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厅
兰亭小学书法课
崔黄口华夏书画院活动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天津市武清区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目前正在为创建“中国书法之乡”而积极备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记者来到武清区,在当地著名书法家何俊田和门玉华等人的热情帮助下,详细了解了武清创建书法之乡的一些基本情况。
悠久而深厚的书法传统
初到武清,汽车安静地在郊外整洁宽阔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的视野非常辽阔,美丽的早春景色尽收眼底。记者不禁夸赞起武清优美的环境和通畅的公路交通。同行的何俊田老先生听后难掩心中的自豪,他告诉记者,武清地处“京津走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当地书法传统的繁荣也与交通有着深刻的渊源:隋炀帝时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在武清穿过,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文人墨客多在武清驻足,留下很多名人墨迹,其中包括清康熙、乾隆题写的“导流济运”“导流还济运”两块石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捷的水陆交通、文人墨客的云集驻足,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清地区书法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所谓历史,就是文化,历史悠久就是传统文化悠久。”何俊田告诉记者,近现代,武清依然非常重视书法事业,民众爱好书法的传统也很厚实。“我小时候,好多村子里的老百姓都没钱念书,但在冬季农闲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进私塾学习写毛笔字。虽然不能说写得多好,起码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也为武清书法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孕育出不少的书法名家,如刘炳森、孙伯翔、赵伯光、李洪海等。有了这些大家作榜样,武清当今爱好和学习书法的群众就更加广泛。
硬件和软件
何俊田也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于1945年生于天津市武清区,受家庭影响,自幼与诗书画印结下不解之缘,书法成就尤大。何老先生有着18个年头的从军经历,其间专门从事写画工作,他与武清创建“书法之乡”也有着极大的缘分。他退伍转业回乡后被分配到宣传部工作,本着对书法的爱好,“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他准备组织书法协会。当时正逢武清地区年底赶年集的时候,有很多对子摊,大都是60多岁爱好书法的老先生们在卖手写的对联。何俊田抓住这个时机,挨个去转这些对子摊,看谁的字好就跟谁联系,最后把这批有资历的书法爱好者聚集起来,在1983年成立了“武清县书法研究会”。2000年武清撤县建区后,于2002年更名为武清区书法家协会。经历30多年的发展,协会成员的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有会员298人,其中中国书协会员7人。
书法家协会成立后,组织开展了许多活动,如每年雷打不动的两次大展:春节迎春书法展和暑期消夏书法展。为了更好地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规定区级以上会员、文化干部等的作品只能展出不能参评,同时,还给获奖作者发放相应的奖金,这些政策真正地鼓励了基层,鼓舞了群众的参展热情。
为了让记者更好地了解武清创建书法之乡的现状,何俊田特意请来了武清区文联副主席、武清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门玉华。他告诉记者,中国书协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开展创建命名“中国书法之乡”活动,武清文化底蕴深厚,书法传承历史悠久,具备申请创建“中国书法之乡”的条件。为此,武清专门组织拍摄了宣传视频、印制了相关的资料手册,里面包含了申请创办书法之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基础,如文联、书协等有人员编制的组织机构,武清区博物馆等固定的场馆,以东汉“鲜于璜碑”为代表的历史遗存,以刘炳森、孙伯翔等为代表的当代著名书法家,以武清区大运河书画院为基地的固定的书法活动场所……其中,2014年落成的武清区博物馆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集展示、收藏、培训、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馆内还专门设立了600平方米的“武清区书法展览馆”用于陈列当地碑刻等文化遗存以及高水准的书法作品,其中“鲜于璜碑”全国书法名家名作属长期陈列。
“鲜于璜碑”是武清人的骄傲,该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刻立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于1973在出土于武清的高村,是建国以来发现的最为完整、艺术价值极高的东汉石刻。1979年文物出版社首次出版了《鲜于璜碑》“首拓本”,轰动了海内外书法界,被认为是明代出土《张迁碑》以来,唯一可相媲美的汉碑。这件事增强了武清人的自豪感,也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更强劲的学习书法的热潮。
积极的发展政策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武清区高度重视书法事业的发展,每年财政投入专项基金用于全区开展书法展览、交流、比赛、教学等活动。如2002年承办了中国书协第三届全国正书展和第四届全国楹联展,2011年和2014年两次主办“鲜于璜碑”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武清书法人才的作品在全国各类书画展或比赛中,有近千幅作品入围、入展或获奖,书法成就得到了书法界的认可和好评,一定程度上鼓舞了群众的书法创作热情。
同时,武清积极开展对外联系,如组织当地书法家去澳门、台湾等参加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书法论坛,这充分体现了武清开明的书法政策,不恃才傲物,也不“关起门来搞发展”,而是积极“引进来”、主动“走出去”。与外界的交流,拓宽了武清书法者的眼界,扩大了武清书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书法的传承方面,武清也设立了各种积极的政策,如教育部门给全区中小学聘请了专职或兼职书法教师,规定中学每周不少于1节课,小学每周不少于2节课,书法教育成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当地还筹建了一所以书法为特色的“武清区兰亭小学”(武清区第十一小学),校内设有书法教育体验馆、书法专用教室等。同时,在教室内、楼道内和交流厅都设立了书法展示交流的板块,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在班里展示,让班级的优秀作品在楼道内供大家欣赏,让年级的优秀作品能够在交流厅内供师生品鉴学习。这样分级展示既给学生搭建了互学共赏、共同提高的平台,也调动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
兰亭小学的办学时间虽然还比较短,但也不乏优秀的师生代表。周建华是该校的一名书法老师,她在教好孩子们书法的同时,经常参加各类书法培训活动,寻求各方资源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积极实践着学校对教师提出的目标——“练一手书法提高自身修养,写一笔好字为学生当好示范”。据周建华老师介绍,在众多优秀的学生中,马跃然是最杰出的代表,她总是积极主动地学习书法,每天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保证三小时的练习,课间还经常去办公室向老师请教哪个字怎么写、她的写法是否规范等问题。有时候为了完成一幅作品,不惜反复修改几十遍、上百遍……
身为兰亭小学的书法顾问,何俊田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学书法从小抓起,不仅对孩子们,对我们整个武清区书法的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都很浓厚,老师们的教学成果也让我们很欣慰。在书法传承的道路上,武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相信,武清书法的未来定是灿烂辉煌的!”
无言的“家乡情”
当今武清书法能获得如此大的发展,除了政策的原因,与前人的“乡情”也不无关系。何俊田告诉记者,刘炳森先生的家乡情特别浓厚,他在北京书法事业有所成就以后,不断回到家乡给乡亲们讲书法课,还曾一次性给武清的教育事业捐款170多万元,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和在文化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这笔钱在当今听着也许不是很多,可在当时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上世纪80年代,农村流行争创“万元户”,哪个家庭一年的收入达到一万元就算是了不得了。可想而知,170万对于武清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还有何二水教育文化奖励基金、樱花教育文化奖励基金以及李洪海在家乡设立的坚净文化奖励基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武清书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有了几个基金的支持,基层参与书法事业的热情就更加高涨。门玉华向记者介绍道,武清人民学习书法的整体氛围非常好,基层书画院日渐增多,规模较大的有梅厂运河书画院、石各庄慈芸书画社、王庆坨金土地书画研习社、崔黄口华夏书画院等。这些地方的书画院大多双周活动一次,形式很正规,主要内容为讲解和点评作品,大家在听取意见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揣摩、修改,等到下一次活动时再讲解、点评。有了较大组织的带动,各个街道以及社区的书法组织更是数不胜数,全区书法爱好者少说也有几万人,很有一股“全民投身学书法”的劲头。
采访期间,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武清书法的发展不仅在于政府支持书法事业的各项政策和人民参与书法活动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从何俊田和门玉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武清书法人的“唯贤”精神。
当年何俊田并不具备当兵的强健体魄,但最后还是被特招入伍,就是因为征兵负责人看到了他的“比在外面买的还要好”的书画作品,为了挖走这一难得的人才,不惜对何老的父亲“软磨硬泡”,最后才得以如愿。无独有偶,门玉华的成功也正因为他的书法才华和一位能重视他的才华的“伯乐”——何俊田。当时何俊田已转业回乡在宣传部工作,偶然听到有人说某地有一位年轻老师字写得很棒。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俊田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并亲自找到门玉华任教的学校去向校领导“要人”。门玉华当时还不是党员,因此不符合到政府部门工作的条件,但因为其出众的才华,最后成功从一位人民教师直接进了武清区宣传部。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议论他到底给了领导多少好处,也有人劝他赶紧给何俊田送点礼物以表谢意,可事实上,他们二人之前从未谋面,门玉华甚至不知道何俊田家的门牌号!门玉华感慨道:“何老不仅是我的领导,更是我的恩师,我从他身上不光学到了艺品,更学到了人品。”
由此可见,武清书法事业当今的大好形势,与当地淳朴的民风息息相关,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好政策,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带头人的无私奉献。有了这些条件的保障,武清的书法定会更加大放异彩。(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