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艺如其人,人如其艺。笔者始终认为,一个真正立体的、丰满的艺术家,应该是人艺不分、人艺合一的,无论创作上,还是实际生活中,举手投足间都会自带艺术气息,也都会表现出艺术家该有的样子,对得起艺术家这个身份和称谓,而非一副反差过大、表里不一,或者装腔作势、虚情假意的状态。但现实中却往往不尽人意。直言不讳地讲,当下有些艺术家不注重个人形象,不仅思想不干净,而且作风不检点,无论做人还是从艺,都不时出现一些低俗、恶俗,甚至暴力、色情等的龌龊行为。
的确,当我们撇开德来谈艺,本身就是德上出了问题。而纯粹依靠或配以暴力、色情等的下三滥手段来败坏风气、亵渎创作,或借用其外在行为元素与符号形式来彰显和表达艺术自身魅力与吸引力的时候,也无疑是艺术的悲哀,更是艺术家的悲哀!不过当下很多艺术家似乎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也已然到了不知羞耻,毫无道德感、责任感可言的地步。为了追名逐利,各种手段、伎俩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实在令人不齿。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众多追随者心甘情愿拍他们马屁,捧他们臭脚,为他们“摇旗呐喊”“树碑立传”,只因他们的作品有市场、能卖钱,从他们身上可以捞到油水,所以也便经常性地为他们洗白、辩护,以致于颠倒是非、混淆视听的现象时有发生,把整个艺坛搅得浑浊不堪。
当今书画界,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江湖”。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罢,毫无二致。甚至体制内的很多“江湖气”比体制外的还要严重,只不过一些行为做得更加隐蔽,更加掩人耳目或冠冕堂皇罢了。某些体制内艺术家,表面上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实则虚有其表、名不副实,为了争取到所谓的职位、荣誉等,不惜暗地里托关系、走后门、耍计谋,乃至进行更为见不得光的“交易”。记得启功先生就曾爆料:协会有些人争当理事、主席争得很厉害,甚至还让自己老婆出来拉票……其实圈内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军因受贿、行贿被判刑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赵长青借艺术之名行贪腐之实被提起公诉,仅最近曝光出来的诸多书画乱象就可见一斑,且大都发生在体制内团体,不得不令我们警醒和反思。当然,真正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也是有的,但较之过去则少之又少。所以加强必要的行业规范、体制内约束,以及艺术家自身的职业操守与品德修养,应为当今画坛、书坛之第一要务。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要特别指出,即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有些书画家看似很本真很性情,其实是伪装的,大多时候不过在扭曲作态,或技法熟练的表现罢了,也许他们自己并没发觉,经常会把反复训练出来的手头功夫误以为是自己本然的个性、性情,并在创作上加以演绎、夸张。殊不知真正的性情,应该是内发的一种气质和味道,与一个人天生的、本自具足的性格、脾气等紧密相关,且是由内而外自然而然释放出来的,并非后天人为规训、调教的结果,更非仅仅表现于外在的装模作样、拿腔拿调、泼洒癫狂,否则只会贻笑大方,令人生厌。
所以作为艺术家,一定要找到与自己天性、禀赋、气质等相吻合的艺术门类、表现语言和表达样式,而不是顺大流,不加分析、盲目选择,或带有过强的目的性、功利性来从事艺术,那样只会适得其反,甚至糟践了艺术。譬如,明明自己很粗犷、豪放,更适合选择行书、草书,以及写意画等的创作,却非要强迫自己去完成相对规矩、严谨的篆书、楷书,非要花一个月,乃至更长时间去打磨一幅在外行看来似乎很吃功夫的工笔画,目的只是为了招评委喜欢,容易入展,或讨市场认可,更容易被买家看中。反之亦是如此,明明自己很内敛、细致,却偏偏选择大写意创作,也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掌握写意画创作的技法技巧,任凭笔下一件件不着要领、粗率拙劣的垃圾画面世,目的只是为了刻意表现自己“潇洒”,或赢得一个“多面手”的标签,更有甚者,则是为了在创作上图快图省事,糊弄市场多卖点钱罢了……毫不客气地讲,以上这些不负责任、令人作呕的行为,都是违背艺术天性、创作要求、市场规范与道德良知的,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也终究会受到必然的惩处和唾弃。
总之,艺术家要真诚、要纯粹,艺术创作更应如此,且力求做到“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并深刻挖掘心灵感受、表达自身生命立场与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艺术创作应始终遵循的根本,也关乎一个人天分才情、价值观念等的抒发,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艺术所能达到的最终高度。在此方面,当代画家像韩羽、丁立人、朱振庚、朱新建等人就做得比较好,他们懂得顺性而为、遵从内心、体味人生,画里画外也都是真实不虚的状态。他们的画与其说是思想与人格精神的写照,不如说就是另一个艺术化的自己,他们本人与其说是画中人物的原型角色,不如说就是一直这么生活的样子——不虚伪、不做作、自自然然、磊磊落落。由此也极大地成就了他们,而且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将会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受到理应的关注和重视。
历史上这样艺内艺外表里如一的艺术家更加不胜枚举,无论是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苏轼、徐渭、陈淳、傅山、八大山人,还是黄宾虹、于右任、谢无量、林散之、李苦禅、沙孟海、关良、启功、吴冠中等前辈们,都是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换句话说,什么样的艺术家创作出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但现实中,我们宁愿喜欢一个真诚的平凡艺人,也不愿欢迎一个品德劣质的所谓“有才能者”。何况自古以来,艺由道崇,画以人重,只有德艺双馨、人艺合一的艺术家,才更值得后世敬仰、礼赞,而对于那些德不配位、德不配艺的艺术家,即便技艺再高,也不值得追慕和学习。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 王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