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组图:天津师大陈元龙教授捐赠新出版的师生作品集知名钟表收藏家冀清明 座座时钟记录流金岁月八音盒座钟:时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冀清明的钟表藏品:镇店之宝是这样淘来的 诗人汪国真和画家程亚杰的奇妙邂逅惠风书画研究会中环大会堂举办作品展初中海:焦墨山水书法课题研修班见面会徐虹在艺术讲堂主讲"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艺术"上半年中国传统艺术品回报率优于标普500美国旧金山画廊区南向转移:意图逃离市中心买家990万拍下唐伯虎画作 交20万保证金后蹊跷消失津门书画家赴台观光交流 谱写两岸文化交流佳话专访姜金军: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实践与绘画定位贾韧 ( 津铸 ):《拜谒炎帝与精卫》 孙化良:水墨成为生命之“道”黄鼎:书画鉴定中的“造型依据”“吴悦石书画展”在合肥市亚明艺术馆举行李宝荀个展法国开幕 黯然的灰色审视如何生活盘点书画大师的化妆术:黄袍加身论官起价蒋奇谷:与埃尔金斯关于水墨画的对话高清图:铸造时代经典—记赵俊山创作巨幅城市山水画高清图:《陈元龙教授师生作品集》捐赠仪式在天津师大举行读其人 读其画 读其书——书画家阎尔新作品赏析高清图:饮水思源·纪念引滦入津30周年百名书画家作品展开幕高清图:纪念龚望先生诞辰百年书画展在圣和轩书画园举行高清图:杜明岑从艺60年 二宫师友重相聚高清图:“津门画语”津门书画院扇面作品展开幕高清图:纪念张世范先生逝世周年艺术研讨会在津举行对大自然的热情讴歌—何家英工笔人体画赏析高清图:天津登瀛楼饭庄举办百年庆典及个性化纪念邮票首发式郭鸿春高清图:京津当代国画名家艺术精品亮相天津致园美术馆王印强人物画:用传统笔墨精神渲染时代气息高清图:“众美城”杯滨海新区首届职工书画大赛巡展启动著名画家陈钢先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展复评结果
 • [公告]“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初评...
 • [公告]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复评结...
 • [公告]人文正脉——《王伯敏画集》征稿公...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过云楼藏画亮相南京:7月20日举...
 • [拍卖]唐代名画在法国375万欧元成交
 • [拍卖]齐白石《墨蟹图》亮相九歌春拍
 • [拍卖]李可染精品亮相崇正春拍
 • [拍卖]唐寅书画拍出超7千万 刷新其作品...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书法 >> 正文

从写实到写意—参悟、感受和模拟金文之美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08-08 19:47

王博文篆书《圣世鸣凤王者其阑》联
王博文篆书《圣世鸣凤王者其阑》联

    王博文

  孔子有言:“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也。”西周由于周公“制礼作乐”,尤其注重礼制与宗庙祭祀,制作了大量青铜器。商周两代相比,商朝的青铜器更富有想象力,而周朝的铭文字数更多。先秦称铜为金,把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做金文,亦称钟鼎文。毫无疑问,青铜铭文对于整个书法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直至今天,众多经典依然是书家取法的范本。

  清道人李瑞清曾言:“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取法金文,按照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演绎和解读的话,注重的是“写意”,但窃以为应该从“写实”入手,从了解青铜器本身开始。只有了如指掌,心中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形象和实体存在,有了一种亲近感,写意才能水到渠成。

  一、写实——美的曙光

  如火烈烈的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道曙光。青铜器不仅是商周王朝时的国家需要,作为兵器、礼器、祭器、乐器,同时也是生活需要,包含饮器、食器、炊器,现今时代没有哪一种材质的应用范围会达到如此广泛的程度。在周朝的青铜器里,最重要的已经不是造型之美,而是文字书写和铸刻在文化方面的意义。在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金文不计其数,分类定位极其重要,研习者不妨从功用、内容、风格等三方面来入手。

  金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演化密切相连,与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此外,还有四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巩固政权、推崇礼乐、强调六艺的结果,《礼记》中言:“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二是镇扶社稷,《左传》有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与王。”三是铭其功烈,《左传》所言:“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昭明德而惩无礼也。”四是传诸后世,《墨子》中说:“攻其邻国,杀其民人……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

  青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铭文不外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祭奠追孝,如《天亡簋》祭天及文王,《大盂鼎》《墙盘》颂扬天子、纪念先祖。二是边疆戎事,如《令簋》记载讨伐楚伯事,《虢季子白盘》记载抗击俨狁侵略。三是册命赏罚,如《毛公鼎》记周宣王赏赐毛公事,《逨盘》记周宣王赏赐逨之事。四是外交律令,如《散氏盘》讲述夨国与散国之间勘定国界、誓盟交好的过程。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随着西周国力的发展和消解,金文风格也有了多样化的风貌,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周朝立国之初,国力尚未达到顶峰。金文承殷商朴实风格,以《利簋铭》《天亡簋》《盖铭》《令彝》《何尊》《班簋》为代表。最明显的特征是字形中的“肥笔”,具有装饰作用,字体端庄谨严、雄健厚重,以《大盂鼎》为代表。中期,西周的国势逐渐稳定,渐渐实现太平盛世的局面,金文风格趋于成熟、定型。笔画圆润均匀,结构清雅灵动,字形颀长秀媚,章法整齐匀称,有《卫盉》《曶鼎》《大克鼎》《小克鼎》等杰作,以《史墙盘》为代表。晚期,国家四分五裂,从春秋向战国过渡,国力盛极而衰。金文风格甚为复杂多变,有多种类型:《毛公鼎》字呈纵势,从容肃穆、灵动秀逸;《虢季子白盘》笔画清劲有力,字形严谨悠长,整篇铭文空间疏朗至极,开《石鼓文》《秦公簋》之先河;《散氏盘》整篇铭文共有350个字,点画厚重凝练,字取横势,欹侧灵动,行间错落有致,妙趣横生,被誉为“草篆”。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金文大体沿袭西周晚期的写法。到了战国时期,群雄争战,各霸一方,逐渐形成明显的地方色彩。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山三器”文字,绮丽多姿,典雅飘逸,圆转流畅,灵动自然。笔画一丝不苟,线条下垂,纤细劲秀。字形修长优美,重心偏上,体势秀逸,摇曳多姿,极富装饰趣味。唐兰先生曾将战国时代的文字划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秦系文字,指的是秦国的金文和小篆;另一个是六国文字,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与一些小国的文字。因为秦国较为偏僻,反而较多地保存了西周金文风貌。历史是有理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文字维持了西周以来的正统。金文并没有随着周王朝的瓦解而终止,从秦代诏版乃至新莽嘉量,都是一种延续和余绪。所以,要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金文。

  审视商周时期琳琅满目的青铜金文,从个案到群体、从群体到个案,既要有个体印象,又要有群体特征。最主要的是,每一件青铜器都有一个“灵魂”。青铜器是殿堂、庙堂重器,或是王室、贵族、大臣祈于“子子孙孙永宝”之用,文字的书写、镌刻小心翼翼,经过细致修整,再行浇铸,最终呈现出淳厚、质朴、典雅、灵动等多种特征,成为一种美的生命。“金石气”成为书法史上影响至今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标准。

  二、写意——美的书境

  汉字演化的过程,本身兼具了写实和写意的二重性。如金文中的“雨”字,已没有甲骨文那种“雨点下落”的动感,“豕”字也看不出“大腹垂尾”的特点,“象”字也不似甲骨文那般极富象形特征,变得抽象起来。但是,文字却因此而更加意味深长。

  写意原本只是中国画的一个概念,进而扩展为中国美学的一个概念,如今影响波及诸多领域,书法也不例外。在《辞海》中,“写”有两种读音,一为“xiě”,意为用笔作字、写作、抄写、描摹等,而“写意”则释为“中国画中属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写”的另一种读音为“xiè”,通“泻”,指宣泄,“写意”则释为“披露心意”。若就金文而言,写意无外乎涉及“写”与“意”两个层面,“写”即书写性,主要涉及笔法、字法和章法等方面,在金文中的信息极其丰富。“意”即书家内心的思想情感,乃至最终呈现出的一种审美情感和精神品格,两者之间保持了互动。写意最终能够以一种独特的精神感召力使书家的人性情怀物化在纸面上,心迹化为笔墨,经由“写”的过程而展现出来。

  金文历来都是威严、端庄、肃穆的代名词,所谓“示威强、服海内”,然而尝试通过写意可以演绎出酣畅淋漓的笔情墨趣,于此不但要颇费周章,更要着实动一番脑筋。当代有很多书法家缺乏革新问鼎的能力,主要从清朝、民国两代大家手中“讨生活”,或者满足于追逐甲骨、简牍、盟书的新奇,能向纵深挖掘者屈指可数,甚至将篆书的写意简单地理解为仅仅在笔法上施以行草化,在结构、空间、章法乃至墨法上讲求一些变化,显示出所谓“强烈的运动感和节奏感”,认为这就是写意。实际上,这恰恰破坏了篆书的古典意蕴。对于写意,笔者尝试从四个层面来加以解读:

  1.意象——领略双重之美

  金文有内在之美和外在之美。因为金文是略带天然写意性和图案性的书体,可以为书法家的创作提供想象空间和颠覆传统的思维空间。而从现代思维来看,金文具有一种“构成”的意味,可以淋漓尽致地反映阴阳、刚柔、违和、黑白、虚实等多种对比。这是金文所具有的古典和现代的两极。比如《散氏盘》中的字,笔力凝练、散达,用笔之法出之自然,有超迈之气。可以说,意象美发挥恰到好处。“逸笔草草”可以概括其中对物象本质和人的精神本质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认识,融汇了“深文以隐旨”和“举事而寄意”等多种手法,从形似入手追求神似,把握好“得意忘形”的尺度。“形”是外在的、表象的、具体的、可视的,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隐含的“意”所赖以存在之基础。“写意精神”与“得意忘形”之间的关系长时间被忽略,尽管“意”和“象”看似矛盾对立,实际上在两者之中,“意”是最关键的,起主导作用。意象包含主观情感色彩的形象,在一刹那呈现理智和情感的结合,注重个人意绪的流露和抒发,最终做到“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从写实到写意的自由抒发,注定了“意”与“象”的辩证统一,能够将个人精神意趣与与金文所蕴含的自然万物的意象美相契合。

  2.意蕴——发挥内涵品格

  意蕴是指深藏在金文中的内在意味,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更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善于领略,从铸刻化为笔墨。金文的意蕴从根本上来讲,蕴藏着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写意强调的是“写精神”,不是一种概念、一种观念,更不是一种材料、一种形式。“意”不是意思,更主要是意向、意义、意蕴、意境等。当然,没有精神的形式不能构成打动人心的艺术品。笔墨里面要有内容,金文之中就蕴藏着作者的人生、修养及对世界的认识,要善于发掘,偶然中有必然,做到厚积薄发。

  3.意趣——融入一己之意

  当后世之人审视殷周金文的字体、书体的体貌特征时,无论是用笔技法还是结构造型,可以发现几乎每一幅金文作品都有无名书家自己不同的创作方法,魅力无穷。既自成一格,又独立一派,有共通的精神。注重个人的理解,但个性塑造不能走极端,应在共性的基础之上。说得更专业一点,就是中国艺术重视情与理的结合,强调的是艺术对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的不是在对象、实体上,而是在功能、关系、韵律上,强调更多的是个人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如果说儒家对艺术的影响主要是在主体方面,道家则是在创作规律上又给予补充,强调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审美关系。儒道互补确定了中国美学的特色,即情感和观念的抒发、寄托和传达最终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联系在一起,进而使其客观化、对象化。《易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说,“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回答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是争取自我的生命,争取生存的空间,厚德载物就是对自强不息的一个注释,自强不息的同时必须注重厚德载物,共存共荣、止于至善。

  4.意境——承载文化精神

  当代书家之所以对于金文产生共鸣,与其中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分不开。通过金文书写最终能感受到的情调就是境界。相比较而言,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一般说来,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先有一个个的金文字迹的意象储存在脑子里,然后组合成篇,才能融为一种意境。简而言之,意象是实体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地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力,即形象思维。金文能够给创作者提供的创作空间远比篆、隶、楷、行多得多,逼近理想中抽象美的意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此加以总结和发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金文所包含和呈现出的美学力量后世难以企及,冥冥中有一种神性,比如章法的安排。金文对于今人来说,仍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神性。恰如老子所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书法是一种无象之象、无物之物,非概念所能涵括,非思维所能穷尽,非排列所能重复,一如孙过庭《书谱》所说的“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需要一种灵性。书法和自然界中一切形态契合的实现,既是书家主体心灵活动的表现,也是对自身感觉的认定和把握。金文中的点画痕迹可以描摹生命的神韵,读之令人神往。心中之想,尽在笔下矣;由实而意,方能尽意。正如古人所言:“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来源:中国书画报 责任编辑:聑枘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陕西金文书法展品味“青铜文明”
• 首届“西安碑林奖”评选结果揭晓
• 性灵的海洋─我读八大书法
• 萧沉:略说八大山人的书法
• 塘沽文联韩国举办“中韩现代书法艺术交流展”
• 费新我先生诞辰110周年作品鉴定甄选会召开
• 大道至简—王春新书法创作汇报展在西安开展
• “人教杯”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在北京落下帷幕
• 中国书协为“中国书法之乡”通渭县命名授牌
• 山西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亮相太原
• 初中海:焦墨山水书法课题研修班见面会
  • 天津致园美术馆盛大开业 天津致园美术馆盛大开业
  • 诗画入境—闫勇国画作品展 诗画入境—闫勇国画作品展
  • 刘荣生走兽工笔画欣赏 刘荣生走兽工笔画欣赏
  • 尉迟纪平入选盛世翰墨名家经典 尉迟纪平入选盛世翰墨名家经典
  • 河东区美协十一人画展开幕 河东区美协十一人画展开幕
  • 赵士英喜收新徒邸乃奇 赵士英喜收新徒邸乃奇
画廊精品
more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