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汪关开创的“娄东派”
明代中后期印坛,何震、苏宣等人的作品大都追求斑驳的效果,而汪关直追秦汉印的原本,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何震的工整典雅的新格局。其篆法严谨,刀法坚实挺拔,章法工稳停匀而富有变化,形成了典雅秀逸的印风,人称“娄东派”。汪关主要取法工稳精美一路的汉铜印和玉印,其擅使冲刀,刀法稳实,章法一丝不苟,开创了光洁匀整的印风,得到了名流的激赏。
汪关,初名东阳,字杲叔,万历甲寅(1614)得“汪关”汉印,遂改名为关,更字尹子,歙县(今属安徽)人,居娄东(江苏太仓)。汪关力追汉印,而自出新意,其印风大多雅正平和,对后世工稳流派印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周亮工在《印人传》中认为汪关为明代自文彭之后,平稳工整印风流派的领军人物。著有印谱《宝印斋印式》两卷,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上卷为藏印,下卷为其自刻印。
汪关对汉印情有独钟,功夫也下得最深,其运刀以冲带削,印作刚中寓柔,静中寓动,其边款多署双刀行、隶书,亦见功力。其朱文印也颇具特色,以冲为主,辅以削刀,刻出的笔画往往在交汇处形成带圆弧的空隙,挺拔含蓄,浑穆有致,极少露出刻刀转折的痕迹。
朱简开创的“修能派”
朱简(1570-1631前后),字修能,号畸臣,休宁(今属安徽)人,主要活动于明万历、崇祯年间。朱简治印,远追秦汉法式,近取赵宧光草篆,注重笔意,从古人切玉法中化出碎切之法,赋予篆刻以新的审美内涵。
朱简生活在晚明,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完成《印品》一书,对玺印考证、章法探讨、真赝辨别、谬误纠正等均有论述。朱简还著有《印经》《菌阁藏印》《修能印谱》等。他在理论上提出了篆刻史上第一个流派说,并明确地划分出了明代篆刻的三大流派,而于自己却未作划分与归类。
印学上,朱简首倡“印外求印论”“品印等级”,刻印实践方面首创“碎切刀法”“草篆入印”,其印学著作《印品》、《印经》等奠定了我国篆刻批评的基础。其在《印经》所言“刀法者,所以传笔法也。”一直被后世印人奉为圭臬,由此发展成“印从书出论”,并进一步阐述。
朱简把印分为六品:“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者,逸品也;有刀锋而似锯牙痈股者,外道也;无刀锋而似铁线墨猪者,庸工也。”谈及古今取法,朱简在《印章要论》中认为:“得古人印法,在博古印,失古人心法,在效古印,何者?古印迄今时代浸远,笔意刀法刓剥磨灭,已失古人精神心画矣,善临摹者,自当求之骊黄之外。余故曰:出土刓剥铜印如乐府《铙歌》,若字句模拟则丑矣,又如断圭残璧,自有可宝处。”一语道出了印宗秦汉的本质,并为后来的赵之谦、黄士陵等的印学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时人何澍云:“钝丁印学从修能出”,钝丁即丁敬,浙派的用刀法是直接从朱简碎切刀法发展而来的,可见朱简对中国印坛的影响之深远。(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