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名遂 绘
“上海在中国书协会员中有300多人,其中50岁以上的250多人,整个队伍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上海地区的中小学书法水准是出类拔萃的,但在考试加分完成后,很多人就不会继续在书法之路上走下去。”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以“楷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而展开的书法研讨会上,与会人士针对上海的书法队伍提出的年龄断层、练习目的过于功利化等现状,引起众多与会者共鸣。
少点功利,楷书没落则书法没落
书法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刘小晴指出,中国的楷书在隋走向成熟,唐则法度渐严,开始“以书取仕”,直到发展到清朝的馆阁体,数千年来,书写庄重的楷体从来都是读书人必备的素质。书法以“沉着”为本,而锻炼“沉着”功夫的最佳方法就是从楷书入手。刘小晴直言:“楷书是书法练习的基本功。但近二三十年来,楷书在全国书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书法展上的评委自己就不写楷书,并且还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评断参赛作品的标准。”
“书法机构的评委在楷书上的造诣不够,态度轻视,评委水准不够,如何发展楷书?”刘小晴的这番言论也得到了书法家郭舒权的赞同。楷书缘何被冷落?郭舒权分析认为,“一方面,现代人在谈论楷书时片面强调技术,仅将之作为练习书写技巧的工具是有失偏颇的;另一方面,大家对楷书的发展缺乏信心,认为楷书发展到唐朝已登峰造极,后人再难有作为。此外,当今社会功利之风太甚,写楷书没有坐五至十年的冷板凳功夫是不可能参展的。而现代书法用于展览时,因悬挂于展厅的需求,导致篇幅小的楷书不太流行,大楷又对写作者的要求很高,导致乏人问津。”
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杨耀扬认为,当下书法界未能深刻认识到“楷书兴则书法兴”的历史规律。“历代行草大家的楷书作品同样是一流的,楷书的没落也意味着书法的没落,这点在历史上的晚唐、南宋都比较明显。当今书法圈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是:行草书以篆隶为基础,所以要自成一格可以绕过楷书。这是书法界心气不静、‘抄近路’现状的体现。”在他看来,如今,许多写草书的人才,拿不出与其草书同等高度的楷书,且多年水平停滞不前,根本原因是缺乏楷书的基础,后继无力,又浅尝辄止、急于速成。
“书法是一门需要技和道相统一才能成就高峰的艺术,没有日积月累地刻苦练习,成就一手好技法,再好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也难以体现。”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宣家鑫如是说。
多点传承,让书法艺术进入教育体制
事实上,上海书坛的楷书发展确实不容乐观。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戴小京指出,上海的楷书发展情况颇为低迷,最大的问题是断层,“中青年书法家都在追求行、草,导致上海书法家在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的力量最为薄弱。”
据了解,书法继承者年龄“断层”的情况不仅局限在楷书领域。上海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潘善助援引数据分析:“上海书法创作队伍整体结构面临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且活跃的青年书法家中,新上海人、无户籍外地移民占有较大比例。”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相比于书法在市区的“遇冷”,郊区的书法活动要活跃更多。“许多活跃的青年书法家都集中在郊区,郊区生活节奏慢,更适合书法发展。”
如何做好书法的传承工作?戴小京认为,政府、专业机构等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书法的传承与发展。“书法要从青少年抓起,要走进课堂。文史馆和书协当联合调研,摸底现今教育体制中书法教育的状况,提出一些颇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言献策,共同推进书法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