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4月10日,应西泠印社美术馆之邀,随心自适——林尔书法篆刻展将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内拉开帷幕。这是江苏西泠社员首个应邀走进西泠印社美术馆的个人艺 术 作 品 大展。150件林尔创作的书法、印石篆刻、紫砂刻艺、竹刻等精品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艺术家最新的创作风貌。
三十七载从艺,常怀诚惶诚恐之心
去年5月间,西泠印社美术馆正式发出邀请,希望林尔能于2015年春季在美术馆内举办个展,林尔的艺术创作“有个性,不流俗”是美术馆方面发出邀约的原因。成立于2011年的西泠印社美术馆位于杭州地标性建筑西湖文化广场,是“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在当代高端文化服务层面进行拓展的成果。该馆举办的多项展览在业界深受好评,不过邀请印社社员举办纯粹的个展却并不多见。
“所以,受邀办这个展是有一定压力的。”林尔为此精心创作、挑选了60件篆刻,60件书法,20件紫砂刻艺,20件包括竹刻、瓷器、匏器在内的刻艺作品以及少量藏品。篆刻作品中有甲骨文印、生肖印、佛像印,书法作品中有甲骨文、隶书,这些都是林尔积30余年学习、创作所得的精品;而紫砂、竹、瓷、匏等不同材质的刻艺作品,则是林尔全新的艺术尝试。
取材自《论语》、《易经》、《菜根谭》的书写内容是林尔最钟爱的,“因为这些经典很好地表达了我对书法篆刻艺术穷尽一生也不厌倦的追求与寄托。”1978年,15岁的少年林尔像姑苏城中无数浸润于传统文化气息的古今爱好者一样,走上了书法篆刻的从艺之路,几年后,悟性极高的他就开始发表作品于《西泠艺丛》等报刊之上了;他先后二十余次入展由中国书协等举办的展览,其中一次篆刻获优秀奖(不分等级)、一次获银奖、一次获提名奖,一次书法获佳作奖(不分等级)。
不同于专门的从业者,林尔的治印与习书是“副业”,早早投身于商海中的创业拼搏是他的本色。在艺术创作式微的那些年中,很多专业人士以“先下海后上岸”的规划希望在谋得财务自由之后,能够重拾旧业,回归艺术,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期许。能走到今天收获创业与艺术并蒂花开的林尔是靠了“坚守中一颗常怀诚惶诚恐之心”。
为了准备此次个展的展品,林尔对很多早已自如于心的作品重新创作,“有几件改了数稿,直至自己觉得可以通过。”因为甲骨文取字范围的限制,业内普遍认为一件作品不宜超过7个字,“我就要试一下,能不能超过7个字,一试,果然有难度,但是现在就迈过去了。”平面的书写与刻艺固然是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提升,立体的刻艺也应该予以表现,“其实在不同材质上进行创作,在清末民初是一技多能文人艺术家们的日常功课,我今天的这些努力,不过是追慕前辈的一次学习和致敬。”
“百年西泠的寿而康,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1913年,近代艺坛巨擘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在传统强劲的苏州和新潮大气的上海之间,杭州能出现、形成这么一个历百年而不衰的文人社团,是值得深思借鉴的。”林尔认为四位创社先贤公推吴昌硕首任社长,就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成功之举,“大凡艺术领域,皆有圈子之说,把共同的艺术理念和实践降格为狭隘的‘近亲繁殖’,视野有限,自娱自乐,是圈子的一大弊病。西泠的七任社长是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有南有北,有艺术有学术,都是一个时代中的标志性人物,西泠由此形成的公信力、凝聚力、包容性,我认为是其百年发展寿而康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西泠印社始终以一种现代意义的社团组织形式从事古典的艺术探索,以宽松的运作理念主张艺术的多元性,才在曾经百花齐放,最终烟消云散的百年中国艺术社团史上成为硕果仅存的“天下第一名社”,至今拥有全球各地的社员450余人。
近年来,林尔担任了多个社会职务,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印社副社长、新加坡美术总会海外顾问、《篆刻》杂志总编、昌硕印社副社长。与各地书家、印友的广泛交流与来往,使得他对书法篆刻艺术的现状颇有感慨:“这是一个高雅的慢艺术,想要有所收获者急不得,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是出不了精品的。保持适度的压力、绝不轻言满意,才能不断精进。我就时常在完成一件作品之后只能‘开心五分钟’,因为再凝神静气审视一下,不足之处就冒出来哉!”
艺术品的创作与收藏一定要站在审美的层面上
在“靠作品说话”的原则之下,林尔近年来的书法篆刻艺术深得认同,在艺术品市场上佳绩频传。事实上,不需要用毛笔和刻刀来谋稻梁的他更加注重的是藏家和爱好者们的关注与点评。但是,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林尔对于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虚火与泡沫也表示了担忧:“艺术品固然因其特性而成为一种取得财富的手段,但正如艺术品的诞生是需要相当的过程一样,艺术品财富性的体现同样需要时间的打磨与淘洗。国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告诉我们,短时间的频繁炒作对藏家对艺术家都是一种伤害。”对于收藏爱好者进行艺术品投资,林尔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跟风炒作,不盲目加入,因为所有以短期获利为目的的投机一旦充斥市场,那就等于在纵容所谓大家者把出现漏字、错字的作品还高高地挂出来!”
为了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林尔在创作之余,也进行着非常专业的收藏,此次将要亮相于西泠印社美术馆的就有十余件甲骨文残片以及一些瓦当、碑刻拓片等,“我的藏品是为我的艺术创作服务的。每次展读这些古物,就仿佛与不知名的古人在面对面晤谈,这种独特的审美享受是非常重要的。”林尔表示。(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