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2013年全国油画作品展复评结果
- • [公告]第九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初评结果
- • [公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初评结果
- • [公告]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复评结果
- • [公告]2013年全国油画作品展初评结果
- • [展览]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征稿启...
- • [展览]北京艺博会首推新写实油画展
-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王学仲先生(左)与本文作者合影于天津大学黾园,本报记者杨新生摄,时间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998年本报“收藏”版创刊时,王学仲先生应约题写的刊头。
2002年王学仲先生为本文作者题写的书斋名。
作者:罗文华
10月6日下午,我应邀到天津美术馆观看画展,遇到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唐云来先生。他告诉我,他刚才去了医院,看望了王学仲先生。他心情沉重地说,王先生这回恐怕够呛了,也许就是这两天的事了。我说我也去看看王先生吧,唐先生说医院管理很严,他是被破例允许穿上防护服进到病房看望的。他说,王先生有时意识还清醒,看到特别熟悉的人来了,喉咙里便发出含混的声音,大概是表示感谢的意思。在随后的半个多小时里,我和唐云来先生一边看画展,一边聊着关于王学仲先生的话题。然后,我们一起到天津美术馆一楼会议室参加一个艺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唐先生出去接了一个很长的电话,继而他便提前退席了,我估计这很可能与王学仲先生有关。王学仲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也是唐云来先生的老师,于公于私唐先生都会为此而忙碌。接下来,我分别与原天津画院院长白金先生、本报资深摄影记者杨新生先生等联系,请他们找找有关王学仲先生的资料。翌日,仍在国庆长假中,我在家里翻阅着王先生赠给我的著作,还有他写给我的信札,静静地等待着一个终将到来但自己极不愿到来的时刻。转天,即10月8日,一大早,杨新生先生第一个打来电话,说王先生刚刚走了。
这些天,秋风秋雨中,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二十多年来与王学仲先生在一起度过的那些欢愉的时光,耳畔仿佛又响起他那高亢的山东音和爽朗的大笑声。
黾翁已逝,黾园犹在。失去黾翁的黾园,今后还会历春夏秋冬,但还会有风花雪月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坐落于美丽的敬业湖畔的黾园,即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所在地,我曾数十次拜访过王学仲先生。凡有书画诗词等活动,王先生即邀请本报前辈编辑朱其华、张仲、朱帆等先生到黾园参加,我自然也叨陪末座。大家都喜欢黾园的清雅幽静,更喜欢黾翁的豪爽好客。在黾园里,王先生让我参观过他收藏的陶瓷、青铜器、古代书画等文物珍品和藏书,以及他本人的书法、国画、油画、水彩画代表作,还给我介绍认识了很多海内外文艺名家。
二十多年间,王学仲先生给我写过数十封信,赠给过我多幅他的书画作品、几十部他的著作,我们也多次在黾园他的会客室、工作室、休息室和庭院中的池塘边对面长谈,使我对他的艺术和人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黾园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四我庭”三个大字,其含义是“扬我国风,立我国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我觉得这既是王学仲先生的艺术宣言,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王学仲先生学养深厚、才华横溢,而又淡泊名利、德艺双馨。他终生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的现代写意,居功至伟。他为中国书法拓展更广泛的世界性认同,贡献巨大。他诗、文、书、画四绝,著作等身,成果丰硕。他提出“黾学”主张,努力建立一个包含哲学、美学、书学、画学和文学等的立体式、开放型的学术体系,使他成为一位具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文艺理论家、美学思想家。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桃李满天下,孙伯翔、顾志新、卢善启、唐云来、赵士英等当代著名书法家皆出自其门下。统观王学仲先生的言行、教学、创作和治学,处处体现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特殊使命感和崇高责任感。
如果我们承认当代还存在大师的话,那么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的人,取得了这些成就的人,才可以称为大师。王学仲先生就是这样的大师。他是真正的大师。目前,有一些书法家,名炒得很火,字卖得很贵,也被称为大师;然而,一旦把他们放在王学仲这面明亮的镜子面前,云泥之别即可立见。
唐太宗李世民极其喜爱并高度评价王羲之的书法,他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写了一段传论,评曰:“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可谓推崇备至。他还说:“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所谓“区区之类”,从前文看,指钟繇、王献之、萧子云等人。此外,他又指出,张芝、师宜官“无复余踪”、“罕有遗迹”,则自然也不足论了。客观地说,钟、小王、萧等人也是书法史上很有风格、很有影响的人物,但以人格力量、思想、学养及艺术成就等论,确实没有谁能比得上王羲之。由此想到,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文化浮躁、炒作成风、鱼龙混杂的现象,对艺术家及其成就进行真诚、客观、科学的评价,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王学仲先生的书法是足以借“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其言谓之的,是值得我们“心慕手追”的,是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地学习、欣赏和研究的。
数百年来,天津书法名家辈出,群星璀璨。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更凸现出吴玉如、王学仲、孙伯翔等影响海内外的书坛巨擘。当代天津书法百花齐放,争芳吐艳,使天津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书法艺术重镇。在推动天津书法艺术发展、繁荣天津文化的进程中,王学仲先生和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学仲先生以自己超人的才华、智慧和勤奋,为中国书法树起了一面大旗。近十年来,王先生因年迈多病,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也很少出现在媒体上,而这面大旗依然迎风招展。现在,虽然王先生辞世而去,但是他的精神风范、他的作品的艺术魅力亦不会随之消逝,这面大旗一定会长久地飘扬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未来征程中。
·当代“德艺双馨”的典范—艺术大师王学仲生平
·王学仲散记:时人要识凌云木 一代大家在眼前
·组图:书画艺术大师王学仲病逝 冯骥才吊唁追忆
·他是书画界的“孤种”—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谈王学仲
·当代国学泰斗、艺术大师王学仲今晨病逝
·中国书画泰斗王学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