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人物画与时代社会发展并行,正与其他艺术交汇互融,其内在结构与外在审美正不断地变革演进,表现于多个方面也存在不同的立场影响与视角需求,因此反映出今天信息社会、地缘文化为它提供的当代场域和视角。我们对中国画人物画进行创新与传承,深化中国画人物画美术教育,带有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诉求,其中教学方式与创作风貌伴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而随之转向,产生出同时期新的应对方式与效果作用,呈现出中国画人物画紧随时代发展的脉络轨迹,体现出中国画人物画的旺盛活力与本体诉求。
林霖 渔乐图 204×13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中央美术学院与广州美术学院的渊源悠长,两所学校的中国画学科在百年前拉开了“中西融合”的历史帷幕,这是他们对中国画发展的贡献共性。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提出“传统出新,中西融合”的教学思想,自徐悲鸿“写实主义”使中国水墨画造型视野产生现代转向,并起到艺术变革的范式作用,叶浅予“八写八练、四临四通”对中国水墨画基础教学方法的现代提炼,蒋兆和“骨法用笔、以形写神”探索中国水墨人物画造型的现代体系,卢沉“水墨构成”使水墨人物画进入现代主义视野下水墨语言的拓展……;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秉承“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教学理念,关山月、杨之光坚持“四写”的中国人物画教学方向,陈振国“岭南画学”的美术史概念,形成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画坚实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经过两所学校几代教学集体的共同奉献,他们以学院中国画教育培养出发,重视学院历史与时代现状,梳理画种传统、学院传统、学科传统,形成新时代学院中国画人物画的新传统。
周湧 玩家 122.5×200.5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廖勤 皮·壳 300×24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我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写意人物画工作室,研究中国画写意人物画的“融西化中”:融合西方绘画中的有益因素来艺术变革,化成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融西” 不是大肆破坏中国画本体语言,是从异域画种的角度来去除中国画传统程式中一些概念性的积弊,来激活新中国画的生命活力,它来自于诸多外部因素的导致,在历史进程中必然出现。“化中”的中国画现代进程需要把握好正反两面,积极一面会激活新中国画的拓展,消极一面会抵损中国画的程式本体,若失去本体笔墨特征就会对中国画变革的整体趋势造成偏航,只有在源自内因的守式与源自外因的革新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对抗与守恒,这归因于个体水墨画者对中国画变革的路向判断,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水墨现代性学术阵营来回应新的中国画变革。
当代中国画人物画的创新与传承紧密相系,既无法屏蔽也无法对抗,如同此研讨会主题“持恒与破局——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当代形态”,对于艺术家的个体实践经验来说,应先破局创新后持恒传承,先行突破与自身近距离的学术传统,而后进入复归传统的持恒状态。对于艺术教学的规律经验来说,应创新与传承同步进行,创于当下的精神感受,传在具体技能技法。我们无法复写传统,分析前辈贡献与规律,分析自身与环境,从这些线索之中找寻到新的证据,才可以理解“融西化中”中国画艺术变革的递进脉络,而进行今天的推进:
(1)焕新传统:传承传统笔墨技法和形意精神,重视中国本土图像传统资源,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激活传统的潜力。
(2)“新的融西”:矫正中、西文化以及对画种的盲目自信或自卑的学术心态,敢于汲取中国画以外的时代信息、科技手段,大胆融入各类艺术观念与形式进行中国画人物画创研。
(3)“新的化中”:不仅限于写实性造型,可用具象多样的现代性手法来进行中国画写意性的转换表达;不重复也不限于使用各类传统笔墨语言,尊重现代社会中的真实情感来生发新水墨样式。
中国画人物画学科对于传统具有显著的接续性,“学术共同体”央广师生教学展览中有很多作品涉及绘画的趣味性、抒情性、故事性的延展。传承是一种断线重续,而教条式是不可接续性的强加,对传统的传承需要悟性解读,焕新重溯传统内容,我们将自身的教学和创研当作可以回声的墙壁,而非复读之前的声音,这才是对传统创造性的一次次的主动接续和艰难变革,每一代人应对传统的方式均不相同,才会产生历史进程的推进,才会有每一次“融西化中”的意义。
此次为了共同举办“学术共同体”展览,我们建立一个名为“央广故事”的展务工作微信群,虽然展览会有结束的一天,而此微信群里的相互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将再次延展新一轮的交流合作,在学院前辈们未尽之业上继续拓展中国画人物画事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 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