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新编增补本书影
《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新编增补本书影
《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新编增补本书影
因缘际会二十年 记《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新编增补本编辑出版
车永仁
因缘际会,今年是弘一大师诞辰135周年。我们谨以《弘一大师篆刻集》新编增补本的出版发行纪念这位二十世纪早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
他在中国现代油画、现代话剧、现代音乐制作、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美术广告设计等文化艺术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他还是现代著名高僧,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他的书法以“不食人间烟火”的“弘体”彪炳于世,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弘一大师的德艺双馨深刻地影响着滋养着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今天纪念他,就是要继承弘扬他克己奉公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的编辑出版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四次因缘。
少年时的李叔同跟随唐静岩、徐耀廷等学习书法篆刻,“苦心所注”付诸极大的热忱(参见李叔同写给徐耀廷的十几封信札)。十九岁拟编印《李庐印谱》并已作序,然而近百年来踪迹杳然,有序无谱,一时成为悬案。
1994年龚绶先生整理龚望先生“四宁草堂”藏书时,发现《李叔同印存》三册。后得知天津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册。1995年将这四册合编为《李叔同印存》一本出版发行,有“弘学”专家林之青先生作序,集印蜕555方。
这是第一次因缘。也是李叔同篆刻首次与大家见面。
图为车永仁(左)与龚绶研究弘一大师篆刻。
1999年龚绶先生在四宁草堂又陆续发现了《意园》《袭红轩印谱》《图书》等印册,经各方专家鉴定认为是李叔同早年篆刻资料,集印309方。是为第二次因缘。
2008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要求一个重点选题,《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六卷本,因运而生。这是第三次因缘。上述两次发现成为《六卷本》“印存卷”的主要内容。两次发现的篆刻资料排辑有序、材料考究、装订精美、而且传承可靠有绪,共计集印蜕864方。加上李叔同早年书法作品用印,与徐耀廷十几封书札信封上的钤印,以及天津《语美画刊》所刊印选的对照。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就是《李庐印谱》的基本材料,是未署“李庐印谱”的《李庐印谱》。历经百年,晦而复现,裒然成集。可以说圆了李叔同的梦。
《六卷本》另一主要内容是《印学卷》,是首次蒐集了大师有关“印学”的书札、题记、偈语、序跋等文献资料58件,其中手迹30件,彰显大师的学术思想和艺术观点。从中可以看到“先器识而后文艺”的人格光芒。“艺事随时新”的创造思想,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若风画空、无有能所”的境界追求。《六卷本》集印蜕1149方,其中大师手刻11方。还收录了有关评论文章8篇。《六卷本》比较全面展示了大师的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和思想。
图为车永仁在印刷厂与技术人员交流。
2015年适逢大师诞辰135周年。这个大因缘在翟智慧、王亚军、庞秀侠三位助力的推动下,促成了《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的新编增补。这是第四次因缘。
原《六卷本》中刊用了1991年西泠印社赠给李叔同孙女李纹绢、李莉娟的“弘一大师李叔同印屏”中的96印面。这就是1918年李叔同出家前赠给西泠印社、后来凿窟“印藏”的藏品。还刊用了泉州弘一大师纪念馆收藏的38方(41印面)印蜕。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未能将各印章的边款刊印。此次《新编增订本》,不仅刊印了全部“印藏”的边款,而且首次克服困难予以释文,以方便读者学者参考。泉州藏印还附了原石照片。以上单列为“常用印”卷。
图为车永仁在印刷厂查看半成品。
《新编增补本》,最重要的内容是将李叔同1915年担任乐石社主任期间编印的《乐石》一至八集和《乐石社社友小传》全部内容,原大原样奉献给大家,也是首次全面发布。《六卷本》印学卷中曾有涉及,当时听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图书馆有藏,但无法得到。日本对图书资料管理得相当严,中国艺术研究院日本美术研究者几次去日本都未能得见《乐石》真面目,仅见到几张资料卡片。恰逢2008年4月,曾两任东京艺术大学校长,又是日中友协会长的平山郁夫先生要来北京办画展。真是天赐良机。我找到了中联部的朋友李建华先生,他与日中友协有很好的交往。在平山郁夫先生的支持下,干事长酒井诚先生亲自拍摄了这九本书的书影和部分内页印章。由于当时的种种顾虑未能提出过多的请求,然而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但是第一次电子光盘寄来一看,光线和清晰度质量不好,无奈又请求第二次重拍。出版不等人,当接到第二次电子文件时,书稿已过了三审截稿日期。无奈,写报告要求撤换内容增加版面。由李叔同签署钤印的《乐石》八集和《乐石社社友小传》终于第一次和大家见面了。历经九十多年首次在中国显现其庐山真面目!十分难得。当年的“签赠”和今天的“回显”,可以称之谓“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
图为车永仁在印刷厂装订车间。
但是每一本的内容是什么?乐石社组织章程和活动如何?又时时无不在我们心中萦绕。数年前得知方爱龙先生收购藏有一套手钤本《乐石》集和《小传》,他由此撰写了数篇论文,享誉学界。今年六月我与翟总前往,得到方教授的慷慨应允,得以全貌原版显现于《新编增补本》中,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另外每枚印章与边款都配了释文。
《乐石》八集和《社友小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看到大师倾心乐石社的全貌,了解他办社的宗旨、章程、活动内容和艺术取向,编辑设计的艺术特点和学校社团的社会性、公益性等。同时,仿佛可以领略到大师对15年前未能实现编印《李庐印谱》之憾的弥补。乐石社的存在虽然只有二年,但李叔同当主任时,是乐石社的鼎盛时期,这是公认的。
图为车永仁与《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新编增补本成品。
《新编增补本》另一大亮点,是全部刊载了《弘一法师印存》。这本印存是1933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应俗侄李晋章的请求,弘一大师自选、自钤、自题、自编常用印一卷,并书书法二偈语一页相赠,后经天津乡贤王吟笙,姚品侯、老师赵元礼等前序后跋装池,王吟笙两次署签,斯成。此为弘一法师出家后“委述篆刻妙义”的重要文献,浸淫着大师对篆刻艺术的全部思想和精神。从编订之精致完美,可知大师之郑重之垂范。如此珍贵的文献原本就在天津,或可作为天津李叔同故居的镇馆之宝,却于2010年3月遭拍卖而流失天津,成为津门永远的伤痛。此次全面刊布展现真容仅仅聊补痛失之憾。
以上两大亮点成为《新编增补本》的《手编卷》。
《新编增补本》还纠正了一些错漏,增加两封信札,一纸题偈和几个常用印,总集印蜕1159方。“印印见实样,件件有来源”,是本书的编辑原则。
篆刻与书法一样,大师出家后并未放弃,而是成为其生活艺术或艺术生活的一部分。
图为车永仁与沈金梅先生阅读《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新编增补本。
如果从1994年《李叔同印存》开始,至2015年《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新编增补本的出版,前后经历了二十个春夏秋冬。今年从立夏着手到重阳见样书也忙碌了五个多月。
车永仁
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