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书法家王全聚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王全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天津市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天津印社艺术顾问,天津市河东区政协书画院顾问。
简介:王全聚,1941年生,祖籍河北省蠡县。生于长春,定居天津。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擅长文学、书法及文艺理论。多年来,组织省市级以上的理论研讨会40余次,并在近半数研讨会上担任主持人。撰写发表了一批有关文学、书画的评论文章,如长篇评论《慷慨生命构筑的文学世界——柳溪小说蠡评》,发表于《天津文学》1999年5月号;《白庚延山水画解读》发表于《天津日报》2000年3月15日,先后由《北方美术》、《中原书画报》等转载,都受到业内人士好评。书法作品多次在报刊发表或参加展览,并多次获奖,曾出任天津市书法展评委。曾发表大量文学作品,近年来创作的旧体诗词分别被《华夏吟友》、《中华绝句精选》、《中华诗家手迹选》等书籍选录。王全聚是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专家评委、中国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他的书法兼擅各体,而其榜书与草书最为出名。他的榜书无论是一两米的巨型字,还是径尺大字,都使转自如,风神饱满,深得颜真卿豪迈深雄的气概,曾应邀在天津春节晚会上表演。
[天津美术网]:提到您对于书法理论的研究,哪些理论对您的影响比较大,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学习书法,有哪些是他们需要注意的?
[王全聚]:现在书法界在关于对书法本质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人认为,我写古人只要写得像,熟练就是终极目标。实际上这样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一般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人都持这种观点。书法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我要写古人、写某一帖,写的非常像,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这都是一种短视。我认为作为一名有志向的书法家不应该目光短浅。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写谁像谁,应该是确立了自己,当然这点是很困难的。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天津美术网]:确立自己是不是您说的书法要“与古通”“于时通”其中的“于时通”,这算创新吗?
[王全聚]:也可以这样说,书法最初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在过程中“人们都是按照美的原则来生活的”,这是恩格斯的观点,也就是不论做什么,我们都希望把它做得漂亮一点,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所以文字作为交流的工具,我们也希望把它写的漂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积累了很多非常高级的书法作品,也形成了一些美学的原则,大家就遵循这些原则。但是书法不是别人写的漂亮我就要写的和人家一模一样,这样肯定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书法必须要能写出自己。比如,苏东坡曾经说过“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 这也是我前一段给别人讲课,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我所提出的“生命书法”的理论时举的一个例子。古人不只认为书法是一种文字,而是认为它就是人的化身,就应该有神气骨肉血,缺一个方面都不是书法。人也是这样非常精神,有气概,有生命的活力,另外还要有骨,不能像面条一样,太软就不能唤起人们对于它美的欣赏,也缺少了生命的精神。如果写的过于干瘪,就没有血肉丰满的感觉,这是书法的肉。最后是书法的血应该是流动的、滋润的感觉,同样也是人的感觉,书法就应该像一个健康的、漂亮的人一样,这样的字才是好字。这是一个角度,后来又发展,不管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还应该从内在看,精神层面,书法也应该和人的生命是有联系的,甚至是等同的,你的书法就应该是你的生命的外化,就应该是你的精神世界的外化。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
王全聚书法作品