立
• 《三体》艺术插画首次在中国科幻大会大型展览
• 尚辉:抗美援朝美术作品储存的历史记忆
• 揭秘“美术馆的秘密”
• 鲁迅美术学院“儿童美育开放日”活动在沈阳举行
• “江山大美”朝鲜美术精品展在沈阳举办
• 解读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 “远意”去哪了?
• ​“凝心聚力奔小康” 第四届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省际巡回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 全国美术考级指定考试点天津熙念文化考级中心揭牌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妙合神形——刘万鸣谈明清肖像画 妙合神形——刘万鸣谈明清肖像画
  • 视道如花——贾广健花鸟画作品展 视道如花——贾广健花鸟画作品展
  • 笔随情动——王明亮未发表过的作品 笔随情动——王明亮未发表过的作品
  • 郝玉明的花鸟画:笔精墨妙自然生发 郝玉明的花鸟画:笔精墨妙自然生发
  • 天津画家刘士忠山水画作品欣赏 天津画家刘士忠山水画作品欣赏
  • 高文军庚子新作团扇作品清赏 高文军庚子新作团扇作品清赏
著名女画家李悦做客天津美术网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