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枕石书法作品
张枕石书法作品
搞书法的人要勤读书
张枕石的老师韩嘉祥先生师从著名学者吴玉如,是吴派书法艺术的传人,也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书法家。张枕石跟韩先生学习了近30年,他在学习读书上花费的时间和产生的感悟都远远超过了书法。张枕石说:“韩先生在授课时经常用吴老的话强调文学修养对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吴老反对别人称他为书法家,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写字的,谈不上书法家。吴老曾经把读书比喻成农民种地,而在种地回家的路上顺便拾了柴便是写字。”
古人云:“读书深,养气足”。张枕石说,搞书法的人要勤读书,善于读书,以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书法创作提供文化艺术滋养。如果一个书法家仅为了写字而写字,文学修养很差,即使笔墨技巧再高,也不会为人所认可。读书能够提高书法家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水平,知识面也会相应提高。艺术幼苗的成长需要给养,需要文化底蕴,没有文化底蕴,书法家的艺术之路也不会走得长远。文化底蕴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无处不在,创作情绪、创作意识、创作手段和创作理念都包括在内。任何书法创作活动都不可能孤立于其外,加强文化底蕴是提高书法创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加强文学修养,不仅能改变一部分人对书法家的偏见,而且也是书法创作的需要。当代书法名家曾来得以前提出过“好的书法家应该是半个哲学家”,张枕石在这个观点之上又生发出了新的领悟,他觉得“好的书法家应该是半个文学家”。因为哲学是比较理性的,而艺术家更需要一种冲动,文学可以让人变得感性,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到书法作品中去。“颜真卿、王羲之的传世之作都是融入了当时的情感,真情流露的结果。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痛彻心扉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再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章随着作者的感情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另外,加强文学修养还能提高审美水平,使人在面对美好的事物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得到更多关于美的启迪,从而将这些对美的理解更好地表现出来。”张枕石说:“放眼古今,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基本都具备很高的学识修为。为什么当下书画大家的出现不如古代频繁,多半原因是很多书法家没有文化底蕴,更多人看重的是书画市场的经济效益,打算通过书画获得更大的收益,而不是为了追求艺术,更不用说是为了心底那份热爱之情。”
张枕石书法作品
张枕石书法作品
张枕石书法作品
张枕石书法作品
避免迎合市场失去自我
十多年前,有个朋友说要开字画店专门卖张枕石的作品,被他婉言谢绝了。“首先我觉得自己当时的书法水平还没有达到让自己满意和走向社会的水平,其次我觉得这样会导致自己去迎合市场,审美受到市场的冲击。我和我的师伯、著名书画家陈骧龙老师第一次见面时,师伯问我靠什么为生,我说自己有其他工作。他说好,千万不要靠创作字画为生,以避免自己迎合市场,在艺术中失去方向和自我,艺术家要保持文人的高尚品格。”
张枕石始终记得韩嘉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搞书画的人如果看重市场,他可能会把字写好,但是写不精。“走向市场的作品一但卖得好,创作者极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停滞不前,拒绝更深入的艺术探索。我觉得今人学习古人书法的目的是为了让艺术层次达到一个深度,在这个深度之上争取发现不足或是比古人走的更远,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人生观、世界观。”
创新必须先继承传统
书法的继承和创新是许多人都在思考和尝试的问题,随着几十年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书法正面临着延续和发展难解之惑。张枕石认为,传承和创新在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中不可分割。书法家首先应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必须继承先贤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认识传统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才能出现传统的结果和创新的结晶。张枕石形象地打比方说,这就好比一名厨师要尝遍天下美食才能做出最好的的美味,书法家只有对古人作品进行系统且深入的学习,才能创作出有高度的作品。让三个从未用毛笔写过字的人写毛笔字,他们都会写出自己的风格。如果风格在书法中很重要的话,那三个人都是艺术家,但是为什么他们又成不了艺术家呢? 因为艺术家会经过系统的学习。这说明风格固然重要,但艺术内涵和艺术格调更为重要,如果一味为了追求自己的风格特点而不向古人、名家学习,纵然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也没有意义。
张枕石简介
张枕石原名张明,四川渠县人,现居天津。自幼喜欢书画,12岁始即为乡邻书写春联。志学之年负岌求学于津门。追随著名书法家韩嘉祥先生学习书法和古典文学近三十年。诗词受教于张牧石、陈云君先生。书法从二王入手,以李北海为总,对米芾、怀素、王铎浸淫不辍,因追随韩嘉祥先生学习书法,受吴玉如影响较深。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家书画》主编。
当下书法界,不少人的作品只顾强调形式美,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薄弱。这部分人认为书法家只要把字写好了就成,而文学水平、文化底蕴与书写水平的提高关系不大。对于这个现象,张枕石的观点是:书法和文学不应该分家,书法是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文字是文学的载体,一名杰出的书法家应该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学家,而不仅仅是书法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