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书法家王克礼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王克礼,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天津海河印社理事,天津书法研究会理事,一级书画师。
简介:字子敬,号静齐。1955年生于天津。他书法以金文见长,兼小篆、隶书,以篆刻为底蕴,见金石之气,独树一帜。篆刻功底深厚,苍劲中带灵气,厚朴中淌真情。特别是巨印砖刻,章法巧妙,刀法机敏,创作出许多篆刻精品。现代著名教育家马毓才说:“克礼的篆刻作品,潇洒自然,章法布局亦疏密得宜。印学虽小,综合了绘画、书法、雕刻美学诸多门类,不可小而鄙视之。”以上马老所论,说明王克礼篆刻已得到书画界的广泛认可。多年来,王克礼为津城书画界界刻印1000余方,作为珍品使用、收藏。1971年,于澄安慧眼垂青,收王克礼为弟子,登堂入屋,叩首拜师,学书三载。1974年,王克礼再拜著名书法篆刻家冯星伯为师,苦心跟随冯老学习篆刻,以其尊师好学、吃苦、善悟博得了冯老厚爱。
1983年举办津门书法五老(李鹤年、龚望、耿仲扬、冯星伯、黄寿昌)及弟子作品展,王克礼受师命参展。冯星伯对弟子之作大为赞赏:“俨然如我写的一样!”,冯星伯有200多方印,由王克礼代刻。由冯老举荐,王克礼曾得到著名学者、书画篆刻家商承祚、吴玉如、徐嘏龄、王示公、张培生等先生的指导,书法篆刻有了明显的进步。作品曾获国际奥林匹克2000年书法大赛书法篆刻两项大奖,1983年获天津书法大赛一等奖,艺术节篆刻大赛一等奖,1997年获“世界美术书法家”成就奖,同时入选成就大典。2003年获天津市“职工艺术家”称号,并获“十五立功奖章”。
著名书法家王克礼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您是怎么对篆刻产生兴趣的?是先遇到的冯老师还是一直就对篆刻有兴趣呢?
[王克礼]:小时候有一些游戏我们就自己用橡皮刻。文化大革命当中就用胶皮刻毛主席带帽徽、领章的侧面的头像,我才十二三岁,那时候我就好刻。因为我写过篆字接触冯先生以后,我才知道这种东西叫篆刻。老百姓讲的刻戳和制印是两回事儿,是两个行当。戳子刻的再好,那是戳子匠,那是一种行业,是匠人;篆刻也叫制印,是一种艺术。刻戳子可以十个都一样,但是篆刻刻一个一个样子永远都不会是一样的,用刀的次数不一样印就永远不会一样的,所以古代采用印作为印信,能够分辨真伪。我一刻就刻了四十多年。我在篆刻先出了一点小名,那时候我还小,1980年我才24岁。那个年代报纸少,就只有日报,日报报道了我,机关报全国发行,大家也就都知道天津天津有个刻印的叫王克礼。
[天津美术网]:之后,您在对书法篆刻研习的过程中,您还遇到了像吴玉如、王示公这样的老师,他们对您都有哪些帮助?
[王克礼]:有一次冯星伯老师跟我说,不在意我拜别的老师。我就意识到可能是老师多想了。我就跟老师说您千万别多想,我是去过吴玉如老师那几次,拜您之前我和于澄安于先生学,于先生去世了我才拜的您,冯老一听就明白我没有别的心思了,也就放心了。我跟了冯先生12年,到我32岁,后来冯先生去世之后,我想拜红桥区的王示公先生,王老说:“你是冯老的徒弟,我要是收你,我就不懂事儿,冯老的徒弟谁都不能收,教你什么呢!你已经成名了,天津没有你拜的老师了,自立门户吧。”我才明白我不能再拜师了,32岁以后没再和别人学过,我守着于老、冯老给我的东西一直写到现在,但是也有我自己的风格了。写字其实就是写自己,学谁最后出来的东西还是自己。
王克礼书法作品
王克礼书法作品
王克礼书法作品
王克礼书法作品
[天津美术网]:您的书法以金文见长,但据我了解您最初练书法的时候是从颜真卿、柳公权入手之后还写过隶书,您为什么偏好籀篆体(大篆)这种书体吗?
[王克礼]:人要是想学什么,就从心里有一种执着,这种想法从哪来的?我也不知道。我从小就对老字、古老的文字特别感兴趣。我十几岁的时候就看过郭沫若做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十几岁才上中学,文化大革命还在轰轰烈烈的时候。我一学写字的时候学的是楷书,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小时候不懂,大家都讲究颜筋柳骨,但是写柳公权的到现在没有一个写出来的,柳公权是大家,柳公权的东西只属于柳公权,再写柳体的不会有写出来的。后来我也感觉他的东西太瘦,我又写颜真卿,20年前我在少年宫教孩子们写字的时候我就教颜真卿的勤礼碑,我认为勤礼碑的胖瘦皆宜都挺好,笔画也漂亮,我就教孩子们写颜真卿。但是我的一生当中偏好的还是篆、隶、篆刻在草书和正楷方面就没下太大的功夫,但是也是从楷书写过来的。
王克礼书法作品
王克礼印章作品
王克礼印章作品
王克礼印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