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马魏华近照
刻瓷作品展现汉字发展史 把汉字魅力传播到海外
一边是下棋消磨时间的老人,一边是钻研汉字智慧的马魏华。一墙之隔,悠闲和忙碌对比鲜明。
走进马魏华的创作间,墨迹斑斑,瓷片闪闪,汉字美丽呈现。
举办十几场书法刻字展,是“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奖章”获得者,每年都会受邀赴美讲学……马魏华在书法艺术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但与其说他是书法家,不如说他是汉字艺术家。
马魏华为参加“研讨会”的40名全美孔子学院的院长结合临摹的书法作品讲解汉字发展史
马魏华简介
1958年出生于天津。“国宾礼”特供书法家,欧洲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法中文化交流协会特聘艺术顾问,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汉字文化创意公益基金会管委会主任。10岁开始学习书法,师从宁书纶、龚望。1985年开始先后在国内外举办十几场个人作品展,并获“跨世纪翰墨艺术人才”、“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奖章”、“走向世界的中国十大书画大家”等多项荣誉。2014年被国际汉语学院聘为特聘教授。
波特兰州立大学校长韦姆·维维尔为马魏华颁发“马魏华·汉字奖学金”证书
从书法家到汉字艺术家
马魏华的父亲是位红学家,父亲教导年幼的他说,“年轻人必须学习一技之长。”于是,在父亲的引导下,他开始练习书法,师从宁书纶、龚望先生。1988年,30岁的马魏华在天津首届书法大赛上荣获一等奖,此后更是获得多项大奖。字如其人,“马魏华的书法很有特点,潇洒处有几分内敛,不张扬,却蕴含着一种张力。”有人这样形容他的书法。
马魏华把汉字的认知分为五个递进的过程,即认读写、汉字构成、汉字发展史、汉字的艺术属性和汉字的智慧。“汉字被称为表意文字,不仅指表达字义,也包含了很多哲理。古人创造汉字融入了一定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汉字的灵魂所在。”
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比如‘佛’字,一个单人旁一个‘弗’。单人旁,意思是佛是由人生成的,释迦牟尼就是由人成佛;而‘弗’一般用作不要讲,从象形文字的角度讲是用绳子把两根不平直的棍子束缚和立正平直,有约束的意思。人只有在不断约束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中才能成佛。”
12年呕心刻瓷
在篆刻、木刻、竹刻、刻瓷方面马魏华也成绩斐然,其中一套名为《汉字衍化与发展》的刻瓷作品尤为壮观,让人过目难忘,这套作品共158幅,前后创作历时12年。
“一开始接触刻瓷纯粹是玩儿,后来就萌生了把汉字发展史刻下来的想法,一方面是个人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马魏华说。“瓷”和“中国”的英文名只是大小写的区别,历史上,外国人认识中国也是从瓷器开始的。从2000年开始,马魏华多次前往山东淄博,设计、跟踪瓷盘烧制,从举目无亲,到朋友遍地。
“刻瓷用的盘子,里面如果有气泡,整个作品就废了。古代的碑帖成千上万,我选的是每一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要反映汉字从甲骨文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还要耐看。”创作的每一步都是大考验,在这一过程中,马魏华还因为劳累诱发了心脏病。“完成的那一天,我泪如雨下,哭了个痛快。”马魏华述说了创作过程的艰辛,“一开始,家人朋友都不理解,说你费时费力弄这个干吗,但当作品全部完成,一溜儿摆在那里,他们都说,‘马魏华你了不起!干了件大事!’”
2011年初,中国邮政出版发行了马魏华《汉字衍化与发展——刻瓷艺术系列邮票集》,被定为对外交流礼品,作为“汉字的名片”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2004年4月8日,迪纳市长授予马魏华拉玛特兰“荣誉市民”勋章。
把汉字魅力传到海外
展现汉字魅力,挖掘汉字智慧,马魏华还把汉字的魅力传播到了海外。
2004年中法文化交流年,应法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邀请,马魏华在法国拉·玛特兰市和里尔市展出了192件书法刻字作品,被视为“中国国粹”,受到热烈欢迎,《星岛日报》法国版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他也被授予“荣誉市民”和“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奖章”。每一天的展览,马魏华都像执勤官一样守在作品旁,为参观者讲解。有一对法国夫妇,明白“寿”字的内涵后,当即掏出300欧元,要买下这个字。马魏华说,“既然您喜欢,我送给您好了。”马魏华现场表演创作的200多幅书法作品,全都赠送给了法国当地的朋友。
“舍得和厚道,是我的原则。”马魏华始终坚持着他的原则。2009年至2011年,他四次受邀到美国几所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讲学及举办书法展。他将讲学的收入和展览的80幅作品全部捐赠给了波特兰州立大学,设立“马魏华·汉字奖学金”,成为首个以中国艺术家名字命名的海外奖学金。
一场展览上,马魏华为一名年轻人写了幅字,第二天这个年轻人给他送来一双耐克鞋。或许,穿上这双鞋的马魏华会走遍世界更多的地方,将汉字的魅力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每次去美国讲课,一是给研究生们讲汉字发展史,二是给一些孔子学院的老师做培训,三是面对社会各界人士讲公开课。”四个小时的课,他会安排一个半小时解答现场提问,很多人提问认真踊跃,这种态度令马魏华大为触动。在展览和讲学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问他“为什么汉字有这么多的写法?”“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字当什么讲?”正是这一连串的问题,让马魏华意识到汉字的智慧这一新的研究课题有待挖掘,一头扎了进去。
美国学生参观马魏华书法展
希望建立汉字公园
或许别人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马魏华却时刻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现在他的计划是“撰写汉字智慧解读的文章,每天解读一个字”。希望将复杂的学术问题简单化、大众化,而这背后需要大量的苦读、钻研。“在研究汉字智慧的过程中,我的书法也精进了许多。”
除此之外,马魏华还有一个心愿,希望建立一个汉字主题公园。“具体方案我都已经设计好了。”他说,“包括汉字发展碑刻、汉字智慧解读、百家姓氏来源、汉字实物复制、汉字休闲场所等。如果能够成功实现,汉字的魅力肯定会让人们叹为观止!”
“汉字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应该保护它、弘扬它。”马魏华曾立下宏愿——“颂汉字之大德,为汉字而立命”,并一直身体力行。如今,他以“挖掘汉字的智慧”这一古老的新课题为己任,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汉字的魅力和智慧。
马魏华在习字
马魏华问答
中国周刊: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您最喜欢哪种?
马魏华:这五种字体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炎黄子孙的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品质。我个人还是最喜欢楷体。
中国周刊:如何看待简体字和繁体字?
马魏华:简体字在扫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就像“爱”字,没有“心”,哪来“爱”(愛)?
中国周刊:汉字的发展还会更加简化吗?
马魏华:我认为汉字的简化已经到头了。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简化是为了书写便利,有一些汉字从产生的那天就没有变过,而简化的那些字一般都是笔画多的。
中国周刊:《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这些节目您看了吗?如何评价?
马魏华:可以使更多人关注汉字,但还是应该多关注“活字”,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汉字和词语。
中国周刊:“谐音成语”应该禁止吗?
马魏华:这个现象误人啊,一些地产商等刊登广告用字时故意使用错别字篡改成语,对青少年产生了误导。
中国周刊:现在很多人提笔忘字,您怎么看?
马魏华:这个现象很普遍,但汉字这一宝贵遗产还是应该了解继承、发扬光大。
中国周刊:手写这种习惯会不会消失?
马魏华:还真不好说,或许将来手写的实用性功能会越来越淡化,艺术性会更突出。 记者 赵彦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木作品
马魏华刻竹作品
马魏华刻竹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
马魏华刻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