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冯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
鲁迅先生《热风》中有一段话,很值得重温一下:“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今天重读这样的文字,还是有一些莫名的感动。我想这话也同样适用于书法圈的人士。
今年书法圈的热点之一,仍然是关于“书法批评”及相关乱象的持续争论,在很多微信群里我们都能看到热烈的讨论。有这样一种论调是经常会见到的,大意是——对这事,我们还是采取“老好人”态度为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得罪人为上。对这样的论调,我们可以理解,但仔细想来也很让人增加隐忧。因为有一点事实是不容回避的,那就是健康的书法批评氛围,不是某一个或几个批评家的事,它需要每个书法人共同维护,“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如果我们都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风清气正会自己到来吗?通过写评论文章的方式,对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或许可能会伤害某个个体,但对全体书法人来说整体是有益的。“犬儒主义”不是当下我们应有的姿态。
那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呢?我们举例来说,几乎每一次重要展览开幕时,其中曝出的抄袭现象,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抄袭不是一般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严肃的学术道德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到底抄了没有?抄了,就认个错,大家都会谅解的(毕竟没犯过错的人我们好像还没见到过);没抄,就出面说明白,读者也自会做出判断。同样的,评论文章中有没有语言过火问题?有没有态度和立场有失偏颇问题?如果有,那也是要作者文责自负,读者也会在内心做出判断。对被批评者和评论文章这两方,我们建议采取一样的态度:哪点有错,就改哪点;没错,就坚持。
《左传》中说,“不以一眚掩大德”。假如当前的一些批评文章确实存在语言过火等不足,我们希望今后能有所改进(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文章在语言方式上有改进的迹象);假如一些批评文章可能会伤害某个个体,我们希望这些文章可以尽量对事不对人,多讨论现象类问题,多讨论重大问题。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当前的一些批评文章是有益的,在充斥着赞美和吹捧的风气中,它撕开了一个口子,可以让人听到一些不同意见,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它让作伪者有所收敛,因为有了这些文章,一些作弊者不敢再那么肆无忌惮。如果书坛能多一些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批评文章,如果这样的文章能够再多一些,如果客观、真诚又有锋芒的健康书法批评尽早蔚然成风,我们将极有希望收获一个风清气正的书法环境,而这,不正是我们全体书法人所共同期待的吗?
刘照剑先生《“批评”之道》中提到:“坚守着内心的那份纯净,不媚权贵,不事土豪,不恃强欺弱,敢说真话,真正发挥了批评家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正是这一批有风骨的批评家的坚守,使之成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对于文中所指的这样的批评家,我们期待其人数会越来越多;对于书法批评环境的改善,我们期待每个愿意表达的书法人都能一起维护,做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对于书坛风气的好转,我们祈愿每一个书法人都能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时代在进步,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受惠于自己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