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书法家张鹤年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张鹤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刻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书画院院士,天津楹联书画院副院长,天津市南开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艺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楹联学会会员。
简介:张鹤年,字东轩,号凝尘,天津人。自幼秉承家学,临池不辍,涉猎广博。书风追求老辣飘逸灵动秀美、朴实敦厚不事雕琢。书作流传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多种典籍收录。天津有线电视台、报刊亦有报导,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曾约书作。作品曾入展第六、七、九届全国书法刻字艺术展及天津市多项展事。
图为李启厚、张鹤年、魏文亮、苏玉作在交流书画
张鹤年在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您对传统书法艺术有一种宗教般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怎么来的?
[张鹤年]:谈起书法,我家里的字帖非常多,市面上卖的字帖,我基本都买来了,所以各种书法字帖收集得比较全,订的书法类杂志往往也是一订就是几十年。见得多了,我的感触就非常深,感觉书法文化博大精深,各种书法流派和字帖简直浩如烟海。中国书法传承了五千多年,这五千多年又分为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最初,书法只是作为一种书写的工具,便于人们生活交流和文化交流,作为一种传承历史的工具和载体流传下来。我个人理解,中国书法本身经历了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前提是它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是从客观存在抽象过来的,很多字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参照,例如早年的甲骨文、石鼓文、篆书,尤其篆书最明显,比如大篆、小篆,先人们创立了我们民族的文字,应该说我们非常幸运,中国的文字都是从自然界的客观物象中抽象过来的,它不像英文或者其他文字是由拼音字母之类的符号组成的。中国的字,它都有一个形,例如“马”字,就模仿马的形象,在甲骨文里,“马”字就是一匹马的形状,把一匹客观存在的马,通过简练的线条把它表现出来,然后再把线条逐步规范下来。月亮的“月”就是一个月牙的形状,月牙里面有一点,是因为我们祖宗发现月亮有黑子,月亮上面还有山,有其他的东西。“日”就是太阳,一个圆中间一个点,那个点就是表示太阳黑子。所以说,中国人非常非常聪明,他们从对客观物象的观察中逐渐提炼出这些符号来代表太阳、月亮,中国文字把客观的物象提炼成为一个非常抽象的符号,可是从这个符号里,又能看到具象的影子,原有物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依然存在。中国文字的创立,是先有的形,接着有的声,然后有的义,形声义整合在一起就代表一定的所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以及交流、工具的需要,又演化出若干的偏旁部首,通过偏旁部首又组合成新的词新的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中国文字的浩瀚的宝库。由于历史年代的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书法字帖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是不同的,例如简书,简书的用笔非常飘逸,因为竹简本身就是圆弧,是带弧度的,竹子是不平的,当时的毛笔是什么样子,我们现代人没有见过,但是当时的毛笔能把我们想表达的东西通过很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来。我个人非常非常崇拜中国的文字,感觉它非常深奥,它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所有的智慧,这是一种非常非常高的智慧,甚至我感觉它高不可攀。中国的文字,和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相比,它都能让你感觉到它一是一种高度发展、高峰性的文化,我对它有宗教般的感觉,因为我对宗教的理解,包括佛教的理解也是这样,佛经都很深奥,很难把它领悟透了,中国书法就像佛经一样非常深奥,真正要把佛法弄明白了,那就等于弄明白了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书法也一样。
我也非常喜欢音乐,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我都喜欢听,我对书法的感觉与对音乐的感觉一样,乐谱上的符号也就是音符,它们是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把音符通过一定的要求也就是音律组成起来,就有了音乐。书法跟音乐的道理一样,书法的音符是什么?是点、线,点线组成的就是书法,它是一种无声的音乐,有声的音乐是音符组成的,无声的音乐是点、线组成的,所以我把书法也比喻成音乐。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像弹钢琴一样,有些人写字没有感觉,这样字写出来就不美。很多人都可以来写音乐作品,很多人也可以唱歌,但是音乐家唱出来的跟普通人唱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音乐家的演唱,需要把音符在心里面理解以后再把它唱出来,和单纯地唱1234567是不一样的。我写字也是一样,简单点的我就把点与划表现出来,但字与字之间的起伏没有,节奏没有,互相之间没有关系。好的音乐都有音律,音律就是音符之间的关系,高音、低音、中音等都有关系,书法也一样,点与划之间也有关系,没有这个关系,就解决不了书法美的问题,好的书法为什么那么美,就是因为每个字的点划结构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处理妥当。
张鹤年书法作品。
张鹤年书法作品。
张鹤年书法作品 杜牧诗
张鹤年扇面作品 清 张照诗
张鹤年书法作品 杜牧诗
张鹤年扇面作品
张鹤年书法作品 苏轼诗
有人问我,为什么对书法有那么深的感情,甚至达到要崇拜它的程度,就像崇拜佛教一样,要皈依书法?原因就是,书法能把人本身内在最想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别的方式都表现不出来,所谓能表现内心的,触及人的心灵和灵魂的艺术表现形式,无外乎音乐、书法和绘画,当然,其他的形式也能表现,比如跳舞、武术也可以,别的方面就很难表现,农民种地锄地那就不行。中国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它经历了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我感觉它非常非常深奥,浩瀚无边得让我觉得很难把它全部掌握。既然学习认知它很难,那我就把它变成一种崇拜,以宗教般的情感来对待它,以我个人的体会,好的书法能让人的心灵有种皈依的感觉,所以我就把它当宗教看。我曾经有篇文章谈到过以宗教般的情感对待书法的问题,在这些书法资料和碑帖面前,我常常感觉诚惶诚恐,丝毫不敢随意去写,也不敢随意去碰它们,但是我又想拜读它们,怎么办?我就崇拜它们,在崇拜的过程中,我一点点地参悟它们。曾经有人问我,学书法怎么学才能学出来?我就跟他们讲,学书法,七分在读,三分在临,读帖非常重要,一定要定下眼睛来看字帖上的字,把每个字里蕴涵的客观的、主观的、有内涵的内容都参透了,所谓内涵就是客观到主观之间的东西,要把它悟到自己的脑子里、心里,然后再通过书写反映出来,这就是对整个字帖的理解,这个问题非常深奥。我对书法,从心里面是为之崇敬的,我去过佛教圣地五台山,在那里我看到了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
艺术高就高在,它是超脱于一般人类认知基础上的一种感受,这是我对书法的理解。我可以说,到现在,我在书法面前也永远是个小学生,就像一个虔心礼佛的大和尚一样,他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经文都背诵下来,但是对于佛法和佛理,一定要把这些内化进自己的心灵。在我看来,写字第一要读,第二要悟,第三要临,第四要融,“读、悟、临、融”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我还想说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写书法的师承问题,拜老师甚至名师未必就能解决事情,拜老师是个捷径,可以省去好多摸索的麻烦,老师直接给你讲了,这个应该这样写,那个应该那样写,怎么用笔怎么用墨,纸和墨怎么配合,怎么解决融合的问题,这些老师都会给你讲。实际上,真正学书法,应该是不间断地和古人对话,以古人为师,和古人对话,这是前提。同时,写书法也要耐得住寂寞,佛教里讲的,青灯古卷,那是修行之人,写书法的人同样是古帖前的修行之人。古帖面前修行,任何一本古帖,都可以作为修行的对象。信佛的人皈依佛门,我热爱并痴迷书法,就皈依到书法这门艺术里,这也是一种崇拜,我对书法就是这样理解的。
张鹤年书法作品 元 虞集诗
张鹤年书法作品《鹤寿》
张鹤年书法作品《朱子治家格言》
张鹤年书法作品《竹里馆》唐 王维诗
张鹤年书法作品
张鹤年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