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蔡树农
嘉兴傅其伦是浙江篆刻界不可多得的幽默型的才子篆刻家。1949年出生的他一直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一双细眯眼却有着极其犀利的判断力,10多年前他发表在《美术报》书法周刊上评论当代篆刻三大家之一的石开文章——《变脸》,引起众多书法篆刻读者叫好,也引起像何水法一样档次的美术界人士的围观,应该说,《美术报》书法周刊有今天的影响,首先要感谢包括傅其伦在内的国内一批创作理论兼擅的书法篆刻名流的不吝赐稿。可惜,本来完全可以写出很好玩文字的他却不怎么喜欢经常写作,很可能是写文章赚不了钱,书画印俱能的他当然喜欢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而且,喜欢写真文章的人一旦让他写一些吹捧文章,不写,不干是最上佳的选择。
3月5日,浙江书协主席鲍贤伦题署“感恩西泠——傅其伦作品展”在杭州西泠桥边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刘一闻、吕国璋、鲍复兴、吴小罕、李早、吴莹、朱恒古、柳西岑、陈峰等篆刻风雅之士到场祝贺。尽管点缀了几件绘画作品,但傅其伦的强项显然是他的书法和篆刻。和他的冷幽默相仿佛,学浙派篆刻开头的傅其伦很早就以他的反叛性格实现了篆刻风格的早熟,缪篆的回叠旋绕在他手里熟练成呼啦圈,一旦启动,一片眼花缭乱,不赞成者,会贬以俗气;赞赏者却愿褒以灵活飞扬。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还是比较喜欢傅其伦的这个路子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印坛学浙派的人不够多了,即使是在学的,很多也是僵死的,于是,其实宝藏丰富的浙派篆刻被“继承”得奄奄一息,就是太多没才华的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爬不起来;于是,傅其伦的出现,傅其伦抡起大刀折骨挑筋地对浙派印风的突破性继承发扬便具备了非凡的意义。迷离碎切的傅其伦篆刻用刀个人色彩强烈,他的印面效果洋溢着激情式的骚动,这是传统浙派身上看不到的东西,正是傅其伦“浙样红”的红色聚焦所在,是傅其伦篆刻现代性的闪光点,所以,傅其伦篆刻一经放大,与现代家居配合会觉得和谐得体,能够把古典性的韵味渗透进现代性章法线条中去,傅其伦没有让我们失望。在此,如果进一步考察傅其伦从艺的经历,会找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他居住嘉兴,距上海比距杭州更近,他去上海向钱君陶、方介堪、程十发、王个簃、谢稚柳等著名重量级书画篆刻家请教比到杭州勤快得多。上海老一辈书画篆刻名流开放型的海派气局眼界肯定深刻地影响了傅其伦,最关键的是这种影响给了不安分守己的傅其伦以最好的自我变革的巨大动力,天性颖悟的他迅速提前完成了常人需要几十年用功的风格类型创造。创作阵容强大的嘉兴地区篆刻界几乎再找不出来第二个傅其伦式的人物,反观整个浙江也十分稀少,更不容易的,傅其伦篆书完全从篆刻中一脉相承,书印统一的难度一般只有亲自搞篆刻的人才会知道,虽然,偏多装饰性的傅其伦篆书同样招致不同意见看法,那很正常,历史上那些风格面目特征强烈的书画篆刻大家通常都会遭遇冰火两重天的评价,原因大概是强烈风格特征的常常是优缺点并存的,是夹生矿,去掉了缺点,优点也很难存在。
“感恩西泠”,身为西泠印社社员的傅其伦不单是感恩西泠印社,而是还感恩孕育了浙派篆刻的西湖西泠的印人——秋荷犹红,秋风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