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孙伯翔先生子在展览现场 摄影/姚文生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天津美术馆承办的“孙伯翔书画艺术展”11月9日上午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书画展,是继孙老去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山西大同和阳美术馆等地巡展之后,在家乡举办的又一次重要展览。难能可贵的是,孙老已年届八十,此次展出的八十余幅书画作品,大都是今年新近创作的,构图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展出的作品中,观者也可看到一位八旬老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和博大情怀。老同志吴振、刘晋峰、房凤友、李振东、史莲喜、张柏峰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河西区、武清区、天津博物馆等方面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开辟新风 书坛旗帜
孙伯翔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家,以魏碑书体见长,名重书坛。他潜心研习北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独创,将北碑引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创立了新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范式。他的书风,开辟了自康有为、于右任之后碑派创作的新气象,雄强俊逸,刚中有柔,恰如老人在《八十抒怀》中所言:写必碑,碑必方。先贤论,当榷商。刚中柔,柔中刚。探其奥,解秘藏。凡作书,韵为尚。先方雄,后浑穆。静中动,神飞扬。继温润,化清凉。而其绘画,也吸收了赵之谦、吴昌硕等名家的艺术精髓,以书入画,山水气势磅礴,花鸟清新自然。尤其是蔬果草虫,极富生活情趣,与齐白石绘画理念暗合。
去年11月孙老在中国美术馆办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陈洪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孙伯翔先生在碑学研究及书法实践中成就卓然,已成为中国书坛的一面旗帜,其无论在艺术思想还是创作上,都为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在作为北魏都城90余年且为魏碑之源的大同办展时,山西及大同的专家也给予了孙老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以自己的艺术,让世界重新审视和认识了大同这座城市,大同人民对他充满了爱戴之情。
提携后学 奉献社会
在昨天展览的开幕式上,孙老亲自到场,将50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作为“中青年书法人才专项奖励基金”,用以奖励后学。同时,孙先生还向天津美术馆捐赠了一书一画两幅力作。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寇士恺对记者说:“孙伯翔先生品德高尚,艺术精湛,并于今年荣获了中国文联造型艺术成就奖,成为天津市继王学仲、孙其峰之后第三位获此项殊荣的书画大家。这是天津文艺界的荣耀,也是天津文艺界的骄傲。今天,孙伯翔先生捐出50万元人民币,充分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中青年艺术家的殷切希望和鼓励。我相信,天津市书法协会当不断挖掘新的书法艺术人才,且涌现出新的书法艺术作品,为天津书坛也为天津这座城市增光添彩。”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唐云来也告诉记者,孙伯翔先生十分关心天津市书法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书法后备人才的培养,他身体力行,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赈灾和慈善活动,捐款捐物,展现了一位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的高贵品格。他的探索、创新以及学而不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艺术家学习的,在老人家八十华诞之际,真诚地祝福他健康长寿。
谦虚谨慎 天天向上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办展时,记者曾问过孙老,为何这样大的年纪,却每日临池,笔耕不辍?孙老的回答十分朴实,他说我只讲四个字:感谢感恩。孙老进而解释说,要感谢的,是公众对他为人为书的评价。他做得并不好,总是为此感到惭愧;感恩的,是他那些已经离世或仍然健在的师长,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提携,他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在昨天的开幕式现场,已经八旬的孙老在致辞中,祝福恩师孙其峰先生健康长寿,令人动容。同时,他用“日日劳作,夜夜耕耘,不敢有丝毫怠慢”来形容自己当前的创作状态。孙老说,虽然我已经八十岁了,我仍然要牢记毛泽东主席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永远当一名小学生。记者在他的《八十抒怀》中,也找到了与此相关的词句,稍加连缀,即可得见这位老艺术家的情怀:皓首翁,当自省。居简室,心态平。远闹市,少逢迎。志高远,意坚强。人虽老,心向上。无挂碍,莫妄想。布衣暖,菜根香。诵诗书,继世长…… (周凡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