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润华作品
范润华作品
·范润华:魏碑是不成熟时期的楷书
面对怀素和尚的狂草,李白欣赏到的是“飘风骤雨”、“落花飞雪”、“如闻鬼神惊”、“只见龙蛇走”;朱逵欣赏到的是“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书法,尤其是狂草艺术颇为抽象,没有千篇一律解读,只能用感受形式美的艺术慧眼去发现“卓越”之处。范润华建议可以从理通、力遒、形美、韵胜、情浓五个方面探讨其艺术性的高低:
理通 “奇姿本自规矩出,磊落分明法度余。”如果只重视外形求新求变,而内在却全无法理,那么只能算是故作狂态,杂乱无章。
力遒 力是骨力,是内劲,不是表面上的张扬外露,剑拔弩张,也不是着劲十足地机械用力。
形美 字形结体因书体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意趣,形是一种富于生命的形态,如果没有内在的风神气韵,而徒具表象,仍无美可言。
韵胜 成功的书法作品,无不贯穿着生动的气韵,流露出优美的意境。气韵是从作品骨子里自然焕发出来的,既是客观事物的反射,又是书法家性格的侧影。
情浓 书法,是抒情的艺术,是书法家人生阅历、处世哲学、学识修养和书法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和心境的不同,也会真实地呈现在书法作品中。
知识链接
狂草溯源
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
狂草是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书体,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作品,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这其实正是一种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狂草产生于唐代,当时的绘画基本上属于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范山模水、描眉涂目,都须凭借理性在较长时间里才能完成。即使如吴道子那种带有表现主义成分的画法,也终归要受到物形的限制,并不是能够完全放开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书法中出现了狂草,则可以借用来比较充分地表现情感或情绪。
在历史上,张旭的狂草左驰右鹜、千变万化,极诡异变幻之能事。张旭的草书虽狂虽草,但不失法度,一点一画,皆有规矩,因为他的楷书亦有相当高的成就。怀素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怀素在《自叙帖》用“奔蛇走虺势八座”、“寒猿饮水撼枯藤”的诗句作比,形容其书风甚为贴切。在张旭和怀素以后,历代都有草书大家出现,如宋代黄庭坚,明代祝允明、徐谓、王铎,清代傅山,现代林散之等。每一位书家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融进了自己的个性。
范润华
艺术成就
在河北吴桥建有范润华狂草艺术馆,在山东济南设有润华书画院。
1991年,范润华曾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首创狂草独展于书坛,又先后在全国各地巡展,受到中外观众和专家的赞誉。
范润华不但精研狂草艺术,还对积累多年的书法创作经验心得进行总结,把实践创作上升为理论阐述,有专著《书法知识概要》、《范润华狂草作品集》、《范润华狂草丛帖》、《范润华楷狂对照选》、《狂草探微》等行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专题报道过他的狂草艺术。其传略已入编《东方之子》、《中华骄子》、《世界名人录》、《中国书法家大辞典》等近百部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