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群:《八百遐龄》唱大风 又是一曲正气歌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4-11-07 10:31
在32年前的1982年,孙伯翔的魏碑书法《正气歌》四屏惊艳全国,荣获首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一等奖,从此“魏碑巨匠”的光冕至今华光四射;11月9日,天津美术馆将举办“八十抒怀—孙伯翔书画展”,一幅高2.2米、宽1.9米的巨幅松树画作将亮相展厅,笔者有幸先睹,不禁赞叹:《八百遐龄》唱大风,又是一曲正气歌。
倘说卅载前的魏碑《正气歌》抒发了孙伯翔书法的性情,那么此幅松树巨作《八百遐龄》,孙伯翔向外界袒露了胸襟的正大气象。
借此次展览,孙伯翔将捐出50万元给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用来奖励将来在书法大赛展览获奖的天津书法新人。孙伯翔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根深叶茂的大树,要不断地发嫩芽冒新枝才能显示勃勃生机。书法代有才人出,是老一辈书法家的期望更是职责。他说:薪火相传,推陈出新是书法艺术不灭的“奥运圣火”,我愿意做一名“火炬手”,更愿为书法艺术的巨松催芽添枝。
画巨松,正像他在画面的题字:“正大气象,松柏性情。欣逢盛世,沐浴春风。”以正大气象显示盛世正能量,显示了老画家书法绘画高雅的追求。
孙伯翔从少年时即习书练画,十几岁在家乡务农时,常常在场院的平地上用树枝写写画画,最多的是练习书法双钩,至今他仍然在说,临摹是两种学习书法的方法,临是照着碑帖写,而摹是把纸放在碑帖上双钩。双钩是书法的必要的功课,对书法笔画的细微处能让人体悟而不放过。
在画画上,孙伯翔最爱画竹和松。二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有挺拔倔强的性格,重要的是竹枝竹竿和松枝松针都能“写”,都对书法有着直接的裨益。从上世纪70年代的“文革”后期,孙伯翔经常到住在西北角的梁崎先生家,去求教去观看。他那时曾做过一副对联写眼中的境写现实的景:“八方斋内观云秀;三尺画案听鸟鸣。”“八方斋内”笔者直观理解就是梁崎的一间八平方米的斗室,“三尺画案”就是一块临时架起的木板。从那时开始,孙伯翔已经“门后耍大刀”,开始了“闭门默练画”。这个秘密少有人知。
书法,孙伯翔纵笔于魏晋南北朝;绘画,神游于金冬心、李方膺、赵之谦、吴昌硕等。他说过这样的绘画心诀,学绘画一以贯之,别走歧路,别抄近路。“不怕慢,就怕乱。一心走,到峰巅。”
孙伯翔三十年来研习书法的同时,从未放过对国画的研习,书画同源他体会得尤深,书法和绘画是互激互砺的艺术,也是相济相利的艺术。中国画离不开书法,书法也是绘画的依存。刚刚结束的全国美展,有人在网上进行过统计,在入选的国画中,竟有一大部分连一个汉字都没有。中国画是书画并耀的艺术,不可想象没有题跋没有优美诗句,没有感悟的画作,实际上缺失了国画的一段情趣;不可想象连穷款都没有的中国画,抛弃掉了书法,一味地临摹照片,技法袭用西法,这样少笔墨无书法乏情韵的国画还算不算国画?
对这样的问题,孙伯翔嫣然一笑,认为无可无不可,但是他说,国画没有了书法功底会缺失半壁河山。孙伯翔的绘画得益于书法,书法也受惠于绘画。中国画为什么叫写意?一个“写”字道出了个中的奥秘,国画许多是写出来的。
创作《八百遐龄》这幅大画,松枝树干松叶都要用“写”,这样松树才有挺括雄浑之气,松必须画出苍劲,苍劲不等于是枯枝死木,还要画出氤氲之气。松树的苍与润就是国画的笔与墨,这些都离不开对书法的理解。
谈到画松,孙伯翔认为,松在中国的文化中代表正直高洁,之所以喜爱松正源于此。古人爱画松,他画松不是从古人的画册中来的,他认为“外师造化”十分重要,他观摹过中山陵的松、看过黄山的松、看过秦皇岛的松,它们各有各的姿容,各有各的不同。在画松上,他从中部的“龙鳞”开始画,再往上下延伸。孙伯翔经常说,画画就是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出现,画面就产生“不协调”,于是就要解决这个不协调,解决好了就会像中国的长城。长城是一条长长的线,这条线上起下伏、左突右进,但最终是一条优美由东而西“协调”的曲线,修建长城就是把握这条由东而西、上下起伏的线。笔直和偏离都是解决矛盾的败笔,这个道理被孙伯翔悟出了,所以《八百遐龄》这松树在人眼前立起来高起来活起来,当然也美起来。
一曲正气歌,中华正能量。年逾八旬高龄的孙伯翔,耄耋之年不辍画笔,常存赤子之心,以巨松抒怀言志,让人读出一份感动。特别是在这次书画展中捐出巨资勖勉后昆,奖掖英才,实为如松般高洁之举。此举并同此画与32年前那幅惊艳全国的魏碑《正气歌》一样,“八百遐龄”唱大风,再献盛世正能量。
来源: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易安
- >>相关新闻
- • 劲风朗怀李琦书画展将亮相中国美术馆
- • 集两岸三地之力 《于右任书法全集》历时13年出版
- • 小品大艺——扇面中的中国古代书画
- • 八旬书法大家“八十抒怀” 孙伯翔书画展九日开幕
- • 津门著名书画家严六符临文徵明《行书千字文》
- • 陋斋虚室:回忆几位书法家为我题写斋号的往事
- • 章剑华:“大有文章”近生活
- • 陕西青年书协聘请北大教授王守常举办文化讲堂
- • 首届“长江杯”书法展暨第三届湖北书法艺术节开幕
- • “坐看云起——金心明书法展”在翰邦美术馆开幕
-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书法家幺喜龙出版“大红袍”
- • 八十七岁高龄的钱绍武:回苏州外婆家举办个展
- • “艺海清扬·近现代名家画展”在天津美术馆举行
- • 首师大建校60周年暨书法学科创建三十年书作展开幕
- • “大有文章”章剑华书法展让书法“融入”客厅
- • 从书法正风说文化品位——华世奎书法展引发的思考
- • “‘八骏积跬’66马友书家作品邀请展”在京举办
- • “林鹏草书展”在山西太原读书时光美术馆举行
- • 推陈出新 自成一格—"印外求印"的美术馆印人蓝云
- • 甲骨文书法邀请展在沪举办 殷商甲骨文研究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