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2013年全国油画作品展初评结果
- • [公告]第三届桐乡廉政漫画大赛评选结果
- • [公告]201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
- • [公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征文启事
- • [公告]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展复评结果
- • [展览]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征稿启...
- • [展览]北京艺博会首推新写实油画展
-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尹连城
尹连城书法
尹连城书法
尹连城书法
尹连城书法
尹连城书法
侯军
现代人所向往的人生状态应该是:一半时间在路上,一半时间在书房。在我所认识的诸多朋友中,尹连城无疑是最接近这一理想状态的人。
几天前,他在前往上海赶飞机奔赴肯尼亚的途中,给我打来电话,说是要出版三本作品集,一为楷书《千字文》,一为草书《千字文》,还有一本是自书诗稿。他说:“想请你给这三本书写一篇序言。你对我的书法很熟悉,也看过不少我的诗词,由你来写最合适了。”我当即答应下来。我知道,给尹连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写序,我并非最合适的人选。我的书法造诣无法望其项背,我对诗词的谙熟程度也与他不在一个量级上;但是,我与他在心灵指向、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乃至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等方面,却是异常吻合。我想,这大概是尹连城把写序之重托交付给我的关键因素吧。
在我开始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他或许还在东非大沙漠拍摄角马与大象,还在越野车上与偶然蹿上车顶的猎豹嬉戏,还在喘息着、攀登着乞力马扎罗山峰……这是尹连城的常态化生活。他每年总有一半时间是在路上行走,行色匆匆。当他回到天津的书斋里,摆弄他的笔墨文字、康乾老纸、陈年普洱、南亚沉香、景德镇新瓷的时候,他又仿佛沿着时间的长河,回溯到中华文化郁郁葱葱的林莽之间。那依旧是一条漫漫长路,他依旧是在路上行走,行色匆匆———这同样是尹连城的常态化生活。我相信,他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会潜移默化地融入他的笔墨;而他在书房里的所作所为、所感所动,更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美学观照和理性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无论在路上还是在书房,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情:让生命丰富多彩,让艺术超诣出尘。
一
世人咸知,连城是吴玉如先生的入室弟子,而且是在风雨如晦的“文革”中始叩师门的。吴老先生作为被中华文化深深浸化的一代学人,不忍眼见自己深爱的中华五千年文脉走向衰绝,遂以文化托命之深旨,课徒授业、焚膏继晷、殚精竭虑、兴灭继绝,把自己的全部文化理想,都寄托在几位敢于在乱世沉浮中向自己求学问艺的青年人身上,希望靠着这些年轻的文化生命使华夏文明薪尽火传。而尹连城恰恰是在此时此境投拜于吴老门下。对于尹连城来说,能够在一片喧嚣中得遇博学硕儒为师,实在是他的幸运。从此,他在吴老的引导下,渐渐步入汪洋恣肆的中华文化之海。他以自己的勤勉好学、敏悟多思、触类旁通与淡定守恒,赢得了吴老的赞赏。吴老曾在一则题跋中写道:“连城年来临池不间,将来必有可观。”弹指40年后,吴老当年的断语,已然变成现实———如今的尹连城已是一个独具文化情怀、诗文书印兼擅的卓然艺术家了。
连城的书法,得益于吴玉如先生晚年书风甚多。也就是说,连城从老师那里学得最多的,并不完全是其早期的“二王”路数,而是其晚年略带颜鲁公、翁同龢笔意的苍劲书风。这使尹连城的书法风貌,既令人一望可知是出自吴门嫡传,细品却又比世人所认同的“吴家样”平添了几分厚重、几分雄浑、几分苍茫。加之连城自幼生长在古属燕赵之地的海河之滨,深受粗豪旷达的北方民风影响,其为人也是豪爽耿介、开朗热情,很有些侠肝义胆。尹连城纯属性情中人,情融于书,致使其书法作品既有清新灵动之气又具浑厚苍茫之神,既不失古趣又别生新意。尤其是他的大幅行草,笔墨酣畅、气势夺人、朴拙丰茂、俊逸沉雄,已经与其师的风貌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形成了自家面目,这确实难能可贵。
二
连城的书法根植于古典传统的沃土之上,功力弥深、基础深厚;但是他学古而不泥古,主张继承传统也须应时而变,不断吸纳新的营养。在书法创作上,他从不拒绝外来的东西。而最能说明他这种开放态度的是,1987年10月,他于不惑之年赴日求学,增广见闻、开拓视野。
连城兄曾与我谈过他当年赴日的内在原由。他说他不赞成中国一些年轻书家盲目地模仿日本的“墨象派”或者“少字数”,以所谓新潮相标榜;也不赞成一些老书家对日本书风持完全排拒的态度。在他看来,中国书家首先要做的是潜下心来,先把人家的东西搞明白,然后再决定自己的路向。显然,他所选择的是最吃功夫、最掺不得假的一条路子,当然也是最可靠、最有效的一条路子。他认准了这条路子,就不打折扣地走下去———于是,他抛弃已经成就的功名,不当老师而去当学生;他告别温馨的家庭,去住最廉价的学生宿舍;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冲过了语言关;他放下了名书家的身价,向异国书家讨教自己不懂的东西……
随着他对日本书法艺术理解的逐步加深,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同时,随着他在日本书法界的影响逐步增大,他作为中国书法家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去领悟和吸纳别人的艺术理念和风格,这不但使他的书作增加了新的品种和套路,而且使他对传统书法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等关键性问题,也有了崭新的认识。如果说,当年他是以最大的决心杀进传统,那么如今,他又以最大的毅力从传统中杀了出来。对于一个浸润传统已经很深,并且已经在书坛建立起自己固有座标的书法家来说,要做到后者,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实力。连城不愧是津门书坛的大智大勇者,他的成功是典型的“以狮搏象”(李可染语)式的胜利。正因如此,我才对他怀有一种由衷的敬意。
三
连城属于那种座标非常稳定的艺术家。他心无旁骛,不求闻达,专事翰墨,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于砚田,遨游于墨海。转眼之间,他已过了耳顺之年,照理说,应该多为自己安排一些“出场亮相”的机会了。然而,他这些年来所思、所想、所做的,更多的是弘扬和传播其师吴玉如先生的艺术。他极尽精力搜求恩师的遗墨,片言只字也不放过,于吴老去世后不久,与众师友联手举办了吴老的遗作展;随后,又和师友合力整理编辑出版了《吴玉如书法集》《迂叟自书诗稿》《吴玉如论书简注》等专著;他还先后撰写出数万字的回忆吴老的文章,使得许多鲜为人知的吴老的事迹见诸于报端……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自1998年起,与其弟子耗费相当大的财力和精力,自费购买汉白玉石料,刊刻自己所藏的吴玉如先生墨迹;并于2010年出版了《吴玉如墨痕刻石》大型图册;随后又在2012年以自己所珍藏的吴老书作为主题,举办了一次专题纪念展。我曾问连城,花这么大功夫做这些“无利可图”的事情,究竟是为什么?连城沉思许久,说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让老师的艺术能够世代流传。我听罢,不禁怦然心动:假如吴老得知自己的文化薪火能有这样一些优秀的学生来继承、来传续,也应该含笑九泉了。
四
《千字文》是一篇几乎涵盖了半部中国书法史的名文,作者周兴嗣奉南朝梁武帝之旨,从王羲之的存世法书中精心挑选出一千个字演绎成文。从此,历代书法家均以这篇千字名文作为展现自己艺术风貌的首推之选。
吴玉如先生曾有小楷《千字文》、魏书《千字文》等代表作传世,吴门弟子无一不是从先生的这些书法范本中入门学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千字文》也可视为是“吴门家法”。尹连城此番以真、草两种字体书写《千字文》,一是用以纪念恩师的教泽;二是以此展现自己于传统题材中所创出的新意,可谓意旨良深。
当今书坛,喧嚣浮躁,流风浅薄,急功近利,丑怪盛行。市面上流行的是哗众取宠的机巧书风;而真能俯下身心深研传统之堂奥、探究前贤之精髓、尽精刻微、取精用弘者,真如凤毛麟角。那些充满机巧之心的“聪明人”岂肯花费数十年临池之苦功,忍受青灯黄卷之孤寂,去探求千年书法之奥义?在他们眼里,那实在是“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赔本买卖。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以最快捷的方式博取名利,以最简单的手法攫取金钱。故而,他们既不肯在书房“读万卷书”,也不肯在路上“行万里路”;整日里“朝扣富儿门,暮逐肥马尘”,献媚邀名、佯狂欺世、“晨学执笔、暮已大师”……在如此浮躁的世风中,书法逐渐沦为一些人混迹官场、弄潮商海、游走江湖、坑蒙拐骗的“工具”,而离清新俊逸、高雅卓荦的经典书风则渐行渐远。当此之际,尹连城反以千年书史上早已高峰林立的经典文本《千字文》作为自己的艺术标识,这就如同他在旅行中为自己设定了无形的喜马拉雅,他要聚糗而前、拾级而上,屏蔽窗外之鼓噪,沉潜点画之精微,接续前贤之余脉,攀登时代之新峰。没有大智大勇,岂敢行此大道;倘无真功绝技,焉能揽月摘星。故而我相信,尹连城的真草《千字文》势必成为他延续“吴门家法”的扛鼎之作;进而更坚信,那些真正懂得中国传统艺术真谛的书法爱好者,一定会从尹连城的这种艺术抉择中,悟出一些书法之外的义理。
五
如果说,在路上行走的所见所思,还只是间接地融入尹连城的书法风貌中;那么,在他的诗词创作中,这种“行走的感悟”则更直接地融入他吟啸山林的字里行间。换言之,作为尹连城两种常态化生命存在方式的“在路上”与“在书房”,恰好在其诗词里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
连城之诗,乃行者之诗。闲坐书斋吟不出他的视野,寻章摘句更写不出他的襟怀。他的诗词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是用血汗滴洒出来的,是用心智熔炼出来的;目之所及,心之所感,行之于笔,发之为诗。读这样的诗词,可以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如同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心游大地山川,目极江河湖海。他带着我们去赏东京的樱花,“迤逦木屐踏青来,花间林下抒歌舞”。然而,正是在繁花瞬间凋谢的自然演化中,他感悟到“君不见世间万物终黄土,一霎争荣究焉补。君不见岁岁花开花似海,明年花开我何在”?本应轻松欢快的赏花之旅,带给诗人的却是深沉的思索和无边的浩叹。翻开尹连城的诗稿,这类行走的诗篇几乎占其大半,若《车过戈壁观落日》《雨中登峨眉》《武侯祠》,若《过三峡夜宿宜昌》《湄岛观涛》《梵净山》《丽江游》,等等。恰如他在《甲申远游归来》中的“夫子自道”———透脱胸怀事,游踪任往还。毛锥同仗剑,云壑供投闲。湄屿朝寻渡,罗浮晚欲攀。陶公心系我,何处不南山。原来,诗人在行走中所追寻的,正是古今文人心向往之的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理想境界。
连城之诗,乃隐者之诗。此言一出,或许会受到诘问:一个人整日游走世界,何以称之为隐者?盖隐者之谓,有隐名者,有隐身者,亦有隐形者。虽身居偏远,而心不离庙堂者,绝非真隐;虽暂远红尘,而随时准备重返长安道者,亦非真隐。从古至今,这种挂牌儿的隐者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真隐者居于闹市而心静如止水,行于要冲而心远地自偏。神思如天岸之马,驰骋自如;身体若高天之云,游走随意。身怀绝艺而不炫名于世,目光如炬而不傲视群伦。游走路上,逢人懒道其名;安栖书房,关门即是深山。如此之真隐者,恐非连城莫属焉。
读连城之诗,我们自会读出他的一分安逸二分悠闲;同时,更会读出他的三分孤独五分寂寞。我猜想,当年他之所以毅然决然地走出书房,长年累月地奔走于山野林壑,其深层原因或许正是源于心灵的极度孤寂,或许还有几分是对俗世中追名逐利、尔虞我诈等等污浊世风的厌恶和逃避。大自然是不会撒谎也无须伪装的。它如坦荡君子,真实不虚;如绰约美人,丽质天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尹连城身心得到滋养、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艺术灵感得到激发,而其诗思也被鼓荡起来,一支毛笔顿时幻化成澎湃诗情的喷发点,一首首饱蘸真情、蕴含哲理、富于禅意的诗章流泻于尺幅绢素,透露出这位“毛锥同仗剑”、隐于山林者的真实心声———无语对青山,山接云间树。正是人行寂寞时,能有真情悟。
连城之诗,乃智者之诗。随着人生屐痕的延展,他踏遍青山、目极四海,从青藏高原到天涯海角,从戈壁大漠到古刹深林,近年来更痴迷于艺术摄影,痴迷于海底深潜,痴迷于追踪野生动物……随着他行走的步履越来越远,行走中的静悟也越来越深,这使他心境愈发澄澈,心态愈发淡定,心神愈发洞明。人生的大智慧往往是在如此情态下倏然光临的。读连城之诗,我不时为他的冲融豁达所感染,为他勘破表象、直抵灵府的深刻所感动。读这样的诗句,足以疗心疾、祛心病、解心忧、除心结,令人怦然心动、若有所悟———若《客有羡我者,戏答》中“此间消息不难问,舍得功名自在身”,若《吊古战场》中“当年蚁战荒蛮月,空照荒蛮草木稀”,若《题范曾〈老子出关图〉》中“世外衣冠开大化,天边心胆到无为”,若《论书》中“书生最耐是清冷,把定乾坤任渭泾。云烟不染炎嚣事,只作风悲雨泣听”,若《水调歌头·有感老三届》中“不应世事看破,徒使气消磨。宠辱百年一笑,功业千秋一扫,行迹自婆娑。携手登高处,舒卷看山河”……非饱经沧桑深谙人性者,何能对世事看得如此“明白”?而我个人比较偏爱的,则是他的那首《一剪梅》,尤其是下阕“一向随人议短长,毁也寻常,誉也寻常。孤云舒卷自成章,来也徜徉,去也徜徉。”这种达观与透彻,恰恰是我向往多年而尚未达致的玄妙之境。品其诗、赏其字,不知连城兄何以教我!
谨为序。
草于2013年8月11日
尹连城,1947年生。1967年拜吴玉如先生为师,系统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上世纪80年代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87年游学日本,曾受聘于日本现代书道研究所,研究日本书道,并对中国书法未来发展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上世纪90年代初回国,闭门潜心书艺。近10年来遍游祖国名山大川,荒原绝岭亦多涉足,在艰辛历练中对人生有诸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