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傣文 巴利文“我们的文字”
满文 锡伯文“中国记忆”
东巴文“我们的文字”
维吾尔文“中国记忆”
篆刻“我们的文字”
蒙文“中国记忆”
彝文“我们的文字”
李晓军
因要查阅教学资料,辗转找到了国家图书馆的网站,当即被首页“我们的文字”宣传片深深震撼了。要知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突破时空限制的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而文字的有无及其发达程度,更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罗常培先生曾如是总结。
想必每个中国孩子初次面对汉字,一定都曾有过无穷的惊喜和好奇,但在应试教育的裹挟之下,这种喜悦与好奇被升学的压力消磨殆尽,还没来得及更深入探索,兴趣的大门就被刻意关闭了。随着年龄增长,生活节奏似乎只顾着奔波在小时代的物欲潮中,愈发忽略了汉字的美态与价值……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这其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事实上,我们大概很少有机会去了解日常书写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学习一门语言,更像是在实践一种思考方式。那些汉字的背后,是远古智者对于自身和世界,最直接,也是最精炼的理解。
于是迫不及待地下单买了一本。当《我们的文字》纸书拿在手中,惊喜无疑又多了一重。淡淡的黑白配色,看上去既清爽又古典,封面上文字,或篆文、或金文、或甲骨文,无不摇曳多姿,犹如在水墨画上翩翩起舞。内文则呈现了30多种民族的文字,尤其是300多张国家图书馆的珍贵图片,全彩印刷的效果,更让阅读平添了许多趣味。
翻阅《我们的文字》,更像是一个不停地发现“原来如此”的过程。本书还从文字与民俗、文字与艺术、文字崇拜、文字的传播等不同角度来解读文字主题,从仓颉、王羲之、蔡伦的传说,到各民族的造纸技艺;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篆刻艺术,到文字的避讳与文字的崇拜等,本书几乎涵盖了文字在我国得以传承的方方面面,也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本了解我国文字大家庭的微型百科全书。
这些小小的汉字,乘载着独特的魅力和文化讯息,穿越三年的时间隧道,向我们传达远古的记忆。在此由衷感谢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这些年轻人,他们走遍中国各地,行程51496.5公里,走访了11个省的50余个城市和乡村,采访了30余个非遗项目的37位传承人及专家,拍摄了400余小时的影像和口述资料,堪称上山入海,寻访这些即将遗失的文字——在中国,不仅许多少数民族文字有濒临消亡之虞,连汉字的传承也都面临空前的困难。
现如今,数字化的浪潮让以往的书香变成屏幕的直观,文字的记录方式在许多情况下由书写而变为敲击,文字书写所折射出来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变得鲜为人知,无人问津。纵观全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正在迅速地消失。抢救与保护,这对文字而言,无疑是个悲凉而急迫的话题。
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说:“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人类的语言先于文字而出现,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的有无及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通用的语言和文字。文字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所系。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与其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密切相关。正如罗常培先生所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多少种文字?至今学术界没有一种公认的说法。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由汉字记录、沉淀而成的华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透过汉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文化观念、文化特征,找到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脉络,还可以进一步把握民族文化中深层次的意识文化取向、制度文化取向、民族心理文化取向、社会习俗文化取向等。生活于中华大地上的其他各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他们的语言和文字均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
什么是“文字”?东汉经学家、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又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这就是说,“文”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描写而创造的书写符号,“文”一般都是独体的;而“字”则是由独体的“文”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所以“字”一般是合体结构。这当然是针对汉字而言。而“汉字”的名称,最早见之于《元史》。该书之《兵志·马政》与《刑法志·职志》中均提及“汉字”,为了与蒙古文、回回文相区别,而汉人一般只称文字,不说“汉字”。
文字总是带有一定的民族符号色彩,通过文字记录的民族文化自然也不例外。什么是“文化”?在中国传统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当源于《周易》。《周易·贲卦·彖传》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末年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可见,“文化”一语本来是指以文德进行教化,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不过,不论是文字,还是通过文字记录的文化,都不是政治单纯的附庸,自有其独立的生命力。这也是历史上汉民族屡遭外族入侵而其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所在。
任继愈先生在《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了大功》一文中说:“汉字是中华各民族各地区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汉字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对几千年的中国政治等多方面的功绩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又说:“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正是由于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国,才能顶住外来各种侵略势力,打退入侵的日寇。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有了汉字,政令得以畅通无阻,汉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各民族之间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汉字作为全体中华民族使用的最主要的文字,承载着世界上最多的文化典籍,构筑了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丰厚的宝藏,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通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浪潮席卷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正在迅速地消失,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中国,不仅许多少数民族文字有濒临消亡之虞,连汉字的传承也都面临空前的困难。数字化使人们不再依赖笔与纸张,阅读不再是捧读书本,文字的记录方式在许多情况下由书写而变为敲击,文字书写所折射出来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变得鲜为人知,无人问津,文字赖以生存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脆弱。如今,曾是中华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两个成员——书法与篆刻,赫然已列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鉴于文字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中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以文字为载体的民族文化矿藏之富赡、深沉,有感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字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我们以举办“我们的文字——非遗中的文字书写与传播”大型展览为契机,在广泛阅读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编写了《我们的文字》一书。
我们的文字 中国的记忆
《我们的文字》国家图书馆 中国记忆项目中心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