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书法
吴稚晖(1865-1953),常州武进人,原名吴眺,后改名敬恒,字稚晖。幼年丧母后由外祖母携至无锡抚养成人,因其一口至老未改的乡音,也常被认作无锡人。吴曾笑曰:“说我武进人可,无锡人可,总之中国人也。”
吴氏早年投生国民革命,既是孙中山忠诚的战友,又是蒋介石倚重的元勋,更是蒋经国景仰的恩师,可谓不折不扣的“党国大佬”。可是这位大佬一生清廉,于当官并不在意,除担任监察委员的收入之外,其他各种政府职务的工资福利一概不取。随着抗战开始后法币急剧贬值,生活也难免陷入困顿之中。于是1943年,由张道藩、章士钊、徐悲鸿、吕斯百等人起头,替吴稚晖在《中央日报》刊登“鬻书润例的启事”。
吴稚晖精通考据之学,古文字造诣颇深,青年时就擅长书写篆书,是国民党内著名的“四大书家”之一,陈布雷评价其“雄劲整秀,纯以籀隶之意行之,既论书法已足千秋”。他曾对人玩笑说,当初他应试举业时,应该是不第的,但因为他通篇使用大篆,考官看不懂,又觉得他字写得不错,这才中举。
吴氏书名在外,润格又不太高,启事刊出,求字者甚众,据说短短一年之内,竟得润金五六万元。吴稚晖生性豪爽,每天清晨起都会写字三四个小时,以完成当日的接件,不似普通书画家,往往交件无期。反倒是裱画店因工期所限,有时不得不将生意转介同行。虽然吴稚晖的书法广受欢迎,但由于其奉公守法,不事投机,而通胀却愈演愈烈,及赴台时,依旧是身无分文。
蒋介石对吴稚晖敬重有加,也酷爱他的书法。吴稚晖居重庆时,曾应蒋所请,书《蒋金紫园庙碑》,全文八百余字。吴当时已七十七岁了,依旧凝神贯注,用两个半天一丝不苟完成,被陈布雷称为“圆浑凝重,是楷书篆化的精品”。而蒋家《武岭蒋氏宗谱》内外题签以及其奉化丰镐房中厅“报本堂”的匾额也皆由吴稚晖题写。
此番上海道明第二十一届联谊拍卖会亦有两幅吴稚晖的篆书联上拍,其中写给近代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唐仰虞的一对“篆书六言”四尺联还系朵云轩旧藏,其间自可领略吴氏篆书“风格端丽,法度严谨。圆可循规,方可蹈矩。结构疏朗,大气磅礴。”的神韵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