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油画界出了冷军的肖像作品,许多人赞不绝口:“画得太逼真了,像照片一样”。在我看来,这是一句批评话,既然与照片一样,还要画画干什么?
许多年了,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绘者何为?大凡习画者都从模仿开始:或对实物描摹——追求物理上的逼真;或临摹前人——传承程式画法。一句话,往往以“像”为衡量标尺。尤其中国各大美术学院的西式写实性训练,试图让学子们有照相机般的功能。
但绘画艺术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就是这样吗?
我认为,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绘画表达形式,尽管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不仅不能与生活一模一样,而且还要使画面与生活保持距离,甚至反其道行之才有价值。画家要做的工作实际上是视觉重构:根据美学规则进行画面的组织和整理,创造出心目中另一个自我的小宇宙。我的观点是,在绘画语言的表现尤其是在创作中,并不仅是如实描绘眼中所见,而是发现其艺术趣味所在,挖掘并强化其形式特点。比如,平面感、混沌感、虚实感、外形等;装饰的、肌理的、夸张的、甚至于是点、线、面、色、形、体、质的纯粹组合。并在造型、色彩、材质等用相应的手法进行处理,使画面散发出独特的形式意味,颠覆我们的视觉印象,升华了的那部分就是艺术性。
当人类发明了照相机,迫使画家重新思考绘画的本质和价值。艺术趣味至上,这就是绘画从写实发展到抽象的根源。素材人人见之得之,如何提炼升华是画家的能耐。一幅画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不是画得如何像对象,而是要设计出一些与生活中不一样的地方。画家要努力让画面变得有回味、有嚼头、有生动感,要让观者有听诗歌般的享受,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使自己的作品看起来与众不同,当然做到这一点这并不容易。我认为,画家水平的高低之别就在于其处理和控制画面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绘画并不简单,要比不动脑子的抄照片复杂多了。吴冠中一生都在绘画的形式感上下功夫,其作品在市场上能够卖出高价,或许也是一种佐证吧?
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审美尽管有变化,但根本性的视觉美感和规律是不变的。在绘画技术的表现上也要遵循这些“游戏”规则——一方面在学理上要懂得如何“有趣味”,东西方哲学都讲究平衡、逻辑、结构,绘画的秩序整理就是形式感的表现,是形式要素之间的特定联系方式;另一方面,绘画过程中造就的生动性,写实只是手段之一。更多的方法是真实与意象结合,虚实相生,如同画面的音乐性,升华为节奏韵律之美。
因此,我认为绘画艺术的真正内涵,最主要的是追求形式美感,这种形式美感集中体现在有意味和有趣味,实际上就是满足人们审美的愉悦性。反观今天中国的高等美术教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逼真”画对象,并没有将形式美学规律、法则等放在首要位置上,导致其审美能力和修养的欠缺。
当然,绘画就是绘画,不能有更多的负荷。当代绘画那些强加在它身上的思想性、哲学性、观念性,我觉得也是不可取的。当绘画从架上走下来时,绘画已经不再是绘画了,没有必要装腔作势。要减负,让其回归单纯,绘画所有的技巧,只为营造目标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完善技巧本身。所以,解开各种枷锁,借助画面形式,传达自己的情感与对世界的观察与理解。要把自己的眼光和内心表达出来,表达的形式越有趣味,表达形式的技巧能力越强,表达的方法越独特,艺术效果越精彩。从这个角度而言,绘画又是简单的。
绘画艺术的发展从说教功能、纪实功能,逐渐发展到独立的形式美感。就画家而言,画得像并不是绘画追求的终极目标,绘画的本质是形式美感的表达。因此,如何使绘画作品更纯粹,达到一定的炉火纯青,就是走向个人语言明确的方向,称之为独特性。画家用什么样的修养去看世界,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世界,能够看到什么,用什么方法表达,表达到什么程度,同时又在绘画中突破前人和同时代人所未到达的高度,这才是画家们真正要追求和实现的。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蒋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