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 [公告]第九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 • [公告]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
- • [公告]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初评入围结果
- • [公告]“十艺节”全国美展作品征集启动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 [展览]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展台北开展
唐·孙过庭《书谱》
窦永锋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抒情达意的艺术。古人云:“书为心画。”书者,抒也。它类似于直接表现画家内在情感的抽象画。书法艺术以汉字的书写和审美为主体,通过文字的点画结构、分行布白、用笔的轻重缓急,显示出多样的形式感、节奏感、韵律感,取得高深隽永的美学趣味,形成书法家独特的个性、风格,从而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书法艺术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摹,也不是对汉字的简单复制,而是书写者把种种难以言传的心理体验象征性地诉诸视觉文字的书写和审美活动中。它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精神,展示一种风采,拓宽一种境界,表达一种人格,寄托一种希冀。
书法艺术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不同于西方人所惯用的硬笔,它能产生粗细刚柔、浓淡干湿、抑扬顿挫的变化,其材质决定了书写性是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在书法创作过程中要突出书法的“书”与“写”的味道,再现书法艺术流畅的书写性。书写过程中更不能去描字、画字或刷字,否则,就不能表现作者的审美理想及性情、志趣。在书法创作过程中,还要尽量体现手写的自然性,要笔笔连贯地写过去,创作完成之后的线条应该是“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南宋姜夔《续书谱》)。书写性的基础是熟练,不熟练必然会刻意呆板,失去率真之意趣。熟练后须控制惯性,用笔不油滑,求其生涩质朴。毛笔笔锋的柔软使书法线条变化多端,幻化无穷;墨的浓淡干湿、黑白二色的变化,会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书法线条与线条之外的纸面对立统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正合太极阴阳之理,体现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书法之于书,其书写性是体现在书法家对书法神韵、意境的领会、体悟上。在营造建构属于书法家自身理想境界的天地中去用情用心,奋笔疾书。“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意,然后书之。”(东汉蔡邕《笔论》)而意境是作者通过对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会,运用熟练的笔墨技巧表达出来的,从而在其作品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修养,并贯穿于书写的始终。只有对神韵和意境心领神会,方可达到书写的流畅性。
书法之于书,“书”是主体,“法”是主导,最主要的仍莫过于表情达意,抒发真性情。书法线条表现的是书法家的脑子,即书法家的思维活动及心理活动。线条的变化与作者的生命状态、情感变化、审美意趣密不可分。人们常说“心正则笔正”,因为书法艺术含纳天、地、人之精、气、神,也包含人文意向和人格旨趣。
书法的用笔、作书写字讲究上下左右呼应,气韵贯通流畅,横竖有致,更有对提按、藏露、转折、轻重、缓急、方圆等矛盾关系的掌握和运用。就通篇而论,书法美体现在字里行间的气势、节奏、韵律及其传达的意气情绪。反映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一是书法家执笔方法的不同,是用传统的“五指执笔法”还是“三指执笔法”,甚或跟现代的执钢笔那样书写。二是行笔方法的不同,是讲求笔锋垂直于纸面的中锋传统用笔法,还是当代书坛将笔锋压得很低的流行用笔法。三是由于书体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笔速度快慢的不一,在书写中要注意节奏与用笔的连贯、丰富、到位。四是毛笔本身大小的不同和笔锋软硬的不同。五是书法创作中墨色的浓淡。在浓墨与淡墨之间有着许多的选择层次,色阶的浓淡反差、对比形成了视知觉梯度,显示出视像的动态美。焦墨稠浓,落在纸上神采凝聚;淡墨清雅,使其点画丰神潇洒;新墨则神采斐然,清新宜人。若能灵活运用,向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努力迈进,即能达到“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之境。
唐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说:“心之所达,不易尽与明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正是强调了心、言、手之间的对立与统一,要达到心、言、手之间的和谐统一,只有读书万卷,方可下笔有神。书法的笔墨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含有哲理的思考,又是笔墨技巧的集中体现。它是书法家个性、才情、精神内涵的折射,是手感对心感的第一反应,是书法家的心态、性情长期修炼的结果,也是书法家个性、气质风格在作品里的集中反映。学识品味作为一种综合素质,必然折射在书家的笔墨语言中,所以在平时创作中有取之不竭之“意”,即学问文章之气才能不期而至,寄寓毫端,书法作品才会超妙入神。
总之,要达到书写的潇洒飘逸、神采飞扬,一要做到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同时树立大局观念,“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东晋王羲之《书论》);二要做到首领尾应,准确把握局部,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三要做到气势贯通,整体与局部和谐统一。所以书法家要内外兼修,既不能为书法而书法,亦不能只凭线条、墨色来追求线条的抽象内涵。中国书法是线条艺术,书法强调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节奏韵律等都呈现一种精神,独特的中国精神。而书法艺术形式是有意境的线条、狂飞的线条,是书法家用来寄寓情感的基础和要素,而这种线条又是建立在文字符号基础之上的。高超的书法艺术作品,首先是通过书法线条的形式美来感染人并促使人进步的。最后上升到艺术作品的内涵与精神,使其表面的形式美与内在的意境美相结合,书法作品的神采便会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